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con 參會感受:社區唱衰以太坊 線下熱火朝天

作者:0xNatalie 來源:ChainFeeds

最近,以太坊社區的情緒低迷。自今年 ETF 推出以來,ETH 的價格一直未能達到市場預期。其原因有很多,比如 Layer 2 技術的快速發展提升了交易效率,但也在無形中削弱了以太坊主鏈的經濟捕獲能力,導致 ETH 的需求逐漸下降;曾經支撐以太坊價值的敘事,如 DeFi,也逐漸失去了吸引力,而目前市場上並沒有出現足夠新鮮且有吸引力的敘事。

此外,Solana 的價格上漲成為了直接的對比,在這種背景下,以太坊社區 FUD 情緒蔓延開來。尤其是以太坊基金會出售 ETH 的做法,引發了廣泛的不滿。許多社區成員認為,在 ETH 價格低迷的情況下,基金會的這種行為無視市場情緒,質疑以太坊的領導層能力,認為他們在「自毀前程」。

這種負面情緒在推特上爆發,抨擊以太坊似乎成了某些 KOL 的流量密碼。自 10 月底以來,圍繞以太坊的爭論持續不斷。就在這種情緒蔓延的同時,Devcon 活動如期而至,為以太坊帶來了一些信心和正能量。

11 月中旬,我參加了在曼谷舉辦的以太坊開發者大會(Devcon 7)。作為區塊鏈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活動之一,主會場佈置充滿活力與多元化,整體氛圍友好開放。會場議程安排緊湊,信息量很大,但也因此在某些環節難以跟上節奏。據官方數據統計,此次 60% 的與會者是第一次參加 Devcon。與參會者交流時,大家對此次大會的評價中最多提到的是「chill」、「colorful」、「friendly」。

有趣的新概念:POD

在大會期間,我接觸到了一個有趣的概念——Provable Object Data (POD) ,是一個數據結構,用於存儲和管理需要通過零知識證明驗證的數據。 GPC 是用來對這些 POD 對象進行驗證的電路。在 GPC 中,POD 數據會被作為輸入,電路會檢查這些數據是否符合某些預設的條件,從而得出一個驗證結果。比如,此次大會的門票系統 Zupass 就使用了 POD 技術來保證每張門票的唯一性。當用戶購買門票時,Zupass 系統會為這張門票生成一個 POD,裡面包含了門票的唯一標識符、基本信息、購買時間等數據。通過 GPC 電路處理 POD 數據後,場館工作人員不會直接看到門票的具體信息。只會看到零知識證明所驗證的結果。

交流中的核心觀點

在演講間隙、展位區、Hub 等交流空間,我與來自不同項目的技術/市場人員探討了多個話題,其中 ZK、Based Rollup 和 Appchain 這幾個話題印象深刻。

Aztec 軟件工程師 Adam Domurad 在交流中提到,ZK 技術因其恆定的證明大小和高效驗證的顯著優勢,非常適合用於區塊鏈擴容。相比於 OP Rollup,ZK Rollup 藉助零知識證明確保每筆交易的正確性,既避免了節點作惡的風險,又減少了重複驗證的工作量。目前 OP Rollup 佔據主流地位,主要是因為用戶更關注低費用和高速度,而非底層技術的優越性。ZK Rollup 的長期價值在於其出色的安全性和可擴展性,許多區塊鏈(包括以太坊)已經開始重新設計架構,以充分利用 ZK 技術潛力。此外,ZK 技術在隱私保護領域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例如,Devcon 上展示的 Anon Aadhaar 項目,由以太坊基金會支持的 PSE 團隊開發,通過零知識證明驗證印度公民身份時不會洩露具體身份。不過,ZK Rollup 需要進一步優化速度和成本,以贏得更廣泛的市場認同。他很有信心的表示,未來隨著 ZK 技術的不斷成熟,ZK Rollup 有望取代 OP Rollup,成為主流的擴容方案。

以太坊研究員 mteam 是一個才 17 歲的在校學生,他專注於 Based Rollup 的研究。他和我分享了 Based Rollup 作為獨立執行環境的設計優勢。通過共享排序器,多個 Based Rollup 能夠共享流動性,而無需直接橋接,流動性可以藉助以太坊主網在不同的 Based Rollup 之間流轉。這種設計提升了跨鏈操作的效率,同時降低了對單一橋接方案的依賴。Based Rollup 的去中心化排序器運行成本高於中心化排序器,但多個 Based Rollup 可以通過聚合區塊的方式分攤成本,從而顯著降低單個運營開銷。在性能方面,Based Rollup 可以通過預確認機制實現與其他 Rollup 相同的速度,在以太坊塊時間(12 秒)內提供快速的用戶體驗。經濟模型上,Based Rollup 將 MEV 的大部分收益返還給以太坊,因此其主要收入來源於用戶支付的 Gas 費用。此外,Based Rollup 通過前端服務費和智能合約執行費來實現經濟可持續性,避免了對 MEV 收益的依賴。由於其深度整合以太坊主網,Based Rollup 繼承了以太坊的審查抵抗和高可靠性特性,也就是說未來以太坊的升級(如更強的抗審查力)將直接為 Based Rollup 帶來額外優勢。

Carbon 項目負責人 Mark Richardson 提到,當前 DeFi 面臨兩大主要挑戰:流動性碎片化和用戶體驗複雜化。他提到,像 Uniswap 等協議通過開發 Appchain 雖然能夠捕獲更多價值,但這種方式可能進一步加劇流動性分散的問題。相比之下,通過跨鏈部署和共享流動性機制是一種更加高效的解決方案。對於 Appchain,他認為雖然作為一種趨勢,它確實可以幫助協議捕獲更多價值,因為協議控制整條鏈能夠更好地優化成本結構和用戶體驗,同時實現更高效的價值提取。然而,從整個 DeFi 生態的角度來看,Appchain 的路徑並不一定是最佳選擇。Mark 預測,隨著跨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多鏈協作將變得更加簡單,屆時,用戶在交易時所在鏈的具體屬性會變得無關緊要。因此,他更傾向於關注通過跨鏈解決方案來應對流動性碎片化的問題,而不是讓協議通過 Appchain 將自己孤立於生態之外。此外,他提到,意圖驅動的交易模型正在成為一大趨勢。這種設計讓用戶能夠清晰表達交易需求,同時獲得零滑點和 MEV 保護的交易體驗。對於市場趨勢,他認為近期不太可能再現「DeFi Summer」,但可能會迎來「Memecoin Summer」。在這種環境下,DeFi 應用需要抓住機遇,同時將靈活性與穩健性結合,滿足用戶需求。他特別強調,未來項目的成功不僅依賴於技術的領先性,還取決於如何通過數據分析優化用戶體驗,並在多鏈生態中實現協同發展。

想法

與這些 Bulider 交流下來讓我意識到,以太坊目前的困境在於過於專注於基礎設施建設,卻缺乏足夠好用且具有吸引力的應用。不過,從宏觀來看,以太坊依然在底層技術創新上處於前沿,這點很重要。畢竟其他的鏈似乎都在大同小異地「復刻」以太坊的道路,包括 meme 現象。

以太坊失去 meme 的機會,部分原因在於其交易費用的高速度不夠快,導致一些中小型用戶被迫尋找更適合其需求的鏈,比如 Solana。然而,Solana 的成功並非僅僅依賴於較低的交易費用,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吸引了大量優秀的開發者,並且更專注於終端用戶的體驗。這些因素使 Solana 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吸引了大量尋求高效、低成本交易的用戶。不過,隨著 Solana 的交易費用和 MEV 持續攀升,交易機器人和高端工具的使用變得普及,可能同樣會導致普通用戶的流失。剩下的玩家多數是通過複雜的工具來交易,這種情況與以太坊早期的 meme 現象相似。

因此,我認為其他鏈在某些階段可能風靡一時,但從整體來看,以太坊的生態地位和潛力依然穩固。以太坊在技術和生態深度上的獨特優勢,是其他鏈短期內難以替代的。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