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英偉達表現強勁,“人工智能泡沫”理論再次抬頭,美聯儲的警告加劇了市場焦慮。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英偉達創紀錄的收益似乎重新燃起了人們對人工智慧投資的期望,但一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高級官員的警告言論再次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慧泡沫」的猜測。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計公司英偉達(NVIDIA)宣布,其2025年第三季營收達570.1億美元(約83.4兆韓元),年增62%。這一業績提振了近期持續低迷的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樂觀情緒,並暫時提振了投資者信心。英偉達目前在人工智慧半導體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其績效被視為整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狀況的關鍵指標。

然而,在11月20日(當地時間),也就是財報發布後的第二天,聯準會理事麗莎·庫克表示,“估值過高的資產價格下跌的可能性已經增加”,這再次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慧相關資產過熱的擔憂。庫克的言論加劇了投資人對「人工智慧泡沫」可能對整體股市造成衝擊的焦慮。事實上,儘管有這項利好消息,但先前已連續下跌兩天的紐約證券交易所仍在努力尋找方向。

這一趨勢也影響了個人投資者獲取資訊的方式。根據谷歌趨勢的數據,在韓國,YouTube上「英偉達財報發布」的搜尋量在一周內飆升了1200%,並在財報發布當天達到了驚人的峰值10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投資美國股票的韓國個人投資者(被稱為「股票螞蟻」)對市場反應異常敏感,他們往往透過YouTube直播而非新聞報道來第一時間了解財報動態。

先前已有警告指出,人們對人工智慧技術的過高期望和投資狂熱可能存在問題。因出演電影《大空頭》而聞名的投資人邁克爾·伯里認為,大型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公司透過減少帳面上的折舊費用人為地誇大了利潤,這使得當前的市場上漲行情可能只是暫時的。基於此,他認為人工智慧熱潮可能只是暫時的過熱現象。

同時,由於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計劃在12月會議上決定是否下調基準利率,科技股,尤其是那些通常被認為估值過高的AI相關股票,其未來走勢可能對利率政策更加敏感。隨著新年臨近,宏觀經濟指標陸續公佈,同時發布的有關AI行業的預期和擔憂可能會加劇市場波動,迫使投資者採取更謹慎的態度。

這一趨勢表明,如果人工智慧產業的估值相對於其技術發展速度和企業業績過高,則該產業可能面臨反覆出現的「泡沫」爭議。市場認為,除了基於績效的估值外,聯準會的政策方向也將是影響科技股投資趨勢的關鍵因素。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複製和傳播。

#NVIDIA #AIBubbleTheory #FedRemarks #USStocks #SeohakAnts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62
收藏
1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