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大公司持有超过700,000 BTC,估值差异高达91%,反映了企业比特币策略评估的不同方式。
比特币已从一种实验性储备资产转变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核心战略持有资产。根据Nansen的最新报告,这种转变在上市公司之间造成了显著的估值差异,这取决于其管理策略和市场对其商业模式的看法。
五家顶级公司包括Strategy(原MicroStrategy)、MARA(原Marathon Digital)、Twenty One Capital、Riot Platforms和Metaplanet,共持有超过700,000 BTC。这些企业的股票表现越来越多地反映了比特币的波动性,完全脱离了传统金融的传统收入指标。
Nansen的分析师Nicolai Søndergaard表示,Strategy的股票正以其持有的比特币净资产价值溢价68%进行交易。这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追求的杠杆积累策略的强烈信心。相比之下,由SPAC支持的Twenty One Capital正以其持有的44亿美元比特币的净资产价值折价91%进行交易。
积极与被动模式造成估值差距
根据Søndergaard的说法,当比特币作为增长资产发挥作用,并得到明确策略或杠杆支持时,就会出现溢价。相反,在被动的比特币存储模式、管理不明确或缺乏有说服力的叙事时,就会出现折价。
由于在日本的优势,Metaplanet的交易价格是其持有的BTC价值的3.5倍。Riot Platforms的股票是其比特币净资产价值的两倍,部分原因是其挖矿基础设施多样化。与此同时,MARA目前的交易价格接近其持有的BTC净资产价值。
Nansen的"比特币资产负债表:从边缘资产到战略资产"报告指出,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受监管的场外渠道接触比特币。目前,即时比特币ETF中超过75%的股份通过经纪平台持有,显示出从直接投资向传统金融工具的转移。
像Strategy这样的公司的股票也充当高贝塔资产,吸引了创纪录的零售资本。值得注意的是,资产管理集团Vanguard目前持有Strategy高达90亿美元的股份,体现了大型机构投资者的接受度。
研究表明,这种转变自2023年以来加速,受到FASB新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和美国批准即时比特币ETF的影响。Nansen认为,溢价与策略的一致性密切相关,当Strategy将比特币整合到企业身份中时,而被动存储单位则面临显著折价。
比特币的作用现已远远超出传统风险防范功能,成为重新定义企业估值的因素,Nansen称之为"后法定货币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