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 8 日,OpenAI 正式推出最新模型 GPT-5,但社群对该模型反应不一,有人认为变更聪明、但更多人抱怨 GPT-5 生成结果之此前更差,且显然没有达到市场对 Sam Altman 声称 GPT-5 成功达到 AGI 的境界,让社群开始讨论,LLM 模型在几乎把人类所有资料训练完的背景下,智能度是不是已经到顶了?
Altman 谈 GPT-6
在此背景下,OpenAI 执行长 Sam Altman 近日接受访问时,似乎也透露出这种迹象。当他提及下一代大型语言模型 GPT-6 时,他表示团队核心将聚焦「记忆」与「个人化」,而没有像此前一样表示新一代模型会有多聪明、多会考试…
记忆是让 ChatGPT 真正个性化的关键。它需要记住你是谁 — 你的喜好、习惯和怪癖 — 并相应地进行调整。
在 GPT-5 因变聪明程度差距不大、更冷漠而遭到用户批评后,这番转向显得格外醒目,虽然这标示 OpenAI 有意把产品定位从「万能答题者」调成「长期对话者」,期望借由记忆功能提升黏著度;但另一方面似乎也默认了当前要再让市场获得前几代智能大跃进的感受变得愈加困难了。
川普行政令与意识形态中立
另一方面,美国 AI 政策同样左右产品节奏。川普政府在 7 月发布行政命令,要求联邦采购的 AI 系统需保持「意识形态中立」并支援客制化。对此,Altman 也回应 GPT-6 将采取「中间派」预设,却保留弹性让用户自行决定语调,他表示:
我认为我们的产品应该有一个比较中庸的、中间派的立场,然后你可以把它推得相当远。
连语言模型也必须配合不同立场,显示 AI 已从纯技术成果,转成面对多元价值的公共基础设施。
技术天花板与资本路径
虽然我们都期待 AI 能够持续指数型成长,但或许我们也该开始思考,当大型语言模型在智力增幅方面趋缓,下一步成长将来自何处?
OpenAI 把答案押在「记忆」与「个人化」,同时探索神经介面、能源与机器人等周边领域。市场资金也可能需要思考,下一步该把算力竞赛转向投资能更紧贴人类需求的 AI 应用层(但竞争也更为激烈,想想当初网路泡沫时代,有超过 95% 的网路应用都没活下来…)。
总结 Altman 透露的消息,GPT-6 似乎把「更懂你」排在「更聪明」之前,那不管是资金、企业、还是正在接受 AI 化的你,该如何思考下一步将是值得观察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