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比特幣、以太坊ETF規模不到美國0.5%,當地交易所:兩大問題不解決「難翻身」

區本月初曾報導,SoSoValue 的數據顯示,香港比特幣與以太幣現貨 ETF 發生淨申購及淨贖回量多日為 0 的狀況。

雖然後來 SoSoValue 官方表示:香港加密 ETF 支持現金和實物認購,由於透過實體 BTC 或 ETH 實體認購方式購買的 ETF 份額並不會產生該資產的現金流入,因此不能簡單地計入每日淨流入統計量;但仍不能改變香港市場交易低迷的狀況。

OSL 交易所執行董事:香港加密貨幣 ETF 面臨系統性障礙

對此狀況,香港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 OSL 的執行董事暨監管事務主管 Gary Tiu 週日在 Foresight 2024 的討論中表示,香港加密貨幣 ETF 面臨系統性障礙,他解釋說:

在香港,特別是在基金和結構性產品方面,通常在發行人和最終投資者之間存在非常豐富的中介機構 — 經紀人、銀行、私人銀行、零售銀行等,那些中介機構通過分銷金融產品賺了很多錢。

Tiu 表示,由於 ETF 允許任何人在市場上執行交易,對這些經紀人來說的佣金大約僅有銷售結構性產品佣金的 1% 到 2%,因此對他們來說,向客戶提供此類產品的誘因很少

因此,我認為香港的激勵制度是 ETF 作為金融工具發展困難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Tiu 還表示香港監管機構和金融機構整體上仍對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抱持負面偏見,這也是在潛移默化中造成負面影響。

香港加密貨幣 ETF 也缺乏交易商和經紀商

復星財富數位資產總監 Chen Zhao 也補充表示:香港加密貨幣 ETF 也缺乏交易商和經紀商。他解釋說:香港的市場參與者主要分為三類:西方機構、中國機構和香港機構。

  • 中國的經紀商和交易商,他們不被允許,或者他們選擇不處理該產品
  • 對於西方金融機構來說,他們沒有交易這些產品的必要,因為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的費用和激勵,並且更容易獲得美國 ETF。

也就是說,與兩大主要參與者相比,來自香港的剩餘參與者規模非常小,這是香港加密​​貨幣 ETF 成長的主要限制因素。

香港 BTC、ETH 現貨 ETF 規模不到美國 0.5%

目前來看,香港比特幣現貨 ETF 資產總額僅 2.7 億美元,以太坊現貨 ETF 資產總額僅 3,908 萬美元,相較於美國的 551 億和 72.8 億美元規模差距相當大,兩者相加不到美國的 0.5%。

總的來說,香港的加密貨幣 ETF 未來如想要持續提升其市場地位,可能還需要很大的努力。香港想要成為 Web3 中心的夢想,還需要持續觀察。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