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现货 ETF 正迅速颠覆加密市场的交易格局,短短半年,这类产品已抢进主流,如今已占全球比特币现货交易量的 25%。Animoca Brands Research 近日报告更指出,这股 ETF 浪潮不仅让比特币成为机构资产配置的新宠,也可能成为加密主流化的其中一条道路。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传统金融入侵?ETF 吃下四分之一比特币现货交易量
The Block 数据指出,截至昨日,全球比特币现货 ETF 已占比特币现货总交易量的 25%,对比去年 10 月的 10%,成长幅度惊人。原因不外乎是出于本身产品对机构投资人的吸引力,也让散户能透过熟悉的券商帐户投资比特币,省去私钥管理与加密钱包的学习门槛。

作为历年来最成功的金融产品发行之一,多档加密 ETF 在短短一年内吸引数百亿美元资金。其相较直接购买加密货币较为简单的税务申报、直观的传统投资组合整合、相较 CEX 能免除对手风险 (counterparty risk) 等优势,成为近年投资人首选的比特币投资工具。
加密 ETF 市场仍是冰山一角,五年内有望成长六倍
根据 Animoca Research 报告,目前全球加密 ETF 管理资产 (AUM) 达 1,683 亿美元,但这只占全球 ETF 市场 14.8 兆美元的 1.1%、全球资产管理总规模 128 兆美元的 0.1%。换言之,加密货币的「ETF 化」才刚开始:
我们预测,加密 ETF AUM 有望在 5 年内突破 1 兆美元,相当于成长六倍以上,并吸引更多机构资金涌入,让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真正成为「全球资产组合」的一环。
(遍布 DeFi 走向传统金融,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上市算是一种加密渣男吗?)
美国主导 ETF 版图,欧洲多元、亚洲酝酿中
目前,美国以 1,443 亿美元、85.7% 的市占率遥遥领先全球 ETF 市场,主要动能来自于去年初核准的比特币现货 ETF。与此同时,欧洲的资产规模虽仅 153 亿美元,但涵盖更多样的山寨币 ETF (如 ETH 或 SOL 等) ,展现多元化特质。
其他地区如加拿大与香港也逐渐成为区域性加密金融中心,尤其是监管政策相对明确,正吸引发行商与资金流入。
(蚂蚁集团计划申请香港与新加坡稳定币牌照,瞄准亚洲金融重镇)
市场数据揭示:加密 ETF 投资人抗跌性更强
从数据来看,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的 AUM 现已占整体比特币市值约 6%,交易量甚至已接近或超越美国黄金 ETF。即使在 2025 年初市场下跌阶段,加密 ETF 的市场占比仍逆势提升,显示其投资人更具长期配置心态。
下一波战场:山寨币 ETF 与监管攻防战
加密 ETF 的下一波关注点正转向山寨币,美国多档山寨币 ETF 申请案中,以 SOL 与 XRP 为首开始浮上台面,引发潜在「山寨币 ETF Season」的期待。然而,最大的变数仍来自监管。
(后市可期?彭博分析师:准备迎接山寨币 ETF Summer、Solana 打头阵!)
SEC 近期对 ETF 质押的态度将成为近期监管关键,而未来是否核准更多山寨币 ETF,则将取决于资产的成熟度、流动性、发行商经验及是否具「Made in USA」标签。
ETF 将是推动加密主流化的金融引擎
加密 ETF 串起了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为加密资产提供更稳定且安全的投资途径。从比特币现货 ETF 的爆红,到山寨币产品的蠢蠢欲动,有人将其视为产品创新与金融秩序重塑,也有人担忧传统金融 (TradFi) 的蚕食会让加密领域渐趋势微。
(传统金融整合区块链让加密黯然失色:Cypherpunk 走向边缘后留下了什么?)
但随著传统投资人陆续进场布局,或许加密 ETF 最终仍是加密货币走向「金融主流化」少数的合规路径,只是不会是唯一解方。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
随著比特币屡创新高,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投入该资产作为储备策略。但当股价与资产价值脱钩,风险也随之而来。资产管理公司 VanEck 警告,医疗科技公司 Semler Scientific (SMLR) 目前市值已接近其所持比特币价值,若持续恶化或将导致股东价值被严重稀释,影响公司营运。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比特币大涨、股价却腰斩:Semler 市值未能反映资产成焦点
Semler Scientific 自 2024 年 5 月起转向比特币储备策略,目前已持有 4,449 枚比特币,总价值约 4.75 亿美元,在全球上市公司中排名第 14。然而,Semler 的股价却不升反跌,年初以来下跌近 45%,市值仅剩约 4.01 亿美元,与持有资产的价值几乎持平甚至略低。

Bitcointreasuries 数据显示,该公司目前的「NAV multiple (即市值除以比特币资产价值)」仅为 0.841,显示市场未给予任何溢价,反而是折价。VanEck 数位资产研究主管 Matthew Sigel 对此点名该公司,成为首家面临「公司市值贴近资产部位」风险的比特币持有企业。
(微策略 MSTR 成比特币新指标,mNAV 溢价比和追踪网站介绍)
VanEck:当市值追不上持有资产,发新股将不再创造价值
Sigel 指出,许多企业透过「At-the-Market (ATM)」机制即时增资筹钱购买比特币,但若股价接近或低于每股净值,持续发行新股将不再有战略意义,反而会稀释既有股东的持股价值。他警告:「这不是资本形成,而是价值侵蚀。」
为避免这种恶性循环,Sigel 建议企业应建立风控机制,包括:
若 NAV multiple 连续 10 日低于 0.95,应暂停增资行动
若比特币价格上涨但股价无明显反应,应优先考虑进行回购
若估值长期无法反映资产部位,应启动全面策略评估,考虑合并、拆分或结束比特币策略
他也特别提醒,企业高层的薪酬应与「每股资产净值成长」挂钩,而非单纯以持有比特币的数量来衡量,否则将重蹈部分矿企「高薪又滥发新股」的覆辙。
(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当微策略:从 Sharplink 暴跌 70% 看加密储备公司有何风险)
Semler 为何市值偏低?可转债、流动性与业务纠纷成主因
Semler 的估值为何无法同步比特币上涨?VanEck 与 Blockstream 执行长 Adam Back 在留言区展开讨论,Sigel 认为有三项主因:
Semler 为小型股,市场流动性较低
唯一发行的可转债交易价格偏低 (年化收益率达 11%) ,显示投资人信心不足
原有医疗器材业务表现不尽理想,拖累公司整体估值
Adam Back 则补充指出,Semler 曾涉及一宗现已和解的医疗设备相关诉讼,但市场对此了解有限,资讯落差可能导致投资人迟疑。他推测公司当时可能有暂停增资与买币计划,近期虽恢复动作,但市场并未同步反映其积极行动。
(比特币储备策略公司正热:大规模买盘如何推高币价、又成市场未爆弹?)
话题红利不再:比特币储备战略正走入试炼期?
对许多公司来说,买入比特币原本是吸引市场目光、打造资产杠杆的策略,但若公司市值始终无法反映其持有资产,这套模式便难以为继。Sigel 强调:
当一家公司市值已接近其持有加密资产价值时,任何进一步的股权稀释都将对现有股东构成损害,而非创造利益。
Semler 只是头一家,这项警讯也将冲击其他选择以加密货币作为资产配置的上市企业。VanEck 的呼吁,也将成为市场的当头棒喝,公司在投入之前或许应该先思考「投资人买不买单」。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