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feeds 导读:
加密市场早已不是 2017 或 2021 年的那个市场。
文章来源:
https://www.ignasdefi.com/p/the-changing-crypto-order
文章作者:
Ignas | DeFi Research
观点:
Ignas | DeFi Research:现货比特币 ETF 的推出是一个重大转折。就在本月,美国 SEC 又批准了商品型 ETP 的通用上市标准。这意味着未来审批更快,更多资产能进入市场。Grayscale 已经抢先通过这一新规递交了申请。比特币 ETF 创下历史上最成功的发行记录。以太坊 ETF 起初较慢,但即便在弱市下,资金规模也已经达数十亿美元。自 4 月 8 日以来,现货加密 ETF 在所有 ETF 类别中领跑,吸引了 340 亿美元净流入,超过了主题 ETF、美国国债甚至贵金属 ETF。买家包括养老金、投顾和银行。加密资产如今已和黄金、纳斯达克指数一同出现在机构的投资组合讨论中。比特币 ETF 已持有约 1500 亿美元 AUM,占流通供应的 6% 以上。以太坊 ETF 持有 5.59% 的总供应。这一切仅仅在一年多时间内发生。过去的加密市场是整体拉升模式:BTC 先动,接着 ETH,再往下流向小盘币。流动性顺着风险曲线向下传导。但这一次不同:不是所有代币都一起上涨。如今已经有数百万个代币,每天都有新币通过 pump.fun 发行。创作者不断把注意力从旧代币转移到他们自己的新 Meme 币。供应激增,而散户注意力并没有增加。流动性被分散到过多的资产,发行代币几乎不需要成本。过去,低流通、高 FDV 的代币是热点,常常带来空投。但现在散户已经吸取教训,他们更希望代币能创造价值,或至少具备强大的文化重力(例如 $UNI 尽管交易量庞大,却无法显著上涨,就是一个反例)。Ansem 的观点很对:纯粹的投机已经见顶。新的趋势是收入,因为它更可持续。那些有产品市场契合和实际费用收入的应用才会涨,其余的不会。Murad 补充了另一个关键点:仍然会暴涨的代币往往是新的、怪异的、容易被误解的,但拥有强大信念社群的支撑。我本人就是那种喜欢新奇、闪亮事物的人。文化意义往往决定了存活还是消亡。即便初看荒诞的使命,也能让一个社区维持到采用滚雪球式增长的那一天。Pudgy Penguins、Punks、Meme 币都是例子。最初,交易者持有 USDT 或 USDC 是为了买 BTC 和山寨币。新资金流入就是利好,因为它们会转化为现货买盘。当时 80%-100% 的稳定币流入都会买加密资产。如今已经不同。稳定币流入用于借贷、支付、收益、财库和空投挖矿。部分资金根本不会流入 BTC 或 ETH,但依然能抬升整个系统:更多 L1/L2 交易、更深的 DEX 流动性、更高的借贷收入、更厚实的资金市场。一个新趋势是支付优先的 L1:Tempo 由 Stripe 和 Paradigm 打造,专为高吞吐稳定币支付,内置 EVM 工具和原生稳定币 AMM。Plasma Tether 支持的 L1,定位为 USDT 专属链,带有新型银行和支付卡,服务新兴市场。这些链推动稳定币走向真实经济,而不仅仅是交易。【原文为英文】
内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