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Pizza日」來了!
14年前的5月22日,一位名為拉斯洛·哈涅茨(Laszlo Hanyecz)的工程師,花了一萬顆比特幣購買兩片Pizza,這筆交易普遍被認為是比特幣的第一筆商業交易,因此每年的5月22日也被稱為「比特幣Pizza日」(Bitcoin Pizza Day)。
為了慶祝這個別具意義的日子,《Web3+》在2023年製作了「比特幣Pizza日」系列專題,帶大家一起認識全球首個、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
「比特幣Pizza日」是什麼?
現在用加密貨幣付款、購物,已經有越來越普及的趨勢,但在第一款加密貨幣「比特幣」誕生的15年前,比特幣的用途非常有限,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個用加密貨幣「買東西」的人,買了什麼嗎?
比特幣在2009年1月正式誕生,不過在當時,知道比特幣的大多都是「資深宅宅」,一般人基本上聽都沒聽過比特幣。2010年5月,一名身為比特幣愛好者的美國程式設計師漢倪克斯(Laszlo Hanyecz)突發奇想,「不知道能不能用比特幣交換到食物呢?」
不過,當時比特幣才剛剛問世沒多久,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價值可言,自然也沒有店家願意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的貨幣。
於是,5月18日,漢倪克斯在一個名為Bitcointalk.org的論壇上發了一篇文章,表示自己想用比特幣「購買」兩個大披薩,並且願意為這兩個大披薩加外送到家門口的服務支付10,000比特幣。經過了好幾天,都沒有人要給他正面的回覆,直到5月22日,才終於有人願意接受他的提議。

順帶一提,當時有人在底下的留言討論,建議他可以直接到交易所,把這些比特幣換成41美元(約為新台幣1200元左右),就可以直接拿去買披薩了。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之後比特幣的價值就一路漲,現在一顆比特幣大約等同於新台幣83萬元。也就是說,如果漢倪克斯在比特幣的歷史最高價68,990美元(約為新台幣210萬元)時,賣掉他用披薩換到的比特幣,就可以賺到大約6.9億美元(約為新台幣207億元)。
當初他賣掉的那兩個棒約翰披薩,每片價格大約15美元。也就是說他當年用兩片披薩換到的比特幣,夠他現在買4600萬個一樣的披薩!
也因為這個十分有趣的歷史性事件,全球加密貨幣社區每年5月22日就會聚在一起,慶祝這歷史上的第一筆實物比特幣交易,並且在吃披薩的同時,也一起聊聊這筆「價值百億」的披薩交易。
🛎️往下滑到底,看完整「比特幣Pizza日」專題報導
為何深愛比特幣?鐵粉親自揭秘
比特幣誕生到現在,即使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區塊鏈和應用,還是有不少具有「比特幣信仰」的死忠愛好者,用不同的方式,讓比特幣區塊鏈可以變得更好。究竟為何深愛著比特幣?《Web3+》訪問了兩位比特幣的信仰者,揭開他們腦中的想法。
鐵粉一:PTT數位貨幣板版主DarkerDuck

Q: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比特幣/加密貨幣?
大約2011年,我就讀資工研究所,在研究雲端計算與分散式計算的時候,我發現比特幣的挖礦共識的演算法,是一種非常創新與新穎的去中心化架構。當時我就趕緊拜讀中本聰的白皮書,並且在比特幣論壇bitcointalk.org上,進一步了解比特幣這種電子現金的理念與運作方式。
我後來也嘗試用CPU和GPU來挖礦,並用比特幣核心(Bitcoin-Qt)來測試交易,結果發現這種電子現金的概念是完全可行的,這也引發了我對區塊鏈技術的濃厚興趣。
Q:為什麼喜歡/信仰比特幣?
我信仰的是中本聰的理念,也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抗審查、可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交易效率的支付系統,最終達成吞噬一切的金流網際網路。所以其實目前我比較贊同的是「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的發展方向,因為最符合中本聰的原始理念。
在我認識比特幣的早期年代,比特幣的主要目標,是成為一種可以被全球各地的人們日常使用的貨幣。這可以說是被比特幣社群,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情。當比特幣漸漸開始凝聚網路效應,並且達到臨界質量的時候,就會像之前的ChatGPT風潮,在極短的時間就可以讓全球數億人輕鬆地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而比特幣原生設計在UTXO架構上的優勢,可以輕鬆擴容,服務全球人。達到全世界只需要一條金流區塊鏈,唯一金流網際網路的最終目標。因為網際網路不需要重新發明第二個。
Q:對於目前BRC-20、銘文眾多,有什麼看法?
其實比特幣早在2013年,萬事達幣(Mastercoin)與其他代幣協議就已經利用比特幣交易的「OP_return」欄位來做代幣發行的紀錄,甚至在2014年,counterparty協議還發展出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的智慧合約平台。更不用說穩定幣USDT最早本來就是在比特幣的omni協議上發行。
所以,在比特幣上發行代幣真的不是什麼新鮮事情。
重要的是,到底要怎樣才能讓這些代幣有落地應用,而不是流於炒作。像現在的BRC-20,不足之處可能還比前面提到的萬事達幣(Mastercoin)與omni協議來得多。且如果真的要落地應用,比特幣還必須要具有能夠支撐這些眾多代幣TPS流量(Transaction per second,指每秒能處理多少量的交易訊息,或挖掘多少區塊驗證訊息)的處理能力。
Q:怎麼看比特幣的未來?
對於比特幣的未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它的普及化,才能和實體經濟接軌。我們需要更多的人開始接受並使用比特幣,這時比特幣的價格將可以由實體經濟支承。長遠來看,比特幣價格必須降低投機的成分,由長期的實體經濟成長作為基本面,價格才有可能跟著長期成長。
而比特幣的運作邏輯,本來就是奠基於大量全球交易產生的價值,做為安全性的支撐與誘因。必須要更多的商家和消費者接受它,讓它真正成為一種全球通用的電子現金,比特幣才會達到中本聰白皮書的最終目標。
鐵粉二:果殼律師林紘宇

Q: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比特幣/加密貨幣?
我從2017年開始接觸加密貨幣。我比較特別,先認識以太坊,再回過頭認識比特幣。
當時發現,這個世界這麼的龐大,然後有這麼新的募資管道。那時候覺得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 ICO)跟以太坊是最好的,然後慢慢回過頭來看,才發現比特幣跟以太坊的不同,以及,比特幣可能才是真正最有可能,成為國際通用貨幣的。
Q:為什麼喜歡/信仰比特幣?
當然我開始研究比特幣後,也有去研究中本聰和他過去的研究。可是我認為,喜歡比特幣,或者說信仰比特幣,是一種比較後的一個結果。
我們如果說「喜歡」是一種感性,那我認為比特幣跟其他加密貨幣都不一樣,在用「理性」的比較後,也可以得到類似的結果。
至於我為什麼會喜歡或信仰比特幣。首先,因為比特幣相對困難理解,可是它不會改變,不會出現大幅度的變動,讓你突然發現這是一個新的東西。所以,比特幣現在對於我們圈內來說,就是個老古董。
可是,老古董有古董的好,它有非常好的代幣經濟設計,也有非常好的供給量限制。也因為他沒辦法改,讓這樣的老古董可以持續地不被改變,讓大家使用。即使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樣的經典仍然非常好用。
Q:對於目前BRC-20、銘文眾多,有什麼看法?
BRC-20跟銘文,都是來自於Ordinals協議,這個協議的技術本質上,就是讓比特幣的第一層網路記下交易序號和鏈上記錄。簡單來說,就是讓比特幣的交易的紀錄,來記錄這些NFT或者是代幣。但我認為,現在還沒有明確的贏家出現。我們期待NFT被發行在更安全、更好的區塊鏈上,但目前從BRC-20跟銘文上,我還沒有看到這個趨勢。
雖然,BRC20和銘文目前還剛開始,還在很早期的探索階段。可是,如果是我,我也會想要把龐大、昂貴的資產發在比特幣上,或者至少跟比特幣產生一定的連結,來利用比特幣的穩固性的安全性。
的確,比特幣會因為太多人使用,導致網路變慢或是變貴,而這件事發生後,第一個開心的絕對是礦工。但不論是BRC20或是銘文,都是利用比特幣的「satoshi」交易記錄在附註裡面。所以坦白講,我不認為現在這個模式是適合代幣或銘文的,但至少方向上,這兩種形式都是認可比特幣的網路跟中本聰的支付系統架構和系統,我不認為會改變或背離中本聰的理念。
Q:怎麼看比特幣的未來?
我覺得比特幣未來4年,會是非常精彩的一個大混戰。首先,比特幣4年一次的減半週期要來了,我們預估在明年度可能又會有一波市場的波動。
再來就是比特幣本身,在應用上越來越多元。未來會有更多的國家,開始考慮比特幣是否適合作為法定貨幣,尤其在高通膨、國家印鈔、美元霸權受到質疑的狀況,大家會想要找一個更中立、或是一個替代的方案。
不見得是完全取代美元,但至少會開始考慮這樣的一個選項,或者去對抗這些風險對沖、風險標的,比特幣絕對會一直被提出來。包括薩爾瓦多,我們協會也正在安排要去參訪一趟,去瞭解他們比特幣法定貨幣的政策到底成效如何,值不值得其他國家仿效?
其他本來在以太坊玩的賽道和新應用,未來也都會想搬到比特幣上,包括我們剛剛提到的BRC20,或者有可能會是其他代幣標準,或者是比特幣NFT,甚至還有穩定幣等。
之前和穩定幣發行商circle的技術長也有聊到,當未來閃電網路新的協定更新後,未來也會有更多的穩定性,美元穩定幣也可能會發在比特幣閃電網路上。總而言之,我認為未來比特幣會是個非常精彩的一個體驗。
「比特幣Pizza日」系列專題
🍕「比特幣Pizza日」專題一:比特幣Pizza日是什麼?揭開「價值百億」交易幕後故事,鐵粉的愛不是沒原因
🍕「比特幣Pizza日」專題二:中本聰身世成謎、600萬顆比特幣遺失!從6個小故事一起認識「數位黃金」
🍕「比特幣Pizza日」專題三:在金融危機下誕生!全球第一款加密貨幣「比特幣」是什麼?
🍕「比特幣Pizza日」專題四:比特幣為何有價值、價格漲跌誰決定?拆解2023最重磅三大趨勢
資料來源:coindesk、cointelegraph
核稿編輯:高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