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8月5日宣布,将液态质押排除在证券法适用范围之外。这是保罗·艾特金斯SEC主席主导的"项目加密"倡议的第一个成果,与盖瑞·根斯勒前主席时期的强硬监管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这项指导意见,Lido、Marinade Finance、JitoSOL、Stakewise等主要液态质押协议将免于证券法注册义务。SEC明确表示,"提供和销售液态质押收据代币不属于证券交易"。
最受关注的是以太坊现货ETF引入质押功能的可能性。诺瓦迪乌斯·韦尔斯公司的内特·泽拉西总裁评价称,"现货以太坊ETF质押批准的最后障碍已被移除"。目前,包括贝莱德在内的主要资产管理公司正在考虑在其以太坊ETF中添加质押功能,这为提供年度3-4%的额外收益开辟了道路。
然而,并非所有专家都表示欢迎。盖瑞·根斯勒前主席的秘书长阿曼达·菲舍尔在X平台上强烈表达了担忧。她将液态质押比作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导致雷曼兄弟破产的"再抵押"做法,警告称"资产被反复质押可能会加剧风险"。
加密货币行业立即进行了反驳。Solana基础设施公司Helium Labs的梅尔特·穆姆塔兹CEO批评称,"将由可审计代码管理的透明系统与不透明的传统金融进行比较是不恰当的"。Vaneck的马修·西格尔研究负责人也认为这是"矛盾的说法",驳斥了菲舍尔的观点。
法律事务所Morrison Cohem的合伙人杰森·戈特利普预测,这项声明将"对跨链桥接或包装代币等其他DeFi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因为液态质押代币被归类为简单的"收据",类似结构的各种DeFi协议也很可能免于证券法适用。
SEC的这一决定对韩国数字资产监管政策也具有启示意义。目前,韩国通过虚拟资产用户保护法专注于交易所监管,但对质押或DeFi等新服务领域缺乏明确的指导方针。美国的案例似乎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资料,表明监管的明确性可以同时实现创新和投资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