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几天出门问问刚发布的 AI 语音记录硬件 TicNote
支持 20 小时连续录制、超长待机 20 天,APP 上的 AI 能力也都很给力
我基本上现在养成语音记笔记的习惯了,有了这个方便很多,一键开启,而且相当稳定不会丢内容。
下面是详细的测试内容👇:

等不及施工🚧的可以先看这个:mp.weixin.qq.com/s/2jfAvfx9YdB...…
硬件介绍
打开包装盒之后,你就能看到 TicNote 的产品本体,一个超级薄的卡片。
他们说这玩意只有 29 克,大概只有 iPhone 16 Pro 七分之一,拿在手里基本感受不到重量。
厚度只有三毫米,是 iPhone 16 Pro 的三分之一,大概三张信用卡叠起来差不多。
另外还搭配一个皮质的磁吸卡套,方便吸到 iPhone 或者其他支持磁吸的设备后面。
用我的 13 Pro 和小米 15 试了一下吸力相当不错,使劲甩都不会掉。
最左边是一个模式切换按钮。
默认的时候是扬声器,这个时候 TicNote 会录制周围的声音,适合多人线下会议、讲座&课堂以及采访等形式。
将按钮切换到红色的时候就变成了听筒模式,这个时候他会根据手机的震动来无感录制手机内部的通话声音。
切换的时候右侧会有个小屏幕用不同图标来展示模式和是否在录音。
而且录音是存在卡片本地的,无论跟手机 APP 怎么传输,卡片本身的存储都是最后的保底,可以确保我们的原始音频信息不丢失。
我如何开始录音呢?
你可以长按卡片右侧的按钮,开始录音后卡片会微弱震动,显示屏也会有动画展示,停止录音再次长按就行。
或者你也可以在 APP 里面点击录音按钮开始录音,状态也会在 APP 实时显示。




AI 硬件强的不只是硬件,还有 AI 。
TicNote 支持 120 多个语种和方言,国内主要的方言都能搞定。
在总结的时候它提供了非常多的场景模版,基本覆盖了所有涉及到语音的场景,无论是上课、访谈还是采访、会议都有,支持自定义提示词。
它会帮你自动生成当前录音的思维导图,方便你用非常全面的视角去理解长时间录音的话题的内容。
同时 AI 也会挑选整个语音中他觉得最有价值最有启发的部分,给你生成一个顿悟时刻的文案。
除了前面这几个分析录音本身的内容之外,TicNote 也会用其他信息拓展你们讨论的内容。
首先是会基于你们的聊天内容进行深度研究,根据聊天中提到的信息,进行更多的搜索和进行解释。
TicNote 也能帮你将对话内容生成一个AI 对话的播客,这样同样也可以在不暴露谈话人的前提下分享更多的核心聊天内容。
同样你可以跟其他对话者或者不相关的人分享 TicNote 总结的内容。
如果是相关的对话者可以分享原始的转录和录音,如果你需要去掉敏感信息的话顿悟时刻和播客就很适合。




除了单次的录音分享以外 TicNote 也会随着你录制内容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懂你。
你可以在项目 Tab 的部分创建文件夹,然后选择对应的录音可以导入,也可以导入你自己的相关的文档或者其他音频。
之后你可以进入到 Shadow 里面跟他沟通和查询你以往的信息,还可以选择从你指定的文件夹中检索内容。
另外还有个神奇的功能,你可以让他定时给你推送相关内容,类似 ChatGPT 的 Task 功能。
可以让他定时给你发送昨天记录内容的总结

TicNote 并不是要跟其他 AI 产品一样取代你的大脑,而是要成为你大脑的最佳延伸。成为你大脑这颗 CPU 的硬盘和内存,它将你从繁琐的记录和整理中解放出来,让你专注于思考和创造本身。
最后出门问问还说要继续发布其他类型的 AI 硬件,比如手表、耳机、运动设备等。
感觉最近国内的 AI 硬件热度真的起来了。

来自推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