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 在 6-7 萬橫盤 4 個月,但為什麼這不是週期頂部?

雖然很難確切說出何時會再次上漲,但這不太可能是週期頂部。

作者:JAY

編譯:深潮TechFlow

比特幣已經在60,000 - 70,000 美元區間徘徊近4個月。

這雖然令人沮喪,但其實並不罕見。通常在減半事件後,我們會看到市場進入一段低迷期。如果回顧2016年和2020年的減半週期,可以發現類似的盤整階段,之後才進入所謂的“香蕉區”,即最終的拋物線式上漲階段。

然而,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過去的情況就是這樣”,而是應該嘗試解析當前的市場狀況,以便從中學習,甚至獲利。

“那其他加密貨幣呢?空投呢?ETH ETF 呢?”

這些問題將在未來的文章中討論,本文主要集中討論比特幣。

從表面上看,如果試圖回答為什麼在 70,000 美元附近有大量供應,最簡單也是最明顯的答案可能是:

  • 大量資金在減半事件前提前入場;

  • 礦工收入減半,被迫拋售;

  • (可能的)美國稅務因素;

我們可以列出無數原因,但更有意義的是查看一些客觀指標

市場價值與實現價值(MVRV)

這是比特幣的加權平均購買價格(即最後一次移動時的價格)與當前市場價格之間的比率。簡而言之,這反映了比特幣的未實現利潤。

MVRV 在3月份達到峰值,比例為2.75,這意味著當比特幣價格為73,100 美元時,平均購買價格為 26,580 美元。雖然這個指標並不完全準確(例如,中心化交易所可能不會移動代幣,而只是會更新數據庫條目),但它通常會在市場價格達到峰值時同步上漲。某個時刻,人們需要獲利了結,對吧?

另一個有趣的指標是長期持有者頭寸的變化,定義為持有比特幣超過155天的錢包。頂部通常在這些持有者完成出售時形成,而底部則在他們開始購買時形成。從1月底到3月底,可以明顯看到拋售量急劇增加。更重要的是,他們也開始重新購買。

最後,考慮到比特幣是以美元定價的,觀察美元供應量也是至關重要的。市場上有多少“資金”在流動?更重要的是,這個數量是在增加還是減少?速度如何?是加速還是減速?

我認為這張圖表說明了一切——全球 M2(全球流動性的一個重要因素)的增長速度自3月底/4月初以來明顯放緩。市場是前瞻性的,如果 M2 的前景放緩,市場將預期美元相對於加密貨幣(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走強。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其他信號:

  • Coinbase 在一天內排名躍升106位(他們獲得了大量應用下載)。

  • 比特幣 ETF 流入量達到10.45億美元的峰值,然後急劇放緩。

  • 大量的非常積極的監管新聞,但價格跟進程度卻越來越弱。

  • 礦工在減半後的低迷期積極拋售。

在頂部(包括局部頂部)賣出總是很難,因為它們往往持續的時間比我們預期的更長(或更短),而情緒使我們難以保持客觀。此外,市場也會左右我們,我們在突破初期會很謹慎,然後會羨慕那些賺得比我們多的人(購買 memes,增加槓桿),最後試圖複製並“追趕”到最後。

好消息是,我不認為這是週期頂部(如果在 ETF 等因素下,週期頂部的概念仍然存在的話)。正如我在開頭提到的,我認為這在減半後的幾周和幾個月內是相當典型的。每個週期顯然不同,但我認為基本原則大致相同:

  • 系統中只能有這麼多未實現利潤;

  • 長期持有者的拋售形成頂部(購買形成底部);

  • 美元供應量的增減速度;

這些因素將根據參與者的定位以不同方式表現出來。

我認為這不太可能是週期頂部。雖然很難確切說出我們何時會再次上漲,但我認為我們離打破這個區間的結束要比一開始要更近了(希望是向上突破)。

歡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elegram訂閱群:

https://t.me/TechFlowDaily

Twitter官方賬號:

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賬號:

https://x.com/TechFlow_Intern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15
收藏
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