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旨在提高JTO代幣經濟學並增加協議收入並獎勵使用者的提議正在Jito社群中討論。
Jito社群提出了JTO的新代幣經濟學,包含多項改進
Jito基金會的核心貢獻者Andrew Thurman剛剛提出了JTO的新代幣經濟學,其中包括回購代幣的想法。
新的Jito DAO社群討論正在進行中🚨
— Jito (@jito_sol) 2025年3月6日
一位Jito社群成員釋出了關於代幣經濟學的研究,呼籲Jito DAO開始討論DAO是否以及如何利用其費用。
🧵👇 pic.twitter.com/3h7nptGeuF
Thurman的12頁提案引發了許多關於擴充套件Jito治理代幣實用性的討論,併為調整代幣經濟以更好地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留下了空間。
然而,這不是一個正式的治理提案,也不代表Jito基金會、JitoDAO或其他相關方的觀點。
Jito是一個liquid staking協議,允許使用者stake SOL並獲得liquid staking代幣JITOSOL,以實現多種用例並最大化收益。特別是,Jito還整合了MEV獎勵,以支援使用者獲得比傳統解決方案更最佳化的收益率。
根據Thurman的說法,隨著Solana的持續增長,Jito協議和DAO將獲得越來越多的費用收入。這些收入目前只是存入了國庫,但我們有更多的方法來獲得收益。
大數字 pic.twitter.com/2HokJggyJI
— Andrew T (@Blockanalia) 2025年3月5日
對於其他協議,交易費收入被再投資到生態系統中,Thurman稱之為"再迴圈",或分發給使用者作為獎勵。因此,他建議Jito可以發展一個包括"再迴圈和獎勵"的策略。
"Jito處於壟斷地位。沒有太多DeFi生態系統能像Jito Network一樣快速創造價值,而且大多數都是當代Solana專案,無法與Jito相提並論。"
Thurman說:
"在應用層/基礎設施層,再迴圈(或再投資於生態系統發展)和獎勵(重新分配或獎勵生態系統參與者)都是相當新的代幣用例,我們還不確定哪種用例最好或最適合該專案。"
談到"再迴圈"價值,基本上有兩個選擇:"回購"或"費用轉換",兩者都旨在以相對直接的方式將價值返還給使用者。
2/4 社群討論探索了兩條路徑:
— Jito (@jito_sol) 2025年3月6日
• 價值獎勵(費用轉換機制、回購)
• 生態系統再迴圈(協議擁有的流動性、獎勵補貼、贈款)
費用轉換是一種簡單的機制,可以為代幣持有者提供價值獎勵。一個正在努力走這條路的專案是Uniswap,它在2024年2月宣佈向用戶分配費用的提議,推動UNI價格上漲近80%。
然而,直到現在,該提議仍然只是紙上談兵,因為需要權衡利弊,比如很可能會被歸類為證券公司,因為它向股東支付"股息"。
儘管如此,在Uniswap的帶領下,許多其他DeFi專案也開始考慮向用戶分配交易費收入,例如Frax Finance。Thurman還舉了GMX和Synthetix等其他例子,但論點是:
"目前很少有專案成功透過向用戶分配費用的模式來分配價值。"
相比之下,"回購"模型有更多成功的例子,如MakerDAO、Raydium、Jupiter和Hyperliquid。
"代幣回購已成為獎勵生態系統參與者的常見方法,類似於傳統金融市場上股票回購的成功。"
選擇"回購"似乎更可行,但Thurman指出,目前還沒有任何成功的代幣經濟設計能夠避免風險。因此,他提出了兩種更新的方法:"回購和代幣交換"以及"實際收益指標"。
根據回購和代幣交換模型,Jito DAO將使用一定比例的費用收入來"交叉代幣",即以合理價格購買其他有前景專案的代幣。
但缺點是會面臨對手方風險,即Jito投資的專案陷入危機、被駭客攻擊、破產或甚至發生Rug Pull,導致代幣價格大幅下跌。
另一方面,"實際收益指標"的想法借鑑自Curve,這是以太坊上的一個老牌DeFi專案。Curve將治理代幣CRV鎖定在一個質押合約中,然後部署到多個流動性池中以獲取額外收益。
根據Thurman的模型,使用者將stake到JitoSOL池或JTO配對池中,並就DAO將如何使用收益進行投票。
"Jito Network從流動性池中尋求收益,不會讓專案陷入DEX業務。相反,它為JTO代幣創造了一個新的用例,激勵JTO和JitoSOL池。許多協議都走上了這條道路,但只有少數人實際獲得了收益。"
此外,該提案還建議提高JTO的restaking收益率:
在此期間,JTO價格在最近24小時內沒有太大波動,僅在2.6美元左右波動。與2023年底創下的6美元歷史高點相比,JTO目前已下跌56%。"許多社群成員在不同論壇上表示,目前JTO的restaking獎勵太低。DAO應該考慮將restaking JTO的收益率從0.15%提高到0.2%或0.25%,或任何其他數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