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再次陷入高风险地缘政治对峙的漩涡。这一次,其连锁反应波及加密货币市场的各个角落。剧情似曾相识: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重演引发了比特币的大幅回调,与今年早些时候的模式如出一辙。当关税升级导致风险资产连续数周飙升时, BTC也回调了 30%。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又一次宏观冲击,比特币再次下跌
以比特币上涨近 18% 为开端的“上涨十月”在特朗普总统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 100% 的新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全面出口管制后迅速恶化。
市场反应迅速。比特币从12.6万美元以上的高点暴跌逾13%,一度跌至10.7万美元的低点,超过190亿美元的杠杆仓位在几天内蒸发,其中超过94亿美元在24小时内蒸发殆尽。
贸易新闻蔓延至加密货币市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席卷了整个市场。3月至5月的回调,类似的地缘政治事件引发了持续近三个月的30%的下跌,这种回响令人难以忽视。
流动性压力和蔓延
价格走势背后,机制清晰而残酷。随着波动性飙升,各交易所的流动性变得支离破碎。竞争币市场混乱,加剧了抛售。USDE稳定币的崩盘以及一系列清算事件,揭示了加密货币流动性如今与全球宏观风险以及华盛顿和北京的头条冲击有多么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即使美联储的鸽派言论引发了风险偏好情绪,去杠杆的速度和力度也暴露了结构性脆弱性。加密货币是一种高贝塔系数的流动性资产,当系统性风险飙升时,它就会受到惩罚。
动荡之下的结构性韧性
然而,在动荡的背后,比特币行业并未放弃。机构投资组合或许已经降低了风险,但比特币作为宏观对冲工具的地位似乎依然稳固。目前,超过172家上市公司持有比特币。即使ETF资金流出有所增加,散户买家在市场下跌期间也向现货市场投入了超过11亿美元。
尽管如此,逆风可能会持续存在,计量经济学指出,之前的这种下跌直到近三个月后风险偏好恢复才得到解决。
比特币目前正艰难守住10.7万美元上方的支撑位,而十月市场正演变成一场消耗战,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上。如果3月至5月的走势重演,宏观经济引发的动荡可能会持续到11月,届时比特币的长期趋势才会恢复。
目前,波动性是一个特性,而不是一个缺陷,如果历史可以作为指导,那么加密货币的复苏将不是来自预测,而是来自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的逐步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