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友好、投資加速、巨頭入場,AI Agent 成為 Web3 破圈關鍵

avatar
深潮TechFlow
12 小時前
加密行業正在逐步融入主流科技討論,智能體或許會成為兩者之間的橋樑。

作者:YB

編譯:深潮TechFlow

很快,所有組織都需要建立鏈上實體。與傳統的有限責任公司 (LLC) 相比,鏈上業務不僅更高效,還能更快啟動。

最近一個月,我養成了一個新習慣:每當在 X(前身為 Twitter)上刷到與 AI 智能體相關的推文,我都會收藏起來,留待之後深入研究。而在過去的兩週裡,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關於智能體的消息,似乎已經超越了像 Truth Terminal 或 Zerebro 這樣的元宇宙框架。

比如:

乍一看,這些似乎都是大型科技公司對智能體的常規討論,不足為奇。畢竟,智能體已經成為各大公司爭相佈局的熱門領域。

但這恰恰是我的觀點——第一次,我感受到加密行業和主流科技行業開始圍繞同一主題展開討論。雖然二者的切入點不同,但本質上都在探索智能體的可能性。

一直以來,加密行業對普通人來說總顯得有些“離經叛道”,甚至在科技界內,加密行業也經常被視為“惹人厭的小弟弟”。這並非毫無依據——我們這個行業產出的各種離譜新聞實在太多了,連圈內人都不得不承認,有些趨勢確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通過這些變化,我看到了一個新的趨勢:加密行業正在逐步融入主流科技討論,智能體或許會成為兩者之間的橋樑。

加密行業的過往元敘事往往與其他科技領域在短期內缺乏交集。舉個例子,一個頂尖的大語言模型 (LLM) 工程師,似乎與 10k PFP(頭像類 NFT 項目)毫無關聯。而研究長壽的科學家,又為什麼會對新型收益資產感興趣呢?

總體來看,加密行業的敘事至今主要吸引了兩類人群:藝術家和量化分析師。

不過,現在終於有跡象表明,這種侷限性有可能被打破!

儘管我們距離這一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個人已經看到了些微的曙光。

目前,有三個值得深入探討的關鍵話題:

  1. 加密監管的放鬆

  2. 加速主義泡沫

  3. 加密推動的典範人物

接下來,我們逐一展開。

加密監管的放鬆

本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主席 Gary Gensler 宣佈將於明年 1 月 20 日辭職。如果你稍微瞭解加密行業,就會知道,這條消息的意義不亞於《哈利·波特》中哈利擊敗伏地魔。

在過去四年裡,Gensler 一直是美國加密行業的主要阻力。他不僅放緩了監管進程,更採取了積極的打壓措施,對這個新興行業造成了巨大壓力。正如 Linda 的推文所言——許多公司,包括 Coinbase 和 Consensys,不得不花費數億美元在華盛頓遊說和抗爭,以求生存。

而現在,接替他的潛在人選似乎完全改變了方向。

無論最終誰接任,可以確定的是:特朗普政府顯然希望比上一屆政府更支持加密行業。坦率地說,這個目標並不難實現。

WSJ

在我選舉周的文章《Fairshake PAC 的 1.33 億美元去哪了?》中,我提到 Bernie Moreno(共和黨人)在俄亥俄州參議院選舉中獲得了 4010 萬美元捐款,成功擊敗了 Sherrod Brown(民主黨人)。

Moreno 的勝利是整個加密行業的里程碑事件。他長期以來都是加密技術的倡導者,而 Brown 則是參議院中阻礙加密監管改革的主要人物之一。

這一系列變化,或許預示著加密行業即將迎來更友好的政策環境。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圍繞“美國戰略比特幣儲備 (U.S. Strategic Bitcoin Reserve)”這一潛在話題的討論本身就令人震驚!三個月前,如果有人提到這個概念,我可能會覺得是天方夜譚。然而,隨著最近幾周加密行業的勢頭迅猛發展,比如比特幣價格的持續上漲、BlackRock 比特幣 ETF 的資金流入激增等,這一切讓我們不得不認真考慮:聯邦政府可能真的會將比特幣納入其資產負債表。

那麼,這些監管方面的進展,如何推動加密行業跨越鴻溝,進入更廣泛的科技應用領域呢?

過去,許多其他科技領域的開發者對加密技術的可靠性持懷疑態度。他們擔心這項技術的波動性會給他們的核心項目帶來潛在的法律風險,比如訴訟和罰款,因此對加密技術的整合望而卻步。

然而,隨著新一屆政府逐步擁抱加密技術,並制定更清晰的監管規則,其他領域的開發者也會逐漸感到更有信心在戰略上探索加密技術的應用。

Vitalik 在一張截圖中精準總結了這一點:缺乏針對嚴肅項目的監管清晰度,嚴重阻礙了開發者對加密技術的接受。而那些未曾深度參與加密生態的人,可能通過一些誇張的新聞標題(比如 Moodeng 和 Bonk 的百萬富翁故事)來形成對加密的印象。這顯然無法有效吸引像 Anthropic 這樣的頂尖工程師加入加密行業,對吧?

希望在未來四年裡,支持加密的政客們能盡最大努力,讓加密技術的採用變得更加簡單和安全,從而吸引更多圈外人才的加入。

加速主義泡沫

上週,我閱讀了 Packy 的文章《The Tump Bubble》。文中他提出,未來四年將是一個鼓勵冒險、孕育遠見創意和充滿未來主義樂觀情緒的時期。

儘管我並不完全認同他的觀點——文中的一些部分顯得過於樂觀甚至有些誇張,但 Packy 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論點:我們對“進步”的思考方式正經歷一次“氛圍轉變”。未來的發展將更加快速、瘋狂且充滿實驗性。

這種現象,被 Byrne Hobart 和 Tobias Harris 稱為“拐點泡沫 (inflection bubble)”。

所謂拐點泡沫,是指“投資者認為未來將與過去有顯著不同”的狀態。想想互聯網泡沫。如果你相信未來會發生根本性變化,那麼你會投資於那些最有可能從這種變化中受益的資產。

為了更好地詮釋這種“主動塑造未來”的理念,我引用 Truth Terminal 的解釋。

如果你不想閱讀整篇文章,這裡是你需要記住的核心觀點:

我並不是說當前 90% 的迷因幣 (memecoins) 會取得成功——而是,這種形式依然非常新穎。只有當代幣經濟學 (tokenomics) 的設計變得更加巧妙時,我們才能看到迷因幣真正與傳統意義上的“優質投資”相媲美。

Truth Terminal

隨著能源、AI、生物科學和遊戲等領域的快速發展,結合 AI 智能體 (AI Agent) 和加密 Token 的模式可能會讓嘗試新想法的效率提升十倍。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位在能源行業工作了幾十年的核工程資深人士,想要實現一個大膽的願景。傳統路徑可能需要你花費數月時間來說服風投支持你的想法,組建團隊,建立社區等,整個過程既漫長又充滿不確定性。

但你也可以選擇以下方式:

  1. 撰寫一份白皮書,清晰闡述你的背景、理論、計劃和願景;

  2. 在 Twitter 上部署一個“品牌智能體”,幫助傳播你的想法;

  3. 通過 Token 發佈籌集初始資金;

  4. 藉助智能體的力量,構建一個由核心支持者組成的社區(例如通過社交打賞);

  5. 從社區中招募團隊成員,或者通過懸賞任務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我知道你可能會說:“YB,你這不是在描述 2017 年的 ICO 熱潮嗎?”

沒錯,你說得對。

但我認為,ICO 或許只是出現在了錯誤的時間節點上。

如今,隨著加密基礎設施的完善、更友好的監管環境、市場的逐步成熟以及機構的廣泛參與,這些變化都為類似模式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當然,這種框架仍然可能催生大量毫無價值的項目。但這和風投界經常提到的“冪律法則”又有什麼不同呢?畢竟,絕大多數項目失敗,而少數成功者創造了巨大的回報,這種現象在任何領域都普遍存在。

如果說 2017 年的市場環境還不足以支持這種模式,那麼到了 2024 年,或許我們會看到一些早期的 DePin(去中心化物聯網)和 DeSci(去中心化科學)項目開始嶄露頭角。

正如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這是第一次讓我感到,加密行業的關注點與其他科技領域的興趣點出現了某種交集。

不僅僅是智能體,還有諸如生物科學研究、GPU 分配等話題也開始受到關注。

Bitget

我還沒有深入研究 pump.science,但它成為當前領域內的熱門話題並不令人意外。當然,這種模式背後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瘋狂的投機行為、合法性和安全性等(我相信從事加密行業的人對此都心知肚明)。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對“利用加密融資支持非加密領域任務”這一概念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這種趨勢或許預示著加密技術正在逐步走向更廣泛的實際應用。

這裡的核心觀點是,自 2010 年代 Kickstarter 早期的成功以來,眾籌創意的模式已經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相比於在封閉的董事會議室裡做決策,藉助群眾的智慧和支持無疑更有優勢,因為人們渴望參與其中!

不過,這種模式的成功或許需要技術和社會共識的不斷發展與積累。而現在,似乎各種條件正在形成一個“完美風暴”:政治環境的積極變化、加密和 AI 技術的逐漸成熟,以及加速主義泡沫帶來的創意爆發。

然而,即便如此,我仍然認為,要讓這一概念真正被認真對待,還缺少一個關鍵的催化因素!

加密驅動的典範

最近 Onchain AI 和 Goat meta 的一個亮點在於,它成功“吸納”了一些 AI 和大語言模型 (LLM) 開發者進入加密領域。

說實話,誰能預料到 Threadguy 和 Andy Ayery 的這次採訪會成為熱點呢?

如果你仔細思考,這確實是一個令人驚歎的現象。

此外,看到 Beff Jezos 為他的朋友 Shaw 打氣也頗為有趣。Shaw 正在開發 ai16z 和 Eliza 框架,這是一個專為智能體幣 (agentic coins) 設計的啟動平臺。這裡的重點並不在於 Beff 本人,而在於一個深耕 AI 領域的開發者,竟然通過 LLM 開發者在 Onchain AI 上的實驗,與加密領域建立了聯繫。

我想強調的是,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我們會看到來自不同科技領域的一些人士正式擁抱加密技術,並展示智能體 + Token 模型在構建重大項目時的高效性。

一旦出現幾個成功的案例,其他人勢必會受到鼓舞,開始嘗試實現自己的創意。

目前我們看到的這些 Token 發佈和實驗還只是“小試牛刀”。

只需要幾個成功的範例,就能引發一場群體效應。

可以這麼說……一開始是緩慢的積累,然後迎來突然的爆發!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

過去這一週相信大家都經歷了不少忙碌和挑戰,希望這個週末你們能抽空走出家門,放鬆一下!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2
收藏
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