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死亡」VC项目解密:获超11亿美元融资,DeFi、NFT和游戏失败率最高

7 月 30 日,Starknet 生态衍生品 DEX ZKX 声称因收支严重不平衡将停止运营后,遭到社群质疑和声讨,要知道该协议在一个多月前还官宣获得 760 万美元的战略融资。

实际上,受资金面收紧、流动性风险和行业不景气等多重考验,加密专案的生存指数直线飙升,即便是曾被资本看好押注。据 CoinGecko 今年年初报告显示,自 2024 年以来,已有 14,039 种加密货币「死亡」,比例超过 50%,且大部分专案出现在 2020 年至 2021 年的牛市期间。仅在上个牛市期间,在 1.1 万个加密专案中有约 70% 已停止运营。

本文 PANews 整理了去年至今的 35 个融资超 500 万美元的「出局」专案,其中不乏曾被知名资本热捧或者背靠巨头的专案,主要涉及 NFT、DeFi 和游戏等赛道。且在这些关停专案中,有日薄西山的老将,也有猝然倒下的新秀,大部分因因财务问题、市场不景气、监管压力和产品采用率低等问题走向末路。

关停项目累积融资超11亿美元,DeFi、NFT和游戏上演生存难

尽管加密市场已走向资本「控场」的阶段,但单靠融资并不代表可顺利穿越泡沫周期。根据 PANews 不完全统计,自 2023 年至今,加密市场有 35 个融资超过 500 万美元的项目已经关停,这些项目的累计融资金额近 11.7 亿美元,平均金额约为 0.34 亿美元。其中,获得融资最高的三个项目分别是 Voice、Prime Trust 和 LINE NFT,它们共获得超 6 亿美元融资。

「风口一时爽,复盘火葬场」,尽管穿越行业风险的成功案例不在少数,但投资市场是如此具有残酷性。从这些倒闭计划的所属赛道来看,DeFi、NFT 和游戏领域中首当其中,是资本押注的主力叙事。这三大领域的失败项目数量占比分别达 22.8%、11.4% 及 8.5%,且获投金额分别约为 1.7 亿美元、5.3 亿美元以及 0.35 亿美元,占整体关停项目融资总额的约 62.8 %。

而这些高金额融资背后,不乏不少明星级 VC,如 Coinbase Ventures、Paradigm、Binance Labs、红杉中国、Circle Ventures、Galaxy Digital、a16z、Polychain,以及已破产的 Alameda Research 和 Three Arrows Capital 等,其中 Coinbase Ventures、Alameda Research、Three Arrows Capital 和 Polychain 更是「踩雷」高发者,都参与了至少 3 个以上的失败项目,当然这也与它们的高频投资活动有著重要关系。

另外,从成立时间轴来看,2020 年至 2021 期间上线的专案失败率最高,约占统计总体的 61.7%,共获超 4.3 亿美元融资。其中,有 16 个失败项目皆来自 2021 年,主要以 DeFi 和 NFT 项目为主。

加密倒闭潮下,这些因素成主要导火线

在快速变化的加密市场环境中,这些加密专案的失败案例无疑为行业敲响警钟。从整体来看,绝大部分专案均因市场遇冷、财务困境、监管趋严和产品渗透率不足有关。

行业的景气程度是影响专案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寒冬」大环境之下,成功「求生」成为各大专案的难题。根据 PANews 统计资料显示,至少有 5 个专案均因市场行情问题不得不停止运营。

以 NFT 市场为例,众所周知,热潮退去后的 NFT 市场持续呈现下跌趋势,市场需求愈发低迷。根据资料追踪平台 CryptoSlam 近期报告显示,当前 NFT 市场的月销售额已降至 3.93 亿美元,出现了自 2023 年 11 月以来最低月销售额。在这种交易大幅萎缩之下,NFT 市场不可避免出现停运潮,即便其中不少有著强大后台背景和巨额融资。

比如,日本通讯巨头 LINE 旗下 NFT 市场 LINE NFT 在获得约 1.5 亿美元的高额融资的情况下,在仅执行两年时间后仍终止服务;背靠 Bithumb 旗下元宇宙公司 Bithumb Meta 的 NAEMO Market 也因自成立以来的持续亏损状态停止运营,这也导致其投资方包括 LG 子公司 LG CNS、CJ 子公司 CJ OliveNetworks 和 SK 集团投资公司 SK Square 关联公司 Dreamus 等多个韩国大型企业约 730 万美元的投资化为乌有;曾获 5500 万美元融资的 NFT 品牌体验平台 Recur 也因 NFT 市场不可预见的挑战和商业格局的变化在执行两年多后关闭。

同时,尽管融资可在一定程度缓解专案生存发展的「堵点」,但缺乏良性且可跑通的生存模式很难获得持续生存空间。在 PANews 统计资料中,至少有 7 个以上的专案的关闭原因均来自预期收益无法覆盖支出成本甚至超过融资资金。

比如,ZKX 在两轮融资中共计获得了高达 1210 万美元,但仍因无法找到经济上可行路径选择停止运营,据其创办人透露,ZKX 停止运营的决定基于几个关键因素,包括使用者参与度极低、TGE 未达预期等,该平台收入几乎无法支付工资和其他基本运营成本,且当前代币价值也无法持续支援协议。当然,这种现状与当前 VC 币被散户「抵制」有关,事实上天量待解锁的抛压使得 VC 币在本轮牛市中日渐失去「民心」,这种投资背景反而成为一道束缚加密专案发展的「无形枷锁」。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流动性质押平台 ClayStack 身上,在经过 3 年以上的持续运营和 6 次以上的产品审计,以及高达 52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后,这家平台因资源匮乏和产品市场契合度不足在今年 5 月宣布逐步停运;获得 120 万美元融资的跨链流动性聚合协议 Via Protocol 也因无法再负担伺服器成本选择终止合作;

而财务困境也在很大程度上侵蚀专案价值,甚至最终面临倒闭风险。在以上这些失败专案中,有 5 个专案均因资金问题面临生存困局。例如,获得 Paradigm 等 1160 万美元融资的 Jet Protocol、DAO 建立平台 Superdao、链游专案 Ascenders 等专案均陷入财政困境选择关闭。

另外,监管合规也是加密专案正面临的重大挑战。事实上,随著加密市场规模日渐壮大,全球监管大锤频频出击,相关合规要求日趋严格,相关专案面临的监管和审查的压力日渐扩大。在统计专案有至少 5 个专案均因监管因素最终关闭。

例如,成立于 2023 年的隐私协议 Nocturne 在获得 Bain Capital Crypto、Polychain、Bankless Ventures、Hack VC、Robot Ventures 和 Vitalik Buterin 等一众投资者 600 万美元支援后,在今年 6 月决定逐步关闭,而这一决定继去年早些时候成立的隐私协议受监管压力停止运营之后做出的。再例如, 加密投资应用 Pillow 在获得 2100 万美元融资的情况下,因监管的不确定性被迫淹没在加密历史洪流中。

当然,还有部分则因核心团队失联、骇客攻击、投资暴雷等黑天鹅事件也走向倒闭。而在这 35 个关停专案,还有不少专案毫无征兆地倒闭了,其中部分发币专案更是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例如,元宇宙游戏生态系统 DeHorizon 和元宇宙专案 Pax.world 等均未释出任何公告,代币现已几乎归零甚至还未能上线中心化交易所。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因不同原因倒闭后,相比直接 rug 的专案,部分主动关闭的专案也给出了积极的善后方案,比如 ZKX 将所有市场部位平仓,且所有资金均退还到每个使用者的交易帐户中、LINE NFT 在关闭后将所有在售资产全部返还等。

相关赛道: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