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佈將改變其過去十年來一直奉行的以執法為主導的加密貨幣監管方式。SEC推出的“加密貨幣項目”(Project Crypto)並非僅僅是一項政策提案,它標誌著美國監管理唸的根本性重組。預計這一轉變不僅將對美國產生重大影響,還將對全球監管趨勢產生深遠影響。
2024年7月31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保羅·阿特金斯正式公佈了一項新的監管方針,承認美國已不再是金融創新領域的領導者。他宣稱“我們將引領潮流”,並宣佈SEC將直接設計加密貨幣市場結構。這項名為“加密貨幣項目”(Project Crypto)的戰略源於SEC內部對現實的覺醒:國內公司、資本和開發者正紛紛湧向歐洲和新加坡等國家。
其中一項關鍵變化是將加密貨幣分為四類:數字商品、數字收藏品、數字工具和代幣化證券。這四類中,有三類被歸類為非證券,並明確了投資合同何時不再屬於證券的規則。此舉被視為一項歷史性舉措,正式推翻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此前將加密貨幣視為“永久證券”的立場。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還宣佈計劃構建多層監管框架,以便隨著資產性質的演變調整監管方式。例如,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將重新設計其職能監管結構,以確保數字資產從證券向商品過渡。此外,這些變化並非臨時調整,而是旨在推動立法機構對監管制度化的要求。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這項聲明被解讀為降低了數字資產市場監管的不確定性,並可能在中長期內對美國的企業活動和資本流入產生積極影響。特別是,該聲明從法律上承認投資合同的終止,並明確指出在滿足特定條件的情況下代幣不屬於證券,預計這將有助於降低該行業的監管風險。
這種資產分類方法有望提高透明度,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清晰的法律標準,從而為與實體經濟、NFT 和實用代幣發行相關的項目創造更加自由的運營環境。此外,靈活協調各監管機構間監管權限的架構將減少監管漏洞,同時確保政策靈活性,避免阻礙技術創新。
TokenPost認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期政策的轉變並非短期寬鬆措施,而是監管範式的結構性轉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投資合同終止”原則未來很可能成為全球監管標準,並可能導致各國法律框架的相應調整。
儘管“加密貨幣項目”(Project Crypto)代表著一場旨在從制度層面適應產業和技術發展的變革,但韓國仍然深陷於缺乏功能區分的監管框架之中。初始代幣發行方式被奉為永久性的監管標準,監管機構之間缺乏協調,導致責任歸屬問題反覆出現。此外,立法也存在侷限性,往往被視為強化監管的輔助手段。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改革的影響顯而易見。如今,美國已鞏固其作為全球監管中心的地位,韓國也必須超越“審查”和“組建監管工作組”階段,轉向以執行為導向的結構性改革。
韓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開始通過監管反思和結構性改革重新定義數字資產市場。這種基於資產功能和實質的監管方式很可能在國際上推廣,如果韓國落後,可能會加速產業競爭力、人才和資本的流失。韓國現在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審查,而是一個根本性的“方向性決策”。
獲取實時新聞……請前往 TokenPost Telegram 頻道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複製和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