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投機和穩定幣:比特幣和山寨牛市的下一階段?

作者:@jessewldn;編譯:白話區塊鏈

過去兩年,加密行業進入了一個可以稱之為“整合階段”的時期。在這段時間裡,行業更多地關注優化工作,而非“從無到有”的全新創新。這種整合與優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基礎設施
2)應用場景
3)頭部贏家

01 2024年加密行業的優化與整合趨勢

1)優化:2024年的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的成熟讓加密技術不再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這一成果源於大量技術的優化,而非顛覆性的新架構。這些優化讓加密行業或許首次具備了迎接“牛市”的條件,具體包括:

· 區塊空間更加充裕;

· 開發工具鏈日益完善;

· 用戶交易費用幾乎為零甚至完全免除;

· 錢包使用的複雜性被顯著降低;

· 鏈上應用的用戶體驗逐漸媲美 Web2 的消費級產品。

目前,這種基礎設施的抽象化、性能提升和可靠性增強才剛剛進入第12至18個月。例如,Ethereum L2 的發展、Solana 的穩定性提升以及錢包抽象技術在實際生產環境中的應用也不過如此等雖有了發展,但還沒有達到最優水平。

2) 整合:2024年的應用場景與頭部贏家

兩個關鍵應用場景已逐漸成熟:投機和穩定幣。這兩個場景幾乎貫穿了加密行業的整個發展歷程:

· 比特幣(2009年)是加密行業中最早的投機資產;

· 穩定幣則是最早的Token應用之一(USDT 起步於2014年)。

如今,這兩大場景因基礎設施的優化迎來了新的巔峰。

· 投機的巔峰表現:迷因幣(Memecoins)

迷因幣是投機行為的極致體現,如今它的創建和交易變得極其便捷且低成本。

· 穩定幣的無縫化銜接

像 Bridge 這樣的工具讓穩定幣的發行和交易變得前所未有的高效。

3) 頭部贏家的強者恆強效應

隨著行業的發展,過去的頭部贏家正進一步鞏固他們的地位,優勢持續擴大。這些贏家包括:

· 公鏈:Solana 和 Ethereum;

· 錢包:Phantom;

· DEX:Uniswap 和 Raydium。

這些平臺從穩定幣和投機活動的增長中獲益匪淺,並且能夠快速適應市場熱點以及像Memecoins還是NFTs這樣的投機遊戲。

02 加密行業的下一個階段

隨著基礎設施瓶頸逐漸消退,行業面臨的另外兩個主要瓶頸也逐漸顯現,這兩大瓶頸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當前的整合與優化階段,並阻礙了行業“從零到一”的進一步創新突破。

1)瓶頸一:基礎設施問題

基礎設施瓶頸正在逐步消解。技術上的優化而非突破性架構創新為行業帶來了顯著進展。如今,區塊鏈的可用區塊空間已充裕,工具也逐漸成熟,交易費用接近零,錢包使用變得更加簡便,鏈上有些應用可以與 Web2 的消費者體驗相媲美。

2)瓶頸二:充滿敵意且不確定的監管環境

第二個待解決的瓶頸是不友好且不確定的監管環境。不過,這個問題目前看起來正逐步得到緩解。,特朗普上臺讓加密行業有望在美國迎來更加明確的監管規則,清除不良項目,幫助行業的正面參與者發展壯大。

隨著基礎設施性能的提升和監管環境趨於明朗,行業即將迎來第三個瓶頸的突破——人才問題。

3)瓶頸三:人才短缺

自2022年以來,進入加密行業的新人才數量一直處於瓶頸狀態。這可以理解,因為負面的新聞和不確定的監管環境給創始人帶來了巨大的個人風險。然而,新人才的不足,直接導致了行業“從無到有”創新的停滯。

我認為,這種趨勢將在明年開始發生反轉,通過以下兩個步驟:

A、整合階段的領軍者將繼續擴大優勢這些頭部項目的成功,可能會超出所有人的預期。例如,Polymarket 就在此次選舉週期中證明了這一點,未來將有更多類似的案例。隨著鏈上應用逐漸被主流接受(無論是消費者還是機構),我們將看到:

· 初創公司將紛紛上市;

· 更多項目將發行Token;

· 社會對於加密行業影響力的預期將會重新調整。

這是激勵新一代開發者深入瞭解加密行業的第一步。只有吸引更多新血液加入,行業才能迎來真正的下一輪突破。

B、新一代創業者將基於第一性原理重新定義行業這些新的創業者將不再受限於傳統基礎設施和過時的理念。他們將基於清晰的規則,圍繞“所有權”這一核心,開展創新實驗,為用戶帶來全新的產品和體驗。

03 未來展望:通過驗證找到穩定性

雖然加密行業依然充滿波動,但隨著新規則、新人才和新理念的到來,我們希望在未來五年裡,我們能夠明確知道:加密行業是否能夠超越投機和穩定幣,帶來更多的實際價值。

“所有權”可能會成為新產品和網絡的核心要素,藉助經濟激勵與用戶建立深度聯繫,這些網絡將實現更快的增長。通過突破性應用的驗證,將成為減少長期波動性的重要途徑。

加密市場2025年依舊值得期待,在比特幣不斷突破新高的勢頭之下,哪個賽道會最先爆發接力2025年牛市呢?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