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迴歸密碼朋克:如何用Web3構建更加開放的數字世界?》簡介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GM,

近期,市場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比特幣現貨ETF何時獲得批准的問題上。比特幣ETF可以推動coin價上漲,我對其前景持樂觀態度。然而,就金融創新而言,比特幣ETF本質上是一種「倒退」產品——它將無需入場門檻即可點對點交易的數位資產重新包裝成只能在證券交易所買賣的股票——投資者透過股票間接持有比特幣。

儘管如此,我仍然對比特幣ETF的出現持樂觀態度,因為它是漏斗的頂部。有些人對比特幣的興趣只限於其價格,購買ETF後並沒有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不過,我相信,有些人接觸了ETF之後,也會對底層的比特幣產生興趣。最終,不僅coin價會上漲,投資 Web3 開發的人也會增加。這就是比特幣ETF的價值所在。

2023 年底,Vitalik Buterin 寫了一篇極具啟發性的文章,題為《 Make Ethereum Cypherpunk Again 》,概述了 Web3 的長期願景、當前的發展現狀以及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他提到,我們來這裡不僅是為了開發與現實不相容的工具或遊戲,而是為了創造一個更自由、開放的社會和經濟。

這篇文章非常適合當下閱讀,連技術趨勢專家Kevin Kelly也分享了它,稱其為當前Web3發展的完整總結。然而,對每個人來說,這可能不是一件容易閱讀的事。有些人,像我,可能已經對這個頭銜感到困惑了。 「密碼朋克」是什麼意思?

密碼龐克

密碼朋克最初是指使用密碼技術來實現特定社會目標的個人或團體,現在通常指由這些人發起的社會運動。密碼朋克的座右銘是“弱者的隱私,強者的透明”,這與當前的數位世界相反。

在 2024 年的數位世界中,最不私密的個人就是像你我這樣的個人使用者。只要打開瀏覽器,就有數十個追蹤器監視我們的一舉一動。不幸的是,用戶對Google、Facebook等網路巨頭的了解有限,甚至個人帳號暫停等重大事件也可能無法獲得合理解釋。

密碼朋克運動起源於 20 世紀 90 年代。當時,大多數人還沒有開始使用互聯網,但有一群人預見了互聯網可能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 1993年,他們發表了《密碼龐克宣言》,倡導個人以密碼學為工具,爭取隱私和自主權。

然而,現在回想起來,這份宣言似乎是「月亮灣」。弱者的隱私減少了,強者的透明度降低了。 2012年,維基解密創辦人朱利安·阿桑奇撰寫了《密碼龐克:網路的自由與未來》,展示了政府和企業如何合作主宰數位世界。這也證實了宣言中所提出的擔憂並非毫無根據。

儘管密碼朋克運動沒有被許多人注意到,但它仍然持續存在。與30年前不同,當時人們可能認同密碼朋克的意識形態,但不知道如何付諸實踐,如今,僅僅使用加密貨幣就被認為是積極參與密碼朋克運動。

付諸實踐

加密貨幣是密碼朋克運動的一種實際實現。它是基於密碼學,幫助個人收回對其資產的控制權。然而,Vitalik Buterin 認為,加密貨幣的最終目標不僅是創造一種新的資產類別或成為金融體系內更有效率的轉移工具,而是以此為基礎,建構一個更自由、開放的數位世界。

不幸的是,許多政府和企業發現很難理解或故意選擇忽視這樣的願景。

上個月,台灣中央銀行副行長李世美在一次主題演講中提到了現實世界資產(RWA)的代幣化。她討論了未來貨幣體系的基礎可能由代幣化資產和央行數位貨幣(CBDC)組成的可能性。乍一看,從央行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一個進步。不幸的是,她的下一張幻燈片認為比特幣無法建立可行的貨幣體系,而穩定幣類似於「野貓銀行」。

換句話說,對央行來說,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目前是提高效率的絕佳工具。然而,無論是BTC還是穩定幣,在央行看來都被視為「垃圾幣」。至於這些「狗屎幣」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值不斷上漲,按照央行的邏輯,似乎是盲目跟風群眾增加所致。關於比特幣是否有價值的爭論在2010年的比特幣披薩​​日1就已塵埃落定,但央行選擇視而不見。

回到Vitalik 的文章,儘管他反覆強調加密貨幣不僅僅是工具,而且還有更深層的目的——建立一個更開放的數位世界(或Web3)——但大多數人可能會發現理解加密貨幣和開放社會之間的連結具有挑戰性。

Blocktrend 先前在 2020 年文章《從紙幣、電子支付到受監控的社會》中舉例說明了中國的社會信用體系。當人們預期每一個行為都會受到政府的監控時,自我審查就會開始,最終導致社會更加封閉。確保個人隱私對於建立更開放和自由的社會至關重要。

除了隱私之外,另一層自由是自治。 Vitalik 以早期的開源軟體運動為例:

那時的軟體很簡單,所有操作和資料處理都在個人電腦上完成。然而,當今最重要的工作需要協作,有時是大規模的協作。即使應用程式的底層程式碼是公開可用的並且可以在互聯網上免費訪問,您的資料可能仍然存儲在集中式伺服器上,從而允許他們隨時更改規則或拒絕您訪問。如果我們要將開源精神延續到現在,我們需要去中心化儲存來儲存每個人的財產。

在文章中,Vitalik 提供了以太坊的早期概念圖。該圖的作者是以太坊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 Gavin Wood,也是全球「Web3」概念的早期倡導者。

Vitalik 提到,當時他們在討論以太坊是什麼時,他認為它是“比特幣加智能合約”,但 Gavin 從更廣闊的角度認為,以太坊應該被視為構建 Web3 的三大要素之一。除了智慧合約平台之外,Web3還應該包含用於去中心化儲存的Swarm和用於去中心化通訊的Whisper才算完整。

本質上,去中心化讓​​使用者自己成為服務提供者。當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網路的一部分時,基礎設施就不會被少數人壟斷,從而創造一個更開放的網路。這可以被認為是以太坊和密碼朋克運動的理想最合適的時刻。然而,自2017年以來,以太坊的發展卻走了一條不同的路。

偏差與迴歸

雖然每個人都熟悉以太坊,但很少人聽說過 Swarm 和 Whisper。當人們想到 Web3 時,他們可能主要將其與加密貨幣聯繫起來,但 Vitalik 認為以太坊背離了其最初的願景。高昂的鏈上交易費用使得非金融應用開發商難以承擔鏈上營運成本。於是,以太幣逐漸被金融應用「佔領”,Web3也成為了加密貨幣的代名詞。

不幸的是,自2017年以來,這些願景逐漸被遺忘。唯一剩下的鏈上非金融應用是ENS (Ethereum Name Service)。如果鏈上交易的成本是 0.001 美元,人們就會創建各種鏈上應用程式。然而,當鏈上交易費用超過 100 美元時,只有 DeFi 愛好者(賭徒)才會花錢參與。中度賭徒可能不是問題。許多人最初進入加密貨幣領域是出於經濟原因,但後來為了理想而留下來。然而,當賭徒成為主要群體時,就會影響大眾認知和內部文化,產生負面後果。

降低區塊鏈的營運成本將使更多非金融應用程式開發人員看到鏈上活動的潛力。隨著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式開始上鏈,它可以吸引不同背景的參與者進入 Web3,而不僅僅是追求經濟利益。

2023年過去的一年,以太坊第二層網路蓬勃發展,鏈上交易費用快速下降。如果坎昆升級在2024年如期完成2 ,將鏈上交易費用降低至目前的1%,不僅非金融應用能夠生存,還可能帶來新的商業模式。例如,公司可能願意補貼用戶交易費用以促進更無縫的參與。這就是為什麼 Vitalik 在 2023 年底寫了《Make Ethereum Cypherpunk Again》——時機恰到好處。

然而,交易費用只是目前人們最明顯的問題,而不是唯一的問題。例如,如果投資者仍然將資產委託給中心化交易所而不是個人錢包,那麼真正的自主權還沒有恢復。或者,在參與Cosmos網路上的質押時,人們更喜歡將代幣質押到像 Coinbase Cloud 這樣很少參與治理的大型節點,而不是質押到像 DHK DAO 這樣積極參與投票的較小節點。這降低了系統的整體彈性。

讀完 Vitalik 的文章後,人們可能會有一種震撼人心的感覺。幾乎每個例子都挑戰現有的看法。例如,他提到零知識證明技術的廣泛採用3 ,使我們能夠超越「匿名但有風險」與「實名,因此安全」的錯誤二元關係。他主張隱私與安全並存,強調即使完全透明,仍有風險。這種認知影響挑戰了基礎知識,可能會讓人懷疑他是否在胡言亂語。

不過,這正是我向大家推薦這篇文章的原因。 Vitalik 透過以太坊鼓勵我們重新考慮建構數位世界的其他可能性。


Blocktrend 是一個靠讀者訂閱維持的獨立媒體。如果您發現 Blocktrend 的文章有價值,請隨時分享這篇文章。您也可以加入會員建立的Discord上的討論或儲存此寫作 NFT以將本文新增至您的 Web3 記錄。

此外,請向您的朋友和家人推薦Blocktrend。如果您成功推薦訂閱的朋友,您將免費獲得一個月的會員延期。您可以查看過去發表的文章清單。為了回應有關推薦代碼的頻繁詢問,我將它們整理在一頁上。請隨意使用它們。

Mirror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67
收藏
1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