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深潮 TechFlow
哪裡有利益,哪裡就有爭議。
身處加密敘事風口浪尖的比特幣銘文,近日在社媒上就陷入了一場有關技術和利益的爭論之中。
爭論的起因,源於一則來自 Bitcoin Core 開發者 Luke Dashjr 的推文:
““銘文”利用Bitcoin Core的一個漏洞在比特幣區塊鏈上進行垃圾郵件攻擊。自2013年以來,Bitcoin Core允許用戶在他們傳播或挖掘的交易中包含額外數據。銘文通過將額外數據作為程序代碼隱藏,從而繞過了Bitcoin Core的限制。”
此外,帖子還提到:
“Bitcoin Core 在即將發佈的v26版本中仍然存在漏洞,希望在明年v27版本之前得到修復”。
用大白話說,即銘文系統在利用某個漏洞運行,應該被修復。
該發帖看起來只是技術探討,起初並沒有引起大量的討論。而直到 Luke 在評論區裡的關鍵回覆,事情開始得到了更多人關注:
“如果漏洞被修復,是否意味著 Ordinals 和 brc-20相關token將不復存在?”
“是的”。
字越少信息量往往越大,這個漏洞說白了就是,銘文使用了過多的區塊空間,可能導致網絡效率下降,甚至遭受垃圾交易攻擊。
站在開發者立場上,有漏洞,那咱們就修漏洞,一切都只是技術問題。
但在技術之外,銘文並不是一串代碼而已。
比特幣銘文作為這一輪小牛市的重點賽道,其創新帶來的造富效應不必多言;同時,銘文時至今日已不再是一種技術實驗,牽涉到行業上下游各方的利益。
按Luke 帖子和回覆的說法,由於 brc-20系統的轉賬交易都要涉及“銘刻”這個動作,如果這個bug被修復,對於現行的brc-20系統的正常運行將形成致命打擊。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深處銘文利益旋渦中的各方,自然不會輕易答應。
Bitcoin Core ≠ 開發者“核心”權力
銘文(Inscriptions)是什麼想必大家多少都有了解,但新入圈的韭菜們未必知道Bitcoin Core。
Bitcoin Core 是什麼?
實際上,Bitcoin Core是一個有一定歷史的開源客戶端軟件,它實現了比特幣協議,並允許節點參與到比特幣網絡中,維護一個完整的區塊鏈副本,驗證所有交易和區塊。
Bitcoin Core定期發佈更新,這些更新可能包含新功能、安全修復、性能改進等。用戶需要主動更新他們的客戶端以獲得這些改進。
但回到事件本身,Bitcoin Core 的開發者,有權力修復漏洞以至於讓銘文無法運行嗎?
這就要說到比特幣客戶端和比特幣網絡的關係,以及決定比特幣協議變更的方式:
首先,比特幣網絡是由全球分佈的節點組成的去中心化網絡。Bitcoin Core客戶端只是這些節點可能使用的多種客戶端軟件之一。因此“比特幣核心”這個名字,其實並不意味著擁有對比特幣進行修改的”核心“權力。
對比特幣協議的任何重大變更,比如修復漏洞或引入新功能,都需要網絡上大多數節點的共識。這通常通過軟分叉或硬分叉的方式實現。
Bitcoin Core雖然有影響力,但不控制比特幣網絡。網絡的變化取決於社區成員的共同決策,包括開發者、礦工、商家和普通用戶。
也就是說,開發者Luke的發帖只是表達了一種技術關切,但不至於有權力對銘文和brc-20宣判死刑。
同時,這也不是 Luke Dashjr 首次提出相關問題。
在之前的郵件列表和論壇中,他已經多次對銘文功能可能帶來的問題表達了擔憂。他的這些連貫的發言記錄反映了他一貫的技術立場和對比特幣生態健康的“關心”。
只是這種關心,似乎有一些刻板。
根據吳說之前的報道,Luke 雖然不是 Bitcoin Core 擁有代碼權限的核心開發者,但他的觀點一直如此,也事實上反應了大部分比特幣開發者與原教旨主義者堅持“支付+價值存儲”、反對“發幣”重複造輪子的思路。
利益博弈,比特幣銘文走向何方?
銘文功能的未來,不僅取決於開發者的技術決策,還受到礦工、用戶、投資者等多方的影響。每個群體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和影響力,他們的互動和博弈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銘文功能的命運。
在事件影響持續擴大的情況下,行業上下游各方也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例如神魚表示“比特幣不是以太坊,開發者說了不算”,實際上已經反映出礦工與開發者在某些情況下利益相左;同時筆者認為並不是開發者說了不算,而是“不完全算”。
銘文產生了大量交易需求,對於礦工打包交易賺取手續費來說當然是有利的;同時礦工也在賺取利潤的同時,積極維護比特幣節點,確保了賬本的一致性和網絡安全。
因此,開發者試圖修復Bug是技術本能,但確保利潤則是商業本能。二者交鋒,自然會有博弈。
此外,知名KOL陳默也認為比特幣世界中礦工、開發者和資本三者制衡,誰有沒有壟斷性的話語權。
確實,在比特幣生態中,沒有單一的個體或組織擁有決策權。這也是比特幣作為加密市場的龍頭,最能體現去中心化的表現所在。
如果開發者堅持升級修復漏洞,可能又會使得比特幣分叉的老劇情上演 --- 一種比特幣協議支持銘文協議,另一種則不支持。
但市場會選擇誰拋棄誰,還得看共識。
銘文的市場熱度反映了其商業價值,但同時也帶來了資源分配的爭議。
礦工可能因為交易費用而支持銘文,而長期投資者和開發者則可能擔心它對網絡安全的潛在影響。這些不同的立場和利益將在社區討論中碰撞,共同塑造著協議的未來。
儘管 Luka 的發帖引起了社區的注意,但比特幣的更新和漏洞修復需要得到整個網絡的同意。這包括礦工、開發者、投資者和普通用戶。
@CryptoNerdcn 則更進一步,提出了一個值得玩味的觀點---“算力之外的51%爭奪”。
當利益衝突時,比特幣協議以及銘文必然要決出一個方向;但在這個決策過程中,主角也並不完全是core 和礦工,更有賴於比特幣整個網絡全節點。
大家一起投票,決定最終走向。
這場戰鬥,除了代碼和算力,更重要的或許是人民的選擇。
每個群體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而決策過程通常需要時間來協調這些不同的利益。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比特幣核心團隊和社區在處理爭議時往往謹慎行事,強調透明度和社區參與。
同時,歷史經驗也表明,任何一個比特幣的分叉,最終都不及比特幣本身的熱度。
在一場涉及銘文利益的旋渦中,去中心化帶來了意見不一的混亂,但也體現了去中心化原本的魅力所在:
比特幣這塊舊地上,“共識”二字,才最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