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虚拟衍生性商品论坛》台湾加密衍生品用户出走境外怎办?稳定币要守住金融主权

7 月 8 日「虚拟资产大未来—衍生性商品监理政策论坛」在台北登场,衍生性商品、稳定币与 ETF 三大议题交叉碰撞,在《虚拟资产衍生性商品:台湾的法制蓝图与发展机会》座谈会中,专家共谈台湾数位金融的机会与危机。

衍生品用户往境外流,产业喊松绑

MaiCoin 创办人刘世伟直言,看好台湾虚拟资产发展性,如果用股票逻辑看台湾加密市场的潜力,肯定也能排到全球前十名。

他借用蜘蛛人漫画的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加密衍生品商品上,有能力的政府机关和业者,要把台湾Crypto市场健全化,要有各种衍生品,台湾产业才会有利润空间,才能留住本土优秀的虚拟资产相关人才与利润。

BitoPro 执行长郑光泰补充,当前衍生品市场交易量粗估是现货的 3 至 5 倍,要业者付出巨额的监理和法遵成本,却无法触及衍生品的利润,实在强人所难。

台湾七成加密散户把资金转战海外,只因境内缺乏衍生品管道。回头的比例不高。

台湾用户一直用台币换美金出去。台湾加密人口不到5%,因为想要玩衍生性商品,所以资金往境外走。

长时间加密用户的台币不断换成美元外流,若政府不与业界、公会协作,他忧心市场因资讯落差,将被诈骗与洗钱风险吞噬,没有本土合规引导,散户容易听信不良份子,将资金转往境外的诈骗平台。

稳定币:支付工具是主权战场

海耶克资本温宏骏把稳定币定位为「数位法币」,定调「稳定币就是国家主权货币」,稳定币应用的场景应该在哪里?为什么要有稳定币?就是为了维系数位主权。目前台湾推出了数位新台币(CBDC)、台币稳定币,而最适合台湾借镜的韩国,网路集团 Kakao 一喊要发行稳定币,八间韩国银行们也连忙要组团跟上。

若没有台币稳定币,外国美元稳定币就能轻易穿透本地金融。

温宏骏提醒,中央银行虽规画「零售、批发」双轨发性数位新台币CBDC,但当前银行的存款代币达 58 兆元,电子支付仅 200 亿元。若科技支付业者透过稳定币绕过刷卡系统,支付秩序将被重塑。

中信金融管理学院陈锦稷警告,使用境外稳定币等于让渡洗钱防制与钱包管理权。他引用美国「天才法案」例子,点出稳定币资产储备须以现金、国债、高流通性资产全额背书,才能守住金融稳定。

ETF 与 RWA,虚实融合的快速通道

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成功引资上千亿美元,台湾仅开放专业投资人购买境外 ETF,散户靠复委托仍卡在销售责任与保护机制。陈锦稷教授指出,ETF 加上 RWA 代币化将吸引机构资金、强化流动性,但也意味资讯揭露、杠杆限制更严。

与会学者与业者共识鲜明:台湾不缺技术与资本,缺的是可预期的监管。综合座谈与会专家建议,台湾应尽速明定衍生品牌照路径,缩减资金外流。以「存款代币+台币稳定币」双箭并行,守住支付主权。

以外,参考美、港分级管理模式,为虚拟资产 ETF 设计投资者适用规范。

相关赛道:
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Followin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
喜欢
收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