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Haotian | CryptoInsight
41,221個推特粉絲
關注
独立研究员| Researcher | 以技术和商业视角解读区块链前沿科技 | ZK、AI Agent、DePIN ,etc | 硬核科普 | Previously:@ambergroup_io | @peckshield | DMs for Collab | 社群只对Substack订阅会员开放
動態
avatar
Haotian | CryptoInsight
08-30
看到 @plumenetwork 也開始主打Real Assets Bitcoin (RWB)新敘事了。第一反應BTCFi這塊蛋糕先是被華爾街DATs概念搶食,現在又迎來了勁敵RWAFi?我覺得有必要聊聊這個方向的癥結和機會: 1)都在全力破解BTC生息的困局。2.2萬億美元的BTC就這麼躺在那裡吃灰,這確實是整個Crypto行業最大的資源浪費。 過去靠Wrapped BTC 和中心化託管擺渡的DeFi方案,可以讓BTC充當價值存儲資產在全鏈環境下流動起來,但這種Yield收益全得靠新平臺發的代幣激勵,一旦暫停激勵或市場轉熊,APY便無法維持。 手握巨大規模BTC資產的機構自然能看清楚這一點,根本不可能拿幾個億美金的BTC資產去博一個隨時可能崩盤的流動性池? 2)無論是DATs、BTCFi還是RWAFi大家都有賦予BTC資產原生收益的訴求,DATs目前中心還在美股市場場外資金,BTCFi則還停留在搭建Native infra階段,唯獨RWAFi已經跑出了若干Onchain yield + Offchain Business的模式。 Plume這次直接把BTC對接到企業貸款、結構化債務這些真實世界資產上,收益來源從“挖礦獎勵”變成了“合同現金流”,這個轉變其實挺關鍵的。 舉個例子,用戶把BTC抵押後資金流向了某個供應鏈金融項目,每月有穩定的8-10%年化收益,這種收益跟crypto市場漲跌完全脫鉤,這才是機構真正需要的——可預測、可審計、可合規的收益模型。 以上。 和DATs和BTCFi的重心不太一樣,RWAFi這條路徑最大的癥結就在於鏈下資產的風控和合規。儘管合規問題略顯“被動”但至少在給鏈上資產摸索原生收益方面踏出了最正確的一步。
Plume - RWAfi Chain
@plumenetwork
08-28
Bitcoin is the world’s most valuable digital asset. At $2.2T, it’s also the world’s most underutilized. For a decade, BTC sat idle as “digital gold.” That era is ending thanks to Plume. More → https://plume.org/blog/idle-no-more-turning-2-2-trillion-btc-into-working-capital…
PLUME
1.23%
avatar
Haotian | CryptoInsight
08-29
這兩天 Monad生態 @apr_labs 完成$20M融資的消息引起了不少關注。大家可能會好奇,是什麼協議能讓YZI Labs、Pantera、Consensys等等頂級VC爭相押注?來,科普解釋一下: 1)aPriori官方定位是一個高頻交易(HFT)級別的CeDeFi平臺協議,用Crypto Native的說法是一個構建於Monad平臺上一個MEV基礎設施和流動性質押協議。 這樣的解釋都Make Sense,因為aPriori本質上就在做一件事:把華爾街的高頻交易系統和Crypto的MEV捕獲機制融合起來。 具體而言:aPriori通過發行 $aprMON 的LSD代幣聚合資金,然後基於此構建了一套三層飛輪系統: 底層捕獲MEV收益共享給質押者,中間層用AI智能分析訂單流,以提升交易落單率,頂層頂層則通過Swapr聚合器提供機構級別的交易執行。 通俗抽象理解下,aPriori的協議創新點之於Monad類似於“jito +Jupiter”的組合體之於Solana,然後再把這些創新點用華爾街高頻交易技術落地成了機構級交易產品。 2)在綜合瞭解完之後,我提煉兩個我認為aPriori最大的創新點: 1、它把MEV和聚合交易融合成了一套基礎設施而不是兩個獨立產品: Solana上的Jito和Jupiter等都是相互獨立的協議,Jito作為MEV拍賣市場的中間商賺取拍賣手續費,而Jupiter則專注於聚合流動性和交易路由。 aPriori的獨特之處在於:通過AI實時識別訂單流機會,毫秒級執行,然後把收益通過aprMON分給質押者。 Swapr提交的交易直接走aPriori的MEV通道,享受更快確認和MEV保護,這種從入口到執行到分紅的一體化飛輪設計,特別適合Monad這種高併發高性能的新銳公鏈。 2、它把訂單流從“負外部性”變成了“可分層定價的產品” 傳統的DEX所有的訂單信息會一視同仁,交易精度很缺失,這會導致嚴重的體驗問題,比如MEV bot的套利行為會影響到普通用戶的交易滑點,臨時大量普通用戶的Fomo交易又會影響機構級交易所需的網絡穩定等等。 針對此,aPriori的解法是用AI把訂單流進行了產品化分級,通過實時分析每筆交易的“毒性”然後分層定價,比如: 劇毒訂單(套利bot),收取高手續費,導向公開市場讓他們PVP;輕毒訂單(私有交易),收中等費率,走私有暗池隔離執行;無毒訂單(普通用戶),收優惠費率,享受最優執行價格。 這種分層定價的產品化切割,實際上是把原本的零和博弈變成了正和博弈,相當於用劇毒交易的高成本補貼了普通用戶的交易體驗,大家各取所需,互不影響。 這讓我想起Robinhood也是通過把散戶訂單賣給做市商的方式,達成了散戶的“零交易手續費”體驗,相比之下,aPriori不僅借鑑了這套成熟的TradFi機制,還把這套系統透明化、去中心化了,且並沒有自留價值,最後通過aprMON把價值返還給了所有參與者。 以上。 總得來說,機構爭相投資的2,000萬美元,並不是買一個簡單的DeFi協議,更像是買未來Monad生態甚至更廣泛EVM生態的“新型MEV+高頻交易基礎設施”壟斷權? 它把TradFi的高頻交易、AI的智能分層路由、Crypto的MEV捕獲整合成了一個全新的“物種”:一個集挖礦、交易、分紅為一體化的方案。 twitter.com/tmel0211/status/19...
HOOD
75.27%
avatar
Haotian | CryptoInsight
08-27
看到 @flock_io 也加入了華爾街DAT(Digital Asset Treasury)的敘事陣營中了。有意思的是,FLock 和CIMG Inc的合作和市面上大多買ETH、BTC作為儲備資產來拉股價的玩法截然不同,來具體說說: 具體而言,FLock 和CIMG Inc採用了深度業務綁定的合作模式,CIMG需要購買 $FLOCK 代幣作為儲備資產,雙方還會共同打造一款名為LifeNode的AI健康監測與智能推薦產品,FLock為其提供AI隱私計算和聯邦學習的技術服務。 1)現在華爾街風靡一時的DATs模式,本質上就是Crypto(3.3)模式的翻版,買幣→股價上漲→發債→再買幣,其正向飛輪的運作模式要依賴市場的單邊向好,多少有點“Ponzi”的味道。這屬於第一波投機性DATs,華爾街上市公司借Crypto炒作股價,Crypto市場借華爾街的Fomo獲得外部增量資金拉盤。 而FLock 和CIMG的合作模式採用了“業務+代幣”的深度綁定,一方面,由於要收購代幣,FLock的代幣價值和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產生了實質性掛鉤;另一方面,FLock提供AI技術供應服務,會直接影響CIMG的戰略和市場表現。換句話說,二者的合作並非簡單的投機炒作,而產生了業務協同和價值關聯。 2)要深層次理解這一點,還得下CIMG Inc這家上市公司。這家公司很有意思,表面上是做咖啡起家,但通過一系列收購動作(西鄰在線的AI智能選品、霍茅文化的(“產業+AI+資本"四輪驅動),已經把自己改造成了一個“科技+營銷”雙引擎的數字健康集團。 此次和FLock合作,相當於從營銷端的AI應用直接跳到了產品端的AI創新——LifeNode落地,CIMG就真正從“用AI的公司”變成了“做AI產品的公司”。關鍵是,FLock的聯邦學習和隱私計算技術恰好擊中了健康數據應用的核心痛點:如何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實現AI個性化服務? 3)事實上,FLock和CIMG的合作模式若能跑通,則可能會開啟DATs 2.0時代——生產型DATs。 因為,這種模式對雙方都有好處:對FLock而言,有了穩定的B端客戶和資金支持,可以專注技術研發;對CIMG而言,既獲得了先進的AI技術能力,又能通過代幣儲備獲得Crypto行業的增長紅利; 關鍵是LifeNode的應用落地會成為雙方合作的基礎,其後續用戶增長、技術迭代、商業化進程等等方面都會反饋到合作增益上。 twitter.com/tmel0211/status/19...
FLOCK
3.87%
loading indicator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