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話李話外
在上週(1月13日)的一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牛頂的話題,並且基於方法論的角度給大家梳理了一下:如何設計屬於自己的逃頂指標?
但相較於思路方面的整理,部分夥伴似乎更願意詢問到一種確定性的答案,比如,最近幾天我在公眾號後臺又收到了幾條問什麼時候可以逃頂的留言。針對此類的問題還是那句話,我們是無法直接給出明確答案的,第一我不知道你的具體倉位情況,第二我不知道你的目標和風險偏好,第三我也無法準確預測市場行情。
1.要根據自己的倉位和目標去考慮賣出(逃頂)的問題
舉個例子,2022 年開始新一輪定投比特幣計劃的時候,我們就給自己定了本輪週期 3–5 倍的收益,考慮到平均的持倉成本以及個人的目標預期,其中的賣出計劃是從比特幣突破 10 萬美元開始分批減倉。而在去年(2024)12 月份的時候,我就已經嚴格按交易紀律開始了減倉計劃,這個事情其實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過數次的分享,如果大家經常看話李話外文章的話,應該能夠很清楚我個人的持倉和操作情況。
當然,上面僅是我個人的舉例,換句話說就是,什麼時候賣出、現在要不要逃頂……此類問題不是由別人來給你提供答案的,而是要根據自己的目標和計劃去考量。每個人的風險偏好、目標設定、持倉幣種等情況都是不同的,沒有人可以始終買在最低點並賣在最高點,不是說你直接上來問一句什麼時候可以逃頂,我就能告訴你明確的答案,再說,我自己的答案(個人操作風格)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簡而言之,我們能夠提供的其實主要還是一些思路或者方法論層面的東西,這些都需要你舉一反三、去進一步形成適合自己的一套方法論或者策略才行。
2.市場是無法準確預測的、任何預測都是一種概率的行為
交易不是要去追求 100% 確定性的事情,這種事情也追求不到,就好比一個窮屌絲非要去追求范冰冰一樣,不會有什麼結果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追求那些大概率的事情,比如囤比特幣這件事情,我認為有 99% 的概率可以讓自己賺到錢,因此我才決定投入至少 8 成倉位的資金去堅持做這件事情。
不管一個人多麼瞭解市場,確定週期的底部和頂部幾乎是不可能的,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一個自己認為的合理區間範圍。在話李話外去年的電子書《區塊鏈方法論》中,其實我們也做過數次針對比特幣的價格預測,比如 2024 年 2 月份的一篇文章中我們就曾提到: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100,000–120,000 美元,而且這個區間也將會是我開始考慮分批出售的區間。如下圖所示。

但這種所謂的價格預測,只是我們基於一些數據指標維度進行的一種猜測性結論,也就是說,我們自己會認為這個結果大概率是可以達到的(如果最終發生了相反的結果、我們也會有對應的Plan B),並且會基於此來優化自己的目標和操作策略,僅此而已。
當然,現在比特幣已經突破了 10 萬美元,並且正在高位區間調整,至於比特幣接下來是繼續去到 15 萬美元、還是 17 萬美元,抑或是再跌回到 5 萬美元,這些結果都不那麼重要了,對我們而言,只要按既定的計劃嚴格執行分批賣出就行。關於新一輪的定投計劃、我們暫定會在 2026 年再考慮制定。

3.與其去找別人要一個確定性的答案、不如自己去多研究下指標
在話李話外過往的文章中,我們確實也分享和梳理過非常多的各類工具及指標,如果能夠堅持去做記錄,並且挑選其中的一些數據維度設計出一套屬於自己的逃頂指標,那麼這個肯定比你到處留言去問別人“什麼時候應該賣出”更靠譜。
接下來,我們重新簡單彙總幾個指標給大家做參考吧。同時,我也會直接列出一個彙總的表格附件,也算是對上週文章(如何設計屬於自己的逃頂指標)的一個補充:
- RSI
從歷史上看,當 RSI 數值突破 90 時,表明市場開始進入最後階段,通常會在接下來的 4–7 周內達到階段性頂峰,且這個過程通常也會伴隨著背離形態(即 RSI 數值下降,但資產價格不斷攀升)。如下圖所示。

- NUPL
當該指標進入 Euphoria/Greed zone區域、即 NUPL 數值 >75% 的時候,通常意味著市場可能接近階段性頂峰。如下圖所示。

- Pi Cycle Top
該指標使用兩條移動平均線來預測比特幣的頂部,當兩條線趨於接近或直接發生交叉的時候意味著市場可能接近階段性頂峰。如下圖所示。

- Mayer Multiple
該指標會將當前比特幣的價格與 200 日移動平均線進行比較,從歷史上看,當該指標的數值達到 2.4 時,意味著市場可能接近階段性頂峰。如下圖所示。

- MVRV Z-Score
該指標會藉助歷史趨勢來識別當前價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按照歷史來看,當 MVRV Z-Score 突破 6 時,意味著市場可能接近階段性頂峰。如下圖所示。

因為是舉例,這裡我們就簡單列舉上面這 5 個指標吧,而如果我們進一步把所有需要的指標彙總到一張表格裡面,那麼就能夠對自己的操作產生比較好的參考作用,如下圖所示。

另外,上面模版表格中的參考賣出區間你需要根據自己的目標和風險偏好去修改,即如果你的風險偏好比較小,那麼就不要設置那麼高的參考區間了。為了便於大家查看,我把上圖對應的表格附件直接放到騰訊雲盤裡面,同時裡面也額外添加了一些比較常用的指標工具網站,懶得自己做表格的夥伴直接下載使用即可(可以在現有表格基礎上按需做進一步的優化擴充)。
當然,因為大部分的指標都是基於歷史數據的結果或者結論,而且有些指標也存在一定的滯後性,指標只能作為一種輔助作用。而除了指標外,我們還可以結合一些宏觀因素、政策趨勢、流動性變化(市場自身行為和供求關係)等進行綜合考量。
不過話又說回來,其實再多的指標也沒有你做好倉位管理(包括應對可能性危機的管理方案)重要,因為市場的頂部總是充滿謊言(比如新聞面或消息面的謊言),我們所做的這一切也並不是要去戰勝市場,而只要去思考主力的意圖(跟隨主力)或者戰勝市場中的絕大部分普通散戶就可以了。
文章的最後,我們再來簡單回顧看看本週有哪些比較值得關注的事情吧:
1/ Jupiter 通過 X 平臺發文稱,他們已經收購了 Moonshot。如下圖所示。

Moonshot 於 2024 年 7 月份上線,是一款允許使用法幣直接購買和出售 Memecoin 的應用,最初是因為該平臺上發行的 MOODENG、SPX6900 等代幣的火爆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上週又因為 TRUMP 代幣的發行而爆火出圈,甚至一度登上了App Store(美區)財經分類的下載排行榜。這裡提到的 Moonshot是由 Pump fun 孵化團隊 Alliance DAO 參與孵化的項目,不是我們之前文章中介紹過的 DexScreener 旗下的那個 Moonshot 產品。
2 / Grayscale 申請了 SOL ETF、CoinShares 申請了 XRP 和 LTC ETF。如下圖所示。

在上週的文章(1月15日)中其實我們已經梳理過一些相關的內容,目前來看,除了 ETH ETF 外,我們今年大概率會迎來第二個山寨幣 ETF 通過,這對市場的流動性而言是件好事。如下圖所示。摩根大通的分析師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稱,潛在的山寨幣 ETF 可能會在 6 到 12 個月內帶來 140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3/ Ledger 聯合創始人 David Balland 和他的妻子在法國維耶爾宗被綁架,綁匪索要 1000 萬歐元贖金,並且砍斷了 Balland 的手指作為勒索籌碼。不過法國國家憲兵部隊 (GIGN) 已經在沙託魯解救了 Balland 和他的妻子,10 名年齡在 20–40 歲之間的嫌疑人被捕。

4/ Circle(USDC的發行方)宣佈推出 Circle Paymaster,該功能使用戶能夠在 Arbitrum 和 Base 鏈上直接使用 USDC 支付 Gas 費、而不需要持有和使用 ETH 支付。如下圖所示。當然,每筆交易 Paymaster 會收取 10% 的 Gas 費用,據說該產品未來計劃也會擴展至 Ethereum、Polygon 和 Solana 鏈上。

5/ Ads Power 被黑客入侵、據說有超過 2 萬個錢包地址資金被盜。擼毛黨好不容易擼到的毛,結果被黑客一鍋端當肥羊給宰了。

最近推廣過 Ads Power 的博主估計也是欲哭無淚,其實前兩週我也收到了來自該項目的合作邀請郵件,不過因為話李話外從來沒有接任何項目方廣告的習慣,因此躲過了,要不現在估計也會被大家罵了。
6/ 特朗普簽署了首個加密行政令《加強美國在數字金融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裡面主要涉及的內容包括:明確了加密行業監管框架、探索建立國家數字資產儲備、廢除阻止機構持有加密貨幣的 SAB 121 等。
除此之外,特朗普還特赦了 Ross William Ulbricht(絲綢之路創始人、我們在1月3日的文章中也提及過關於他和比特幣的故事)、美國本土加密項目(Made in USA)將享受零資本利得稅……本週的消息還是比較多的,但行情比較無聊,BTC 在 10 萬附近整理,ETH 還在努力保衛 3200 點。

注:以上內容只是個人角度觀點及分析,僅作為學習記錄和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