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從去中心化到 L2 依賴,以太坊離初心漸行漸遠

作者:Justin Bons,Cyber Capital Founder & CIO

編譯:深潮TechFlow

大多數 L2 將始終保持中心化,因為激勵機制本身就是扭曲的。

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過於樂觀,令人發笑。

因為盈利公司不會放棄他們的收入。

這就是 ETH 為何偏離初衷,成為中心化服務平臺的原因:

競爭的 L1 和 L2 正在吞噬 ETH 的用戶群,而其領導層卻在推動並慶祝 ETH 的衰落。這是一種可悲的狀態,因為它背叛了他們曾經聲稱珍視的創始原則。推廣中心化解決方案,同時也賦予被迫遵守政府審查的公司權力。

隱私一直是密碼朋克運動的基石之一,因為密碼學曾經承諾廣泛應用隱私增強技術。然而,ETH 卻將大多數用戶推向那些可以監控、凍結、竊取和審查資金的 L2,這顯然遠離了昔日的密碼朋克理想。它正走上與 BTC 相同的自毀道路,選擇 L2 而非鏈上擴展。實際上,歷史正在重演:

L2 的中心化現狀

目前,所有主要的 L2 都是完全中心化的,它們能夠審查和竊取用戶資金。由於多重簽名控制的管理密鑰可以更改合約規則(包括盜竊),中心化的排序器也可以即時進行審查。

然而,更值得關注的是改變的潛在方向。在這個方面,情況變得相當糟糕,因為所有針對 L2 中心化的解決方案都顯得過於樂觀,它們要求營利性公司放棄大量現有收入……

這完全忽視了人性和歷史,這是高級工程師和計算機科學家常犯的錯誤。這也說明了為什麼研究區塊鏈必須是多學科的,涵蓋人文學科。因為對 ETH 提出的解決方案的批評並不是技術性的,而是揭示了這些方案中固有的社會協調難題。

去中心化需要強大的利益方放棄他們的權力。從歷史上看,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因為這違背了他們的激勵。有時候,傑出的人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但總體而言,尤其是在觀察大群體時,我們應該始終考慮激勵機制,因為這更能預測大眾行為。

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大多數 L2 不會去中心化。因為激勵機制明顯傾向於讓 L2 保持中心化,“相信我,兄弟”這樣的說法是不夠的,尤其是在我們應該驗證而不是盲目信任的時候。

Drake 的反駁

將系統中收入的收取部分轉移並不是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正如 @drakefjustin 最近嘗試的那樣,將 Base 的收入放在執行部分而非排序器部分。這是因為要讓 Base 真正實現“去中心化”,就必須放棄所有收入;而 Drake 所暗示的保持執行部分的中心化,顯然不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殘酷的事實是,Coinbase 可能永遠不會去中心化,這就是所謂“L2 擴展”路線圖的真實情況!用戶被交給了中心化且實質上是託管的解決方案,在 KYC、AML 和機構級別審查的重壓下,最初的願景被徹底壓垮。

L2 的互操作性

L2 一直以來都反對採用通用的互操作性協議,反而試圖讓大家接受各自的解決方案,即便這可能損害它們的長遠發展。這與政治學中的公地悲劇問題類似。多達二十多次的統一互操作性協議嘗試,實際上等同於沒有達成統一協議!

L2 之間不僅相互競爭,還與 L1 本身競爭,形成了多個競爭性的生態系統,而不是一個統一的生態系統,這與 L1 的擴展策略不同。自由市場將繼續催生出多種多樣的競爭性 L2,代表著不同的利益集團,這些集團之間不總是和睦相處。這種動態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有益的,但對於區塊鏈擴展來說,只會導致大規模的碎片化,最終破壞用戶體驗。認為大家會使用相同的無縫互操作性協議,而託管方則會因更先進的技術而退出市場……這只是一種幻想,並不符合自由市場的實際運作,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總會存在託管方和中心化的 L2。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 ETH 核心團隊推動基於 L1 的排序器時,各大 L2 卻在發展自己的“共享排序器”,如 Arbitrum 的 Superchain 和 Polygon 的 Agglayer 等。要讓“共享排序”真正奏效,就必須大家都用同一個,這顯然不切實際。期待這些主要的 L2 放棄在“解決互操作性”上的努力是不現實的。Eigenlayer 和其他重質押平臺也是如此,因為它們也承擔著類似排序器的功能。

這一切都讓真正的共享排序器成為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因為這些大多是受貪婪驅動的幻想。他們的想法是:如果所有人都使用同一個 L2(他們的 L2),就能解決用戶體驗的問題!技術上這可能成立,但實際上卻行不通。我認為這與 BTC 極端主義者的想法類似,認為最終只會有一個……

這就是為什麼 L2 之間的碎片化和組合性問題始終無法解決。同樣的原因也導致 L1 之間的互操作性至今未能實現。然而,至少在這種情況下,L1 並沒有因為這種不良的 L2 敘述而受到人為的限制。因此,我的問題不在於 L2 本身,而是更關注於 L1 擴展的缺乏,即便這可能是 L2 遊說的結果。

經濟安全

遠離實際使用 ETH 的趨勢是其衰落的根本原因,因為加密貨幣的生存依賴於經濟安全。儘管 @aeyakovenko 嘲諷 ETH 社區,稱其為一個笑話,但收入始終是關鍵。顯而易見的是,能夠支撐自身使用的區塊鏈,長期來看,總是比那些將所有使用外包的鏈獲得更多收入。而 ETH 正在走向後者,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從各個角度看,這都是一個極其不明智的策略!

扭曲的激勵機制

現在我們來討論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相比於 ETH 和 BTC 的 L1,L2 獲得的資金多了好幾個數量級。L2 代幣和風險投資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而 L1 的開發僅僅獲得數百萬。這導致了明顯的利益衝突,甚至可能引發直接的腐敗。因為激勵機制的扭曲,可能會導致開發者故意限制 L1 的容量,以支持 L2。他們只需不去追求或支持 L1 的擴展技術。

這就是為什麼 L2 已成為這個行業中最大的腐化力量。在短期內,他們通過不擴展 L1 來獲利。L2 代幣和股權使得開發者成為了千萬富翁。這無疑也導致了對 L2 擴展的偏好,而不是 L1 擴展。因為通過支持限制 L1 容量的敘述,僅通過 L2 擴展,L2 可以賺取更多。這在 L1(ETH 和 BTC)的長期成功與專注於 L2 的公司的短期利潤之間造成了明顯的利益衝突。

這也是因為風險投資公司可以通過“L2 擴展”來獲取租金,因為這些通常是盈利企業,而 L1 擴展則是公共產品。風險投資公司無法從設計良好的 L1 中抽取費用的百分比,但在 L2 領域,這已經成為常態。擴展 L1 在短期內並不利於這些風險投資公司,而“L2 擴展”路線圖則能帶來好處,即便這可能在長遠來看為 ETH 的自我毀滅埋下隱患。

L1 可擴展性

這兩種觀點的基礎是一個核心假設,即 L1 的可擴展性。ETH 的立場認為,L1 可擴展性的權衡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他們認為,這一技術限制為“L2 擴展”路線圖提供了合理性。

L1 擴展的理念更為樂觀,因為它認可當前的 L1 可以在不影響去中心化的前提下滿足需求的擴展。無論是通過純並行化、DAGs 還是分片技術,都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多種途徑。ETH 社區在意識形態上固守於一個過時的技術框架,與比特幣社區非常相似。ETH 正在迅速變得像比特幣一樣,成為一個過時的“恐龍”,並且伴隨著相似的、有害的、近乎邪教的意識形態特徵。

ETH 極端主義

ETH 的支持者逐漸與比特幣極端主義者難以區分,這並非偶然,因為他們採用了相同的哲學和敘述作為他們的應對機制或信仰體系。

這一切正是由於 BTC 和 ETH 的治理結構中存在相同的系統性缺陷所導致的。因此,環境壓力催生了一種特定的信仰體系,就像生物學中的趨同進化一樣。我也堅信,如果實施了正式的鏈上治理,不擴展 L1 將永遠不會被視為一個可行的選擇。

治理

最終,問題的核心在於“誰來做決策”。令人遺憾的現實是,BTC 和 ETH 的發展往往由相對少數的人來決定。這就是“鏈下治理”的本質:一個高度集中的決策過程,容易被那些有不良動機的小團體(如盈利導向的 L2)所操控,這些團體從不擴展 L1 的短期和中期策略中直接獲益。

鏈上治理則允許所有利益相關者在一個完全透明的過程中對提案進行投票,結果自然會大不相同。最重要的是,這種治理方式更有利於 L1,而不是那些當時掌握了集中治理權力的團體的利益。

從政治學和哲學的角度來看,鏈下治理過程常常容易被操控和扭曲,因為“GitHub 式的獨裁”遠不如一個國家體制那樣穩固。相反,擁有大量利益相關者的鏈上治理過程,結合更復雜的制衡機制和權力分立,有可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以及人性中最糟糕的挑戰。

鏈上治理應該被視作一種保護去中心化的機制,而不是重複傳統的舊式治理。實際上,情況正好相反;鏈下治理往往是對區塊鏈出現之前治理系統的拙劣模仿。鏈上治理是一種全新的模式,它充分利用了區塊鏈技術的優勢,並與 L1 和集體決策相結合。因此,BTC 和 ETH 的領導層完全拒絕這一理念也就不足為奇了。擁有最多影響力的人在鏈上治理實施後可能損失最大,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不早日建立,現有激勵機制會阻礙其實現的原因。

真正的解決方案

解決辦法在於放棄 ETH,以行動支持其更具擴展性的競爭對手。因為作為利益相關者,我們在 ETH 的治理中沒有真正的發言權。

我們當然可以欣賞那些在 ETH 內部發起全面變革的努力,這類似於 BTC 的區塊大小之爭。然而,作為那場“內戰”的老兵,並且當時站在“大區塊”這一“失敗的一方”,我認為形勢並不樂觀。因為當時,絕大多數企業、礦工、權益持有者和用戶都支持更大的區塊,但核心開發者仍然實現了他們的目標,8 年後區塊大小限制依然是 1MB!

或許理論上也無法找到更有力的證據來證明中心化對去中心化網絡規則的有效控制。ETH 並沒有像 BTC 那樣獲得變革的廣泛支持,所以我看不出它如何能夠成功,尤其是在缺乏正式鏈上治理的情況下。

在加密貨幣的自由市場中,我們必須考慮到另一個顯著的人口效應:支持 L1 擴展的人離開了 ETH,而不支持的人則加入了 ETH。那麼,現在還有誰來為 L1 擴展而奮鬥呢?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 BTC 上,使其變成了一種沒有真正變革潛力的單一文化。所有這些變化都從領導層的頂端開始,逐漸將整個生態系統偏離了其最初的目標。

我們曾經相信“分叉治理”,但這在兩個方面是有問題的:首先,“同意或分叉”的門檻太高,因此實際上演變成了一種變相的專制。其次,市場並沒有通過分叉來繞過有爭議的鏈,而是選擇了更新一代的鏈。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市場沒有通過 BCH 繞過 BTC,而是在當時選擇升級並全面轉向 ETH。

歷史重演

我從 2013 年的比特幣死忠支持者,到 2015 年開始敲響警鐘,再到 2017 年成為批評者。

我放棄了 BTC,轉而相信 ETH 對鏈上擴展和分片的承諾,2015 年成為了它的堅定支持者,但到 2022 年再次敲響警鐘,最終在 2024 年成為全面的批評者。

無論你怎麼看待我的立場,有一點是明確的:儘管我們不斷抗議,但我一直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性,而 BTC 和 ETH 卻在我的關注下發生了變化。通過任意限制區塊鏈的容量來徹底改變其經濟學和目標,這是一種激進的做法,與保守的方法背道而馳;我們不應允許他們以“保守主義”或“社會契約”作為藉口,因為這些原則已經被完全違背。

真正的悲劇在於我們已經兩次錯失了實現全球普及的機會,這可能讓我們倒退了幾十年。不過,值得安慰的是,我們現在可以清楚地識別出問題所在,並在最新一代的區塊鏈中實施解決方案,最終打破這個令人痛苦的惡性循環。

結論

這讓我們回到了最初的解決方案,也揭示了為什麼 ETH 註定會失敗。為了去中心化和密碼朋克的夢想,我們需要用實際行動來支持 ETH 的競爭對手。

如果你真的熱愛以太坊和比特幣,就必須能夠為了它們的初衷而放手。因為相比任何三字母代碼的價格,它們的初衷更加重要。關注大局,就是關注最大的目標:通過實現金融主權、抵制審查和真正的貨幣獨立來改變世界!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