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路歷程
去年12月滿倉,有些山寨還開了一點幣本位,想說開的不多槓桿也不高,結果暴了十幾萬,現在想通了,與其繼續在 CEX 上被動挨打,不如轉戰鏈上 PVP。因此,索性13號當天全賣光將全倉轉為 SOL,投入鏈上操作。畢竟今年的市場熱點與「版本之子」都在鏈上。
回想起來,其實早在內盤神話單日交易 1M(百萬美元)之後,今年真正的強者大多都在鍊上。遺憾的是,我對此感知太晚,一直盲目作夢全面山寨爆發,結果沒能及時調整策略。
2. 鏈上的現況
與以往不同,現在的鏈上生態已不再是單純的「掃鏈」,而是「掃人」,沒有慧根,但我會跟,數據分析還是在行的。 強者們通常具備一套完善的調研邏輯,就如同 WOODY 所說:「投人大於投項目」。 我深知自己的鏈上專業知識不如夥伴們,但我選擇從數據收集與行為分析入手(我以前學動物行為分析的ˊ,我來分析你們這些怪物)。通過優化策略,至少我能看出誰是強者,誰是弱者,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操作方式。
3. 技術分析的轉換
學了很久的技術分析,但今年覺得在cex的temple一直調整不好。因此,我致電向天才 T 貓請教鏈上的相關知識,並決定從頭學習鍊上的基礎框架。
在此也整理一些心得分享給身邊的伙伴們,因為我發現大家對鏈上的操作大多還處於陌生階段,甚至因此卻步。
Dev Sale 和 Dev Buy 的定義與影響
1. Dev Sale
指「開發團隊(developers)出售代幣」。
- 正面解讀:若清楚說明用途,例如用於開發或推動項目,市場可能接受。
- 負面解讀:若頻繁或大規模出售,可能引發社群對團隊「拋售代幣套現」的不滿,影響價格。
2. Dev Buy
指「開發團隊購買代幣」。
- 正面解讀:代表團隊對項目有信心,有助於穩定價格。
- 負面解讀:若被認為是操縱市場價格,可能引發監管或用戶擔憂。
加池子(Add Liquidity)和減池子(Remove Liquidity)
加池子(Add Liquidity)
加池子指的是向流動性池中添加資產。這是一種為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提供流動性的行為。
- 影響:增加池子的資產規模,提高流動性和交易深度,降低滑點資產,價格波動變小。
減池子(Remove Liquidity)
減池子是指用戶從流動性池中提取資產,通常需要燒毀 LP Token 來兌換回池中的代幣。
- 影響:池子的資金規模減少,可能導致交易滑點加大,波動變大。
簡單對比
加池子->添加流動性->提高流動性,降低滑點,價格波動變小
減池子->提取流動性->減少流動性,可能增加滑點,價格波動變大
Pump.Fun平台簡介
Pump.Fun是什麼
基於 Solana 公鏈的 Meme 發行平台Pump.Fun,旨在簡化代幣發行流程,降低技術門檻,讓用戶能以簡單且低成本的方式部署和創建代幣。無需具備任何開發經驗,用戶不需支付費用,即可輕鬆使用該平台完成代幣發行。但成功打滿遷移到Raydium會收取6SOL。
整體發幣流程網路上有很多教學,這裡只提跟交易比較相關的事情:
市值達標機制:在Pump.Fun平台上,當某個代幣的市值達到 100k 時,該代幣的內盤(即平台內部交易)被視為「打滿」。此時,平台會自動將該代幣的流動性注入至去中心化交易所 Raydium,並銷毀相應的流動性代幣,以確保安全性和流動性。
- 這一機制確保代幣在達到特定市值後,能夠在更大的市場中進行交易,提升其流動性和市場深度。
三種代幣狀態
3.外盤開盤:這表示該代幣已經可以在 Raydium 開始交易。
狙擊交易功能
許多交易軟體的狙擊功能會在遷移中的階段提早部署指令。例如,「10 SOL 狙擊開盤」的意思是一開盤就買入 10 SOL 的該代幣。
代幣相關指標解釋
- Mint 丟棄:顯示是否安全。“是”表示安全,這意味著代幣創建者不能發行額外的代幣來操縱市場。
- 排名前 10 的持有30%:“是”表示安全,這意味著前 10 名代幣持有者的總持有量不到總供應量的 30%。
- 黑名單:“否”表示安全,這意味著該專案無法將任何錢包的交易列入黑名單,從而降低資金陷阱的風險。“是”表示您的錢包在此代幣開發者的黑名單中,您無法出售該代幣。
- 燒毀/燒池子:顯示銷毀池的百分比,比例越高越好。100% 表示項目方無法退出流動性池。
- Rug 可能性:顯示該代幣被 Rug Pull 的概率。經常購買 Rug Pull 代幣的持有者越多,該代幣成為 Rug Pull 的可能性越高。
- Rug 歷史:顯示該代幣建立者之前可能啟動過的 Rug Pull 項目方。
基本流程與選幣方向
了解了平台的基本流程後,接下來的重點是選擇要買的代幣。每天在Pump.Fun平台上發行的幣種繁多,如何篩選值得投資的項目?這時候就需要運用「投人大於項目」的概念。透過搜集和分析聰明錢地址的交易行為,找到合適的投資標的。
去哪裡找聰明錢?目前各大交易軟體基本上都有提供相關數據,但篩選才是重點。此外,也可以加入討論群(例如ANFGRYX 中文群),小編每天會分享合約地址(CA,Contract Address),方便快速跟單。
以下是個人認為的幾種聰明錢模式:
聰明錢模式
- 快槍手 用高速交易軟體,持倉 15 秒~3 分鐘不等,快進快出,剝頭皮交易。這種非常難跟單,基本上你買好了他早就賣了。
- 調研大神 買敘事重倉買入,這種能拿得住的就是賭敘事會被價值發現,例如 SWARMS、BUZZ。
- 短期敘事 當天沒有重大行情,忽然跑出一個品類的敘事。敘事通常也在一天結束,通常聰明錢不會大倉幹進去,屬於有賺就好,這就可以觀察平常聰明錢的投資比例,例如:試單10SOL,看好50SOL,覺得是金狗200SOL這樣以此類推。 這類的行情例如 LLM、BLM(胖女人、黑女人),還有小紅書之亂 MOMO、薯隊長...等。
這又能分成兩種類別:
- 高勝率低盈虧比
- 低勝率高盈虧比
所以研究聰明錢包的買入邏輯才是重點。
個人的買入方法分享
- 跟單早期發現者 有些聰明錢會在項目還沒爆發前買入,等到推特上發酵,後面來的都是幫他抬轎的。 這種規類方式就是找到一些主要敘事大賺錢的幣,假設找了 10 個市場上的熱點,去篩出重疊錢包,再看他們的買入時間,會很有趣地發現有些人就是比別人早,而且每個敘事都比別人早。這種買法就是跟中等倉位,等後續發酵加倉。
- 跟隨調研大神
- 調研大神的代幣通常持有較長時間,屬於信仰型投資,依靠自己的邏輯判斷決策,基本上就是跟了放著,歸零或發財。
- 大神買的是信仰,是自己的邏輯判斷
- 例如正規 AI Agent 團隊 DEV,這種雖然比較不會歸零,但也很難保證會噴。如果同時市場有大敘事,也有可能會被埋沒。
- 分辨反常行為 研究一陣子會發現,有些聰明錢會有反常行為發生,例如原本突破失敗他就會賣出,但這次堅持持有;或是通常他翻倍就下車,但這次瘋狂加倉。 這時候就要警惕,跟著大 V 幹一波,就算輸了也有大 V 一起賠(安慰自己)。
- 等小編分析好....就在群裡等小編的GEM CALL,實測是AGiXT,LLM,SWARMS,AIOS,BUZZ,Trump都能賺到錢。
目前就是這幾種模式,其實如果持續觀察會有更多更細膩的發現但很難一一陳述,也邀請大家一起到群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