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aad Naja,PiP World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当全世界都在争论人工智能是否会重蹈互联网泡沫的覆辙,追逐估值而非其深远影响时,他们却忽略了人工智能背后蕴藏的创新故事。支撑万亿美元投资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正在重塑资金的流动方式。人工智能不再仅仅是一个投资主题,它本身就是市场的一部分。
很少有人注意到,那些频频登上新闻头条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已经在从内部重塑市场。
蜡烛图背后发生的无形之战不再是多空双方的较量,而是永不停歇的自学习人工智能之间的较量。
市场并非仅仅是人类运用算法的产物,而是在毫秒之间展开激烈博弈的自主群体。这些智能体全天候监控着每一个市场,发现风险,探讨策略,并毫不犹豫地执行。
下一批交易员并非人类。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最新突破为智能体市场的蓬勃发展创造了绝佳条件。人工智能提供认知能力;同时,区块链提供信任、验证和支付渠道。这为人工智能智能体自由地进行交易、证明和交换价值提供了平台。
人工智能已经跨越了从选股者到近乎自主的日内交易员的鸿沟。它的学习和行动速度远超人类。它能发现人类忽略的信息,在市场走势发生之前就做出预测,而且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它是终极内幕消息来源,却不会触怒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人工智能在交易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早期阶段,但毋庸置疑——它已经到来,并在大多数交易员熟睡时悄然影响着市场。
即使在自由落体状态下,代理交易依然存在
10 月 10 日,加密货币市场遭遇史上最大规模的闪崩,其他加密货币纷纷暴跌,而人工智能代理却反其道而行之。它们保持冷静,趁乱做空,最终当周盈利 40%。它们让我们得以窥见市场的未来:人工智能代理不再只是执行代码,而是像真正的交易员一样做出反应。
有些人立即降低风险,有些人则等待确认,还有一些人选择承受回撤。引人注目的不仅是收益,还有它们的沉着冷静。每个人工智能代理都独立做出决策,但最终却汇聚成盈利的结果。这正是智能体的本质:自主系统学习如何将混乱转化为机遇。
自学市场的兴起
公司在交易部门也描述了类似的行为:智能体系统解析公开披露的实时数据,并将其实时反馈给执行层。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体从代码演化为认知系统,成为能够解读市场、理解意图并自主执行策略的自主系统。它们如同数字蜂巢思维一般,能够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逻辑。
多年来,量化基金和高频交易员一直让人类和算法联手对抗市场。如今,人工智能之间的较量开始了。自主系统能够全天候进行规划、推理和执行。一场人工智能的战场正在形成——机构人工智能、零售人工智能和合成人工智能——它们彼此实时对话。
当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进行交易时,人类意图消失。价格波动取决于机器间的协商,而非情绪或基本面因素。市场开始自主交易。
相关报道: 人工智能为散户投资者摆脱多元化陷阱提供了出路
目前,全球大部分交易量都通过算法系统完成,根据不同市场的情况,估计占比在60%到 89% 之间。短短几个月内, Symphony的代理交易层就处理了1.4 亿美元的交易,并与全球 15 家最大的金融机构合作,测试自学习收益和执行代理。
普通投资者终于可以参与竞争了。
几十年来,投资的本质在于寻找优势。人工智能首次赋予散户投资者这种能力。零售交易者很快就能运用以往只有数十亿美元基金才能使用的逻辑。这种群体智能能够扫描套利机会、模拟动量、对冲风险并协同执行交易。它相当于把对冲基金装进了口袋。
机构金融和零售金融之间的壁垒正在消融。人工智能让99%的人也能掌握1%富人的成功秘诀。未来的佼佼者将运用智能体集群,而非仅仅追踪指数。
当市场自行交易时
人工智能之间的战争将决定流动性、波动性和价格发现的格局。人类仍将设定方向、风险承受能力和资本配置,但不再掌控市场。市场将开始在众多自主参与者的集群中进行自我交易。权力将转移到那些能够微调反馈回路的人手中。当智能体探测到彼此的踪迹时,它们将演化出元策略,有时是为了合作,有时是为了相互操纵。
交易大厅正变得安静下来。新一代交易员不会再大声喊出指令,而是会训练人工智能代理。最终的赢家不仅是机构投资者,还有那些结合人类判断不断优化其人工智能代理的散户交易员。 我们正在进入智能体军备竞赛阶段。
未来的市场不会沉睡,也不会恐慌。智能体人工智能将以惊人的速度学习、进化、竞争,甚至偶尔密谋。
当机构投资者不断构建多层代理系统时,散户投资者面临着选择:要么随大流买入人工智能股票,要么开始训练自己的人工智能作为得力助手。他们不会迎来像AlphaGo那样的辉煌时刻。
悄无声息、持续不断的优异表现隐藏在图表之中,任何有勇气掌控其人工智能代理的人都能从中获益。
观点作者:Saad Naja,PiP World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本文仅供一般信息参考,不构成法律或投资建议,亦不应被视为法律或投资建议。文中表达的观点、想法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并不一定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的观点和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