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加密行業「內卷時代」的最終受益者

avatar
ODAILY
03-04

2025 年的加密市場,如同一場無休止的資本博弈。比特幣突破新高後大幅度回落,與此同時,Meme 賽道卻以荒誕與暴富敘事逆勢突圍:從特朗普政治概念 Meme TRUMP 成功出圈,市場在“總統加密門”的政治炒作與 CZ 下場攪局風波中劇烈震盪,以及 Pump.fun 擺脫 Raydium 桎梏,建立自有 Swap 協議,Meme 市場在混亂中不斷重塑生態規則。

然而,當散戶追逐百倍神話時,真正的贏家或早就賣到山頂離場,但是其中最不能忽略的就是“隱藏上帝”——交易所。作為流量與資本的樞紐,平臺通過精準佈局 Meme 資產,既避開了 VC 幣與 Meme 幣的話語矛盾,又滿足散戶交易心態。下面,我們就將在這場“抽象文化”與“資本遊戲”的碰撞中,盤點二級市場中的最終受益者。

Meme 市場盤點:鏈上狂歡與泡沫共舞

2024 年被稱為“Meme 狂歡元年”,總市值突破 1, 200 億美元,Benchmark 指數漲幅高達 279.8% ,遠超比特幣與黃金。在這一年中,Solana 憑藉 meme 的繁榮一度價格高達 290 美元,但是隨著市場疲軟,及受到美國政治因素和過多名人發幣導致的信任危機,meme 流量已從高點回落,市場情緒逐步回穩。

Meme 發動機 Pump.fun 儘管降低門檻可實現人人皆可參與,但是 90% 的項目淪為“一波流”,散戶成為“退出流動性”的犧牲品。伴隨著市場的低迷,Meme 的脆弱性在炒作中暴露無遺。

交易所佈局:掌控流動性、市場定價與前端策略

在 MEME 市場發展白熱化的背景下,Meme 作為新的流量聚焦點,時間、信息差即是決定性因素。早在 2024 年下半年,CEX 為突破增長瓶頸,紛紛將 Meme 幣列為戰略級資產類別,且在 24 年底基本已經形成差異化佈局。

其中 LBank 以 281 個 Meme 幣上線數量(佔比 34% )領跑行業,遠超 Gate(63 個)、Bitget(46 個)等競爭對手,印證了 CEX 對 Meme 賽道的戰略性傾斜。以最近熱門的預售概念 Meme PAIN 為例,根據 coingecko 數據,LBank 的市場佔有率到達 4.78% 。而且上線時間早於 Gate、MEXC、Bitget 等其他交易所,平常上線時間搶佔率高達 70% 以上。

市場早期的定價權主要掌握在極少數交易者手中,而對於交易所而言,率先佈局、搶佔流動性、優化撮合機制是確保競爭優勢的核心。以 LBank 為例,憑藉著智能做市策略與流動性深度,其優質資產 GOAT、SHELL、DUO 等實現了更穩定的交易體驗。尤其是在 Meme 賽道,LBank 通過強大的流動性供應機制,確保市場價格緊貼全球行情,並有效降低極端波動帶來的衝擊,使得交易深度優於同業。這不僅提升了用戶在 Meme 交易中的成交效率,也減少了因流動性不足導致的大額滑點問題,為市場定價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這種「快、準、穩」的打法,既打破了頭部交易所的品牌壟斷,也驗證了二線平臺通過貼近市場情緒、優化用戶體驗實現彎道超車的可能性。當前,交易所競爭已從規模博弈轉向「時效性戰爭」,而 LBank 正以「Meme King」的姿態,重新定義行業規則。

更進一步,LBank 通過構建全週期生態服務,深度參與 Meme 的發行、交易等環節。它不僅與 SLERF 合作補償受損用戶,還推出“紅包功能”增強社區粘性,甚至通過 LBank Labs 發佈行業報告引導市場敘事。這種從發行到投研的全鏈條佈局,使 LBank 成為 Meme 經濟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牢牢佔據了 MEME 食物鏈的頂端。

“內卷”的盤前交易成為新戰場

細數歷史,往常三月份將在各家交易所紛紛內卷時代,面對市場信息落差、VC 幣信任危機以及 Meme 幣的極端波動,CEX 們正通過差異化策略搶佔流量。目前來看,幾大主流交易所的盤前佈局各具特色:

Bybit 是最早佈局盤前交易的交易所之一,但其盤前幣種較少,選擇有限。OKX 則採用了更加專業化的盤前交易模式,提供更豐富的金融工具,套利空間更大,因而更受專業交易者和量化團隊的青睞。Binance 在 2024 年底才正式推出盤前交易,並引入漲停板機制。然而,由於上線時間較晚,幣種選擇極為有限,整體競爭力仍需觀察。

同時我們注意到 Meme 新秀在盤前交易這塊也沒有鬆懈,在這一場盤前交易的“軍備競賽”中,LBank 依靠其三大核心優勢,逐步在市場中佔得一席位:

  • 交割時間領先,搶佔市場先機:LBank 最新的盤前資產 RED 早於 Binance 上線,且交割時間平均領先其他交易所 30 分鐘,使用戶能夠更早鎖定市場價格,規避高波動帶來的風險;

  • 盤前資產收益回報率高,最高可達 70 倍:數據顯示,部分盤前交易的收益回報率最高可達 70 倍,遠超市場平均水平。對於尋求超額回報的交易者來說,LBank 的盤前交易提供了更優質的機會;

  • 行業首創盤前包賠機制:為了降低用戶參與盤前交易的風險,LBank 推出了盤前包賠機制,為新用戶提供了更友好的交易環境,降低了嘗試新產品的心理門檻。

從某些層面來說,盤前更像是一個期貨產品,提供了市場交易前夕的風向標和市場認可度。提供機會的同時也帶來風險,用戶參與前需要進行全面評估,不能盲目。儘管各家在盤前上都有不同的佈局,或涉及衍生品、數據平臺、Meme、VC 包裹的基礎內核,閃爍著無限的可能性,相比之下,LBank 的盤前更適合在市場較為低迷、波動較大的市場中獲得更多新手和偏向於穩定的交易選擇。

總結

文化是脆弱的,但也是頑強的。當市場迴歸理性,唯有兼具速度、深度與生態支持的平臺能持續受益。LBank 通過“三叉戟”(上幣快、Meme 深度第一、盤前包賠),不僅把握了這波浪潮,更重新定義了交易所的價值——不再是冰冷的撮合機器,而是文化符號與資本紅利的雙重樞紐。其交易關鍵詞不僅抓住了 Meme 浪潮,更重新定義了 CEX 的角色——

  • 不再只是撮合交易,而是市場價值的創造者

  • 不再是被動跟隨,而是規則的制定者

正如 LBank 社區天使官兼風控顧問 Eric He 所言:“MEME 是市場所向,我們選擇與用戶站在一起,在泡沫中實現野蠻生長。”同時,盤前交易也成為衡量市場風向標、價值標準的重要參數與心理平衡因素。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
Followin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