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個月之前還非常火爆的LSD賽道現在很少有人提及了,行業的注意力都跑到了BRC-20,但我們絕不能說LSD賽道就此涼了,它依舊是目前比較明確的能在下一輪牛市中必然爆發的賽道(另一個也非常明確會爆發的賽道是ZK)。
對於押注行業的人來說,這兩條賽道在必然性上有本質的區別。
ZK賽道還沒有出現清晰的技術路徑,我們不知道未來ZK會以什麼正規化應用在區塊鏈上,現在各種方案正在不斷地提出與迭代,只有時間知道答案。
但LSD賽道就不同了,往小了說至少可以參照各種成熟的POS公鏈的市場生態和邏輯,往大了說直接參考非常成熟的傳統固定收益市場就可以了。
以下的觀點大部分是一個月前聽了WEB3場景實驗室主辦的網路研討會《LSD,千億級流動性蓄水池?——詳解LSD生態、賽道、機會》之後得來的,你可以理解為是一篇聽後感,文末附上了會議回放的連結。
1.LSD賽道必然爆發
之所以敢這麼明確地斷言,最基礎的判斷是因為已知的POS公鏈的質押率普遍在50%-80%,而以太坊此刻的質押率是14.92%。
即使你對以太坊再悲觀,也沒有理由不相信以太坊的質押率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那麼以太坊的價格必然上漲。
當然,在當下的巨集觀週期內,短時間內不會有增量資金入場,反而會隨著加息繼續流失,這會抵消質押率上升帶來的上漲,甚至還有很大的下跌空間……
2.LSD賽道最顯而易見的機會是staking協議
以太坊的staking年化基本是5%左右,這對於長期持有者們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
但是長期持有者也分很多種型別,機構、巨鯨、散戶、項目方國庫等處在不同的生態位,體量和現金流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他們會選擇不同的方式去staking。
機構和巨鯨更願意自己搭建節點,雖然麻煩,但足夠安全。
散戶目前的最優選是Lido,不僅32個以下的ETH可以參與,而且還會有對映的stETH,這就釋放了原本要被鎖住的ETH的流動性,可以說「質押了,但又沒有完全質押」。
其實還有介於二者之間長期持有者,那就是有錢但懶得自建節點,而Ebunker則瞄準的是這個細分市場,它有一個讓大客戶無法拒絕的理由——非託管。也就是說,客戶依舊100%擁有自己ETH的控制權,Ebunker只提供節點、運維和託管服務。
3.真正的機會在DeFi
現在以太坊上的DeFi協議普遍以ETH為基礎,但在5%的收益率的吸引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蔘與staking。
所以不難預見,未來會有各類stETH流通,它們會成為以太坊DeFi生態的主流資產,並且也會催生不少再質押協議,甚至也不難預測未來會發生像curve戰爭那樣的「stETH戰爭」。
當然,以上這些都還是非常初級的金融玩法,你可以理解為80年代的鄉鎮企業家們憑藉本能創辦的企業,我們要相信外部世界已經成熟的金融玩法一定會加速DeFi生態的演化。
所以會冒出哪些金融玩法?這是一個非常專業且巨集大的議題(感覺又給自己挖了一個坑),不過由於ETH事實上扮演著以太坊生態的美債的角色,所以我們可以從傳統的固定收益市場的發展來尋找一些線索。
1.會造富一波發行人與承銷商
各類stETH以及基於stETH再質押的代幣之間會展開激烈的競爭,一定也會有新一波Luna那樣承諾超高收益的代幣出現,並真的短時間內吸金。
而超高收益要麼基於槓桿,要麼基於空氣幣,總之泡沫終會破滅,儘管這是非常樸素的市場道理,但不妨礙下一輪牛市到來時,短暫崛起一波新的再質押協議的發行方。
DeFi世界的承銷商的角色就由專門擼空投、打新的KOL以及媒體們來承接了。
2.會有更復雜的分割與組合
其實傳統的固定收益市場已經有大量眼花繚亂的現成玩法可供借鑑,總之就是把不同週期、面值、風險、型別的資產進行萬花筒式的組合再售出。
雖然這種方式最終導致了金融危機…不過它畢竟釋放了流動性,無論人們多厭惡它,都不阻擋它的發展。何況DeFi世界的透明性更高,頂多是下一個Luna,總體來說風險可控(是山體滑坡,而不是海嘯)。
3.DeFi市場將發生結構性變化
各類stETH以及基於stETH再質押的代幣的成熟,會催生整個DeFi市場對固定收益的接受度。
現階段DeFi主要以交易為主,而傳統金融市場中佔據相當份額的固定收益產品佔比很小。
其實瓶頸不在使用者,使用者已經在GMX上充分顯露了對穩定收益的濃厚興趣,而是項目方還沒有轉變過來。
所以目前融資渠道還是以出售證券型代幣為主,債券市場基本沒有開發出來。Solv Protocol雖然在上一輪牛市中就在做債券市場,但反響不大,下一輪這種針對項目方的債券發行及交易平臺有很大機會。
另外,還會有更復雜的玩法出現——通過對衝手段來實現相對固定收益的產品。這個目前還沒有被廣泛採納,只有一些可以對衝stToken的協議分佈在POS公鏈上,更復雜的對衝產品會是下一輪牛市的機會。
至於下一輪牛市什麼時候到來?我們下一篇文章專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