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儲起家,AO助力Arweave重振旗鼓
Arweave主網在2018年11月18日啟動,五年多的十年裡經歷了13次主要升級,業務方向為永久性的去中心化存儲服務。但是當我們觀察網絡數據變化時,發現上述的升級並沒有真正讓Arweave形成護城河,觀察Arweave的業務數據可知:
進入2023年後,Arweave的存儲業務增幅明顯放緩,存儲數據增量大幅下滑,月度網絡存儲量整體徘徊在2-4TiB之間,最低網絡存儲量是在6月,只有1.43TiB,2023年全年存儲量總計32.96TiB,相比之下,2023年Filecoin網絡存儲量總計超過1.8 EiB(1EiB = 1,048,576 TiB),可見在去中心化存儲上,Arweave絲毫無法撼動Filecoin的統治地位,業務擴展十分艱難。
不僅在同類業務的橫向競爭上難以突破,Arweave所處的賽道——去中心化存儲,與普通散戶來說有一定的距離,普通用戶沒有太強動力使用,也無法快速感知基本面的變化,在新的牛市中,去中心化存儲多多少少乘上了AI/DePIN敘事的東風,但也只是新瓶裝舊酒,沒有獲得太多市場的關注。
這樣的困境同樣反映在幣價上,以一年期為分析週期,在2024年2月以前,AR的價格一直徘徊在6-10刀左右,大幅跑輸BTC,沒有隨著主網升級和牛市的啟動出現上漲,直到創始人Sam於2月14日公佈Arweave正式推出AO。
Arweave作為存儲協議僅僅只能被看作一個硬盤,只靠一個硬盤是無法承載更大的敘事和使用場景的,在過去很長的時間中,Arweave寄希望於其他的協議來使用自己這個硬盤,但收效甚微,過於遠離普通用戶的基礎設施,也缺乏市場的關注。於是,Arweave打造了完美兼容自身硬盤的CPU——AO,這也使其幣價從$8迅速上漲到接近$50。本文將主要介紹AO技術原理和相關生態。
1.1 AO技術原理:如何實現可驗證的無限計算?
AO是運行在 Arweave 上的 Actor Oriented(基於角色的)計算機,被設計為一個可以駐留任意數量並行進程的環境,進程之間通過開放的消息傳遞層進行協調。
AO的最核心的特點可以被歸納為兩個:
(1)任意數量的進程並行運行,即對計算能力的無限拓展;
(2)計算結果的可驗證性和可復現性,從而實現最小信任化。
在介紹AO如何實現上述功能前,首先了解一下AO的基本構成。AO系統中包含兩類基本單位:進程(Process)和消息(Message),以及三類基本單元(也可以看作是三種重要角色):調度單元(SU)、計算單元(CU)和信使單元(MU)。
- 進程:網絡中的計算單位。進程的狀態可以通過計算單元進行運算得出,同時進程可以接受用戶和來自其他進程的消息。在具體的定義上,$P_i$ 代表第$i ^{th}$個進程。定義 $P_i$ = ($Log_i,Init_i,Env_i$),其中$Log_i$ 是 $Pi$ 的所有消息的有序序列,$Init_i$ 是 $P_i$ 的初始化數據,$Sched_i$ 是 $P_i$ 的調度器,$Env_i$ 是 $P_i$ 的計算環境,在給定時間步驟下,$P_i$ 的狀態 $S(P_i) = F(Log_i, Env_i)$ ,其中 F 是一個函數,由 $Env_i$ 定義,根據消息日誌計算狀態。
- 消息:在AO中與進程的每次交互都表示為消息,消息的本質是符合ANS-104標準的數據項,消息格式的統一至關重要,整個AO的環境通過統一的消息在Arweave的去中心化數據層上進行結算處理。
- 調度單元:調度單元負責為發送給進程的信息分配原子遞增時隙編號(類似於以太坊 nonce),也就是對進程消息進行排序。分配後,調度器需要確保數據上傳到 Arweave,從而永久地供其他人訪問。
- 計算單元:計算單元是負責計算AO中進程狀態的節點,計算單元之間形成類似於去中心化計算協議(Akash)的計算市場,計算單元之間相互競爭,完成計算進程狀態的服務,服務完成後,計算單元需要返回計算結果和帶有簽名的狀態證明。用戶如果不信任單個計算單元,可以進一步向更多的計算單元發起請求。計算單元需要進行一定的質押,如果提供了錯誤狀態,其質押將會面臨罰沒。
- 信使單元:信使單元負責接收來自客戶端的傳入消息,將這些消息路由到指定的調度單元,然後從計算單元中檢索結果。
AO實現可驗證的無限計算能力,技術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基於存儲的共識範式(SCP):AO計算機通過在Arwearve中對消息日誌的全息態存儲來達成共識,Arweave被當作一個持續且不可變的日誌記錄冊來存儲所有消息日誌,確保交互日誌永久可用,從而允許任何網絡參與者計算狀態。
(2)僅需要就數據順序和存儲達成共識,不需要就狀態達成共識: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區塊鏈採用傳統共識機制,即讓網絡參與者就賬本狀態達成一致,所有節點需要驗證並就當前狀態達成共識,這造成了計算資源的浪費,限制了網絡的速度和可擴展性。AO則不需要對狀態達成共識,只需要對交互日誌在Arweave中的順序和存儲達成一致即可,即AO的狀態“全息”地隱含在Arweave託管的消息日誌中,雖然沒有對狀態達成共識,但每個人原則上都可以通過Arweave存儲的數據計算出狀態,如果用戶想要獲取狀態,可以請求計算單元完成計算並提供證明。
(3)AR與AO的功能分離:結合上述分析,AR和AO各司其職,AO不解決驗證問題,只負責完成消息的傳遞、排序和狀態的計算,主要處理計算問題;Arweave負責處理安全性和可驗證性問題,就數據順序達成共識,並保證永久不可變的去中心化存儲。AO根據Arweave上的交互日誌完成存儲,但不能對Arweave的共識進行修改。
(4)基於消息傳遞的並行計算架構:實現並行計算的兩種基本方法為共享內存和消息傳遞,AO採用了消息傳遞的架構,與之相對的是以Solana、Sei等並行區塊鏈使用的共享內存方式。在共享內存方式中,當一個用戶訪問和修改某些數據時,其他用戶則無法修改,即需要在“鎖競爭”的過程中相互等待,直到該用戶“解鎖”數據後,其他人才能訪問,因此這種方式的可擴展性存在一定上限。而AO僅需要在交互時發送交互信息,不存在需要“鎖競爭”的等待,實現了橫向擴展,這使得其並行可擴展性達到了任意規模。
(5)AO的模塊化架構:AO的模塊化體現在CU、SU、MU的分離,用戶可以隨意選擇合適的排序器、消息中繼器、計算單元,甚至系統級的虛擬機也有可以隨意替換,從而支持多種智能合約系統中的進程引入AO。CU、SU和MU可以實現橫向擴展,保證了計算能力隨需求的增加。
基於上述分析,AO網絡中的關鍵性流程包括:AO網絡中的交互信息在通過MU驗證簽名後,傳遞給SU,經過SU的排序後上傳到Arweave,並在Arweave上就順序達成共識並存儲,當用戶需要獲得狀態時,會通過MU將消息傳遞給SU,SU選擇合適的CU並將消息交付給CU,CU通過Arweave上的數據完成狀態計算,將輸出通過MU返回給用戶。
1.2 AO的技術是否具有護城河?
為了探討這一問題,我們將AO與兩類相似的項目進行對比:並行性的高性能公鏈(如並行EVM、Solana等)以及去中心化計算協議(Akash)。
並行性高性能公鏈與AO的對比:
主要的差別在於並行性計算的基本架構的差異,在這裡我們將以太坊作為一個基準對象,能夠更好地說明AO的差異性。以Ethereum為代表的傳統EVM按順序處理交易,一次只能由一個交易修改狀態,整個系統呈現單線性的前進模式。
並行性的公鏈一般就非衝突或不重疊的事務可以完成並行處理(衝突事務:一般指多個事務試圖同時訪問和修改相同的數據或狀態,這種衝突通常會導致數據不一致),比如Sealevel 允許 Solana 同時處理成千上萬的智能合約,每個事務都描述了它將讀取或寫入的狀態,系統通過識別不重疊的事務,完成對這些不重疊和不衝突事務的並行執行,並行EVM類似,是對非衝突事務進行並行處理,以Monad為例,其核心過程包括三個:(1)樂觀執行,即樂觀地認為所有事務均為非衝突,同時開展並行執行,但可能導致錯誤,通過跟蹤輸入輸出比對,對數據不一致的地方將重新執行交易;(2)調度和依賴,為減少不必要的重複執行,Monad會通過靜態代碼分析器預測事務間的依賴關係,即預先識別一些事務之間的可能衝突來優化執行;(3)狀態合併,交易並行執行後,每個交易更新的狀態需要進行合併,保證整個區塊的狀態一致性。
儘管提高了系統效率,但並行性公鏈存在很明顯的擴展瓶頸:只能對非衝突事務進行並行處理,如果涉及到對相同狀態的訪問和修改,依然涉及到”鎖競爭“的問題。AO與並行性公鏈的差異在於:(1)使用消息傳遞而非共享內存的並行計算架構;(2)僅對存儲的數據的順序達成共識,不需要對狀態達成共識。這使得AO具有更強的並行可擴展性,調度單元、信使單元和計算單元均可以橫向無限擴展,保證了計算能力的無限擴展。
去中心化計算市場與AO的對比:
以Akash為代表的網絡提供了一個用於容器託管服務的去中心化計算市場,但是犧牲了創建去信任服務的能力,即其計算結果不能實現可驗證和可重現,因此失去了智能合約的能力。相比之下,AO的計算是可驗證的計算,得益於其全息狀態存儲機制,AO甚至可以保持傳統智能合約的屬性。AO確保了交互日誌被寫入Arweave,並具有持久的可用性,狀態可以由任何參與者計算出來,所有人都可以重現這一計算過程並驗證其他計算者的正確性。保證可驗證性和去信任服務的措施可以被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1)所有交互日誌在Arweave上的全息存儲,使得計算過程可重現;(2)計算單元需要提供關於計算結果的加密簽名聲明;(3)計算單元需要質押,當計算結果出現錯誤時將會面對罰沒。
綜上所述,AO和AR結合的架構既保證了計算能力的無限擴展,又保證了計算的可驗證和最小信任化,相比於現有的相似項目來說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和護城河。
1.3 AO生態正在蓬勃發展
AO生態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但正在蓬勃發展。從AOlink的整體數據來看,目前AO網絡處理消息的數量已超過了116M,每日用戶數量達到在巔峰時期達到5K以上,但近期回落到1.5K附近,其中AO網絡的測試代幣($AOCRED,用於發放給AO網絡的建設者)持幣人數也已突破4100。
AO測試網發佈後的三個月內,AO網絡中初步建立起基礎設施和金融系統,包括跨鏈橋、預言機、錢包、AMM、穩定幣協議等,同時遊戲、社交、Memecoin、AI等應用也正在建立中。
(截止2024/4/26的AO生態全景圖,來源:@everPayHQ @ArweaveSCP)
其中的重點協議包括:
- AOX:AO生態首個跨鏈橋,基於MPC技術為AO網絡提供資產跨鏈服務,目前正處於Beta階段,僅支持$AR在Arweave和AO網絡之間的跨鏈,在AO中對應為Wrapped AR,目前啟動激勵任務,用戶通過完成跨鏈操作等任務賺取$TAOX測試代幣,可能對應未來正式代幣空投。
- 0rbit:AO網絡的預言機,支持將任意數據通過有效的URL帶到AO的進程中,用戶通過向0rbit發送消息請求數據,0rbit節點將獲取數據並傳送給用戶的進程。
- Arconnect、aoWebWallet:AO網絡的錢包基礎設施。
- Astro:AO網絡的穩定幣協議,4月已上線測試網,目前可以領取測試代幣tAR,通過tAR鑄造穩定幣USDA。
- Permaswap、ArSwap、Bark:AO網絡中的DEX。Permaswap於近日剛剛上線AO,目前支持Wrapped AR和AOCRED之間的兌換;ArSwap和Bark上線更早,支持的資產種類更多,除了AOCRED和Wrapped AR意外,還支持生態內其他的項目或meme代幣。
- typr:AO生態的Twitter,社交應用,開放的功能和UI基本與Twitter相同,包括post、長文story和chatroom等,但支持用TRUNK/Wrapped AR/AOCRED/typr測試代幣四種資產打賞。
- Permaverse:AO網絡的遊戲和元宇宙發行平臺,目前已發行的遊戲是dumdum,玩家可以通過撫摸自己的dumdum(一隻綠色大象)來獲得積分,對應潛在的空投獎勵,同時也為dumdum搭建了非常簡單的元宇宙環境。
- AO Games:本週剛剛啟動的遊戲和元宇宙發行平臺,在推特中提到的產品特徵包括:類似Web2的遊戲體驗、能夠集成鏈上AI等。
- outcome_gg:AO生態的預測市場,預測指標包括AO生態、遊戲、defi、meme、商業和科技等,項目公佈之後或將引入AI自主代理,通過依賴LLM開展預測競賽。
- TRUNK、Aetheris:AO生態的memecoin。
- AOVM:AO生態的AI工具,對終端用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作為個人助理、市場數據分析等工具,對開發人員,可以作為智能合約開發助手,產品尚未上線。
總體來看,AO生態還處於非常早期,剛剛進入”打地基“的階段,多數應用還處於白皮書階段,甚至只有推特和網站頁面,沒有具體產品和技術文檔上線,AO網絡的技術能力尚未在應用層得到釋放和檢驗。AO生態的發展也將反哺Arweave的存儲業務——外部業務拓展不暢,那麼自行搭建的CPU將釋放這塊硬盤的潛力。
2 AO與AI賽道有什麼關係?
在AO推出後,Arweave被重新與AI賽道和並行EVM賽道中的項目進行比較,在前文我們已經介紹了AO與並行EVM的區別,本部分講對AO在AI賽道中的位置進行簡要分析。
AO本身採用了Actor模型進行設計,而Actor模型本身與AI研究存在著緊密關係,其核心思想是系統的每個組件都可以是一個獨立的、自主的代理,當需要交互時通過發送消息來實現,該模型中的Actor和AI Agent十分相似,這也使在AO生態託管AI模型、建立AI應用成為了極具吸引力的方向。那麼具體來說,AO將如何解決賦能AI?
一句話概括,AO使得AI模型上鍊變得更加可行,能夠實現AI模型可驗證性的計算,從而促進AI模型集成智能合約,並拓展AI在Crypto世界的使用。
首先,模型上鍊指將ML模型存儲在區塊鏈的智能合約中,並可以通過調用智能合約的方法來使用模型,但是這需要:(1)將AI模型和數據存儲在鏈上,即在成千上萬個節點中保存完整的模型與所需數據,存儲成本極高,對模型尤其是大語言模型的鏈上存儲是經濟上不可行的;(2)計算資源有限,同時區塊鏈具有較高的延遲和較低的吞吐量,都會限制對AI模型的高性能計算,在鏈上進行AI模型的運算,需要所有節點同時完成計算過程,這種單線程的架構顯然無法支持。
因此,目前主要在鏈下執行模型計算,並將結果返回鏈上,一種折衷方法是使用opml/zkml實現推理結果證明的上鍊,以提高鏈下計算的可驗證性。
相比於傳統區塊鏈(如以太坊),AO的技術優勢在於:(1)能夠原生地接入Arweave,AR提供了存儲層,使得低成本地存儲大規模的數據成為可能;(2)能夠實現可驗證的、無限擴展的並行計算。這使得AO能夠解決傳統區塊鏈中模型上鍊的許多問題,比如可以存儲AI模型,使得託管大語言模型成為了可能,此外並行計算能力有效緩解了對計算資源的需求,不需要就所有節點重複完成模型計算,減少了計算冗餘,提高了計算效率。另外,Arweave中所有數據都可以作為AO計算的輸入,這也大大提高了鏈上模型所能使用的數據,促進鏈上代理或AI應用能夠依賴更多可靠數據完成決策。
AO生態在AI方面的第一個發力點將是AI與金融的結合,提出AgentFi。AgentFi是指利用AI的推理能力,創建並調整類似於基金經理的複雜策略,利用AI模型操縱金錢是一項敏感的事務,尤其是可信任性尤為重要,相比於在其他鏈上引入AgentFi,AO生態率先打通了計算的可驗證性。目前推出的第一個項目為Autonomous Finance,Autonomous Finance希望實現的金融類Agent包括:DCA資產管理Agent、自主平衡的指數基金Agent、具有定製風險策略的自主對沖基金Agent、鏈上預測Agent、高頻交易Agent等,目前DCA投資Agent的產品已經上線,用戶可以設置定投資產種類、滑點範圍、流動性池、定投時間等參數,當然這並沒有實現利用AI的智慧去制定投資策略,更多是停留在了不需要鏈外觸發的合約自動化層面,我們還需要對後續產品的能力進行跟蹤,以確定是認真的產品還是噱頭。
3 相關代幣經濟學與籌碼分析
2024年5月30日,AO宣佈即將完成$AO代幣的發行,代幣上線時間將為北京時間6月13日。此外與該項目相關的代幣為$AR,在$AO完成TGE前,$AR依然是炒作的標的之一。
$AR代幣的最大供應量為6600萬枚,初始鑄造了5500萬枚,目前已全部進入市場流通,剩餘的1100萬枚則是作為挖礦獎勵,其中10,744,796枚代幣已經被挖出,目前每個區塊的挖礦獎勵約為0.75$AR,每年還會減半,Arweave每日挖出區塊數約為660個,因此每日總流通的新增$AR數約為500枚,挖礦產生的拋壓很小。目前$AR的流通供應量為65,744,796,解鎖率已高達99.61%,可以被視為處於全流通狀態。
在代幣使用場景上,$AR被作為用戶存儲數據的支付媒介,以及礦工進行區塊生產和數據存儲的激勵。Arweave設有存儲保險基金(Storage Endowment)機制,即用戶繳納的存儲費用不會完全分發給礦工,目前只有16.67%會分發給礦工,其餘則會自動進入存儲保險基金,因此每當數據被上傳時,Arweave 網絡就會將流通中的相應數量代幣,移至用於支付隨時間而累積的數據存儲費用的基金中(Endowment),這筆基金只有在礦工存儲成本高於新挖礦獎勵+交易費用總和時才會發放,以保證礦工總是有利可圖。但自從Arweave誕生以來,沒有人從存儲保險基金中提取出一枚代幣,這也使得存儲保險基金被看作是$AR的一種燃燒機制,當存儲保險基金的增速大於新增的$AR時,$AR可以被視為進入通縮狀態。
從幣價走勢來看,在AO發佈後,$AR價格快速上漲,在一個月的時間內上漲了4倍。在近期短暫的市場走熊過程中,AR的價格逆勢上漲,已接近新高,目前籌碼密集區依然集中在$10左右,另外的籌碼密集區主要在$20-$40附近,$AR已經兩度試探$47左右的區域,目前價格再次來到這一水平附近。
在估值分析上,目前沒有與Arweave和AO處於完全同類別的項目,具有相似業務的項目包括並行EVM、高性能公鏈去中心化存儲和去中心化計算協議。Arweave在市值上與高性能公鏈以及Filecoin基本相當,相比於Akash和Sei則較高,但在FDV的對比上,公鏈和存儲項目則遠高於Arweave。因此,考慮到AO生態還處於極度早期,主網未上線的狀態,$AR目前的市值並沒有處於顯著低估的狀態,但是幾乎全流通的狀態減少了代幣發放帶來的稀釋作用,可能在後續面臨的上漲阻力會相對較小。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型 | MC | FDV |
---|---|---|---|
Arweave | 去中心化存儲與並行計算 | $2,872,218,566 | $2,898,720,000 |
Sei | 並行EVM | $1,525,554,400 | $5,215,570,597 |
Sui | 高性能公鏈 | $2,402,908,724 | $10,272,365,941 |
Aptos | 高性能公鏈 | $4,116,070,332 | $10,356,559,209 |
Filecoin | 去中心化存儲 | $3,284,109,281 | $11,548,151,694 |
Akash | 去中心化計算 | $1,182,479,902 | $1,205,387,098 |
與代幣密切相關的還有AO代幣在未來的發行,根據官方消息,$AO將以100%公平發射,沒有預挖、預售和優先獲取,代幣總量為21M,每四年進行一次減半。重要的是代幣獲取的方式:(1)資產橋接至AO(2)持有$AR(3)參與AO生態的建設。目前AO的具體代幣模型還未公佈,根據AO提出者之一outprog在X Space中的回答,AO代幣和AR代幣在職能上將各司其職,AR代幣主要專注於Arweave的存儲功能和共識維護,而AO代幣專注於解決計算和應用之間的通信問題,即AO和AR分別維護網絡的計算和存儲功能。
$AO代幣的消息發佈後,$AR短時最大漲幅超過18%,一方面$AR目前是承接這一事件幾乎唯一的標的,另一方面或與持有$AR能獲取$AO代幣的規則有關。將資產橋接到AO(目前$AR基本是唯一能夠跨鏈到AO網絡的資產)、持有$AR這兩個規則,實際上都在消化這一事件對$AR的拋壓,但需要注意的是,$AR代幣目前承載了市場對計算和存儲的雙重估值,$AO發售即將發售時也需要對$AR進行重新估值,或將稀釋一部分$AR的市值。
4 小結
雖然市場總說”炒新不炒舊“,因為老舊的敘事往往調動市場新的關注度,但一些老項目正在憑藉技術創新帶來新的驚喜,且相比新發幣的項目來說,這些老項目的代幣已基本進入全流通階段,解鎖拋盤較小,在熊市充分觸底,那麼這些老項目可能會帶來更大的上漲空間,Arweave就是這種項目的典例。AO和AR的組合具備可驗證性的無限並行計算能力,為Arweave提供了技術護城河,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敘事。
從生態發展上看,AO目前還處於測試網階段,生態建設處於極度早期,AO真正的計算能力還沒有得到實際的檢驗和發揮。我們預期AO生態應誕生一些能夠發揮其存儲、可驗證計算、大規模並行計算等特有技術能力的項目,比如去中心化社交應用(能夠保證社交數據的永久存儲和調用)、AI基礎設施和應用等。從市場關注度上看,雖然AR的幣價在前段時間一直保持穩步上漲,但在普通用戶之間的討論度並不高,AO測試網也沒有成為”大毛“引起市場關注。由於其較為複雜的技術細節,普通用戶很難認清AO與高性能公鏈、去中心化協議之間的區別,以及AO如何能夠切入AI賽道,因此也沒有充分認識到AO的增長潛力。AO還處於協議發展的極度早期,後續發展空間較大,但是如果生態發展不及預期,尤其是主網上線後在性能、用戶體驗上不達預期、沒有跑出足夠有技術能力和出圈的AI項目,將會對$AO的估值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