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 AI發幣熱度再起,這兩天都在炒什麼?

avatar
ODAILY
03-13

原文作者:深潮 TechFlow

大盤寬幅震盪,ETH/BTC 匯率對觸及 20 年末以來的新低,這輪牛市風光無限的 SOL 也暫時熄火。

各鏈主幣表現慘淡,鏈上行情自然也一般。據 Artemis 數據,近一週內各鏈資金淨流量驟減,只有極個別鏈保持正向流入。其中除了以太主網與質押熱度持續的 Berachain,資金流動量最大的就是 Base 鏈。

除了最近 Coinbase 的股票衍生幣 $wbCOIN 在 Base 鏈上推出帶來了一波新的資金入場之外,Base 鏈最近資金增長還有一個熟悉的原因——有新 Meme 可以玩了。

市場情緒不佳,出現熱點實屬不易,下面快速瞭解一下這兩天 Base 上在玩什麼。

注:Meme 代幣價格波動劇烈,存在高度風險,投資者應充分評估風險,謹慎參與。本文僅根據市場熱點進行信息搬運分享,作者及平臺對文章內容的完整性、準確性不做任何擔保,同時本文無任何投資建議。

AI 行情(再次)在 Base 上發生

上週起,馬斯克一直大力宣傳的自家 AI Grok @grok 開始在推特上放飛自我,不間斷地與 at 它賬號的推特用戶互動。

這一“商機”自然被加密玩家們捕捉,於是不斷有人在推特上想方設法引導 Grok 提及屬於自己的 Meme 幣這回事。最一開始,Grok 確實在 Solana 上帶起一波相關熱點 Meme 發生在 Solana 上,相關代幣 $GrokCoin 最高市值接近 3500 萬美元,但這個敘事沒有足夠的後勁支撐,經過今天的 PvP 後幣價逐漸走向歸零。

但被套麻了的加密人必定不會就此放棄,而是選擇持續調戲 Grok,試圖挖出更多機會。

別說,最後還真挖到了,不過這次是在 Base 上。

$DRB(DebtReliefBot)- AI 互助協作發了個幣

3 月 7 日,推特用戶 @coin_domin 讓 Grok 通過 Base 生態的 DeFAI Agent Bankr @bankrbot 在 Base 生態的 AI Agent 發幣平臺 Clanker @clankeronbase 上發行一個代幣,而後 Grok 將這個代幣命名為 DebtReliefBot,Ticker 為 $DRB。

什麼 ABC 的,看上去有點繞?貼心的小編準備了簡易一圖流:

總之,這個由三個 AI 共同協作的 $DRB 就誕生了,並且 AI 協作的敘事仍然挺受歡迎,發行 5 天后,$DRB 的市值最高觸及 4100 萬美元附近,當前市值 2000 萬附近。

$BNKR(BankrCoin)- Bankr 平臺的代幣

這波熱鬧的不僅是 $DRB,參與協作的 Bankr 平臺代幣 $BNKR 也受熱度影響上漲。最高市值觸及 4450 萬美元,當前市值 4150 美元附近。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發幣環節中的重要角色 Bankr @bankrbot 和 Clanker @clankeronbase 的關係。

Bankr 是由 @0x Deployer 開發的 DeFAI 平臺,核心功能包括代幣交換、限價訂單、轉賬以及代幣部署。用戶使用社交平臺賬號(目前支持 X、Farcaster)註冊後,通過在社交平臺使用自然語言就能通過 Bankrbot 完成一系列加密賬戶操作(比如直接 at Bankrbot 讓其使用你的錢包買 200 美元的 $DRB)。

Clanker 則是一個獨立的 AI 驅動工具,由 Farcaster 工程師 Jack Dishman 和 proxystudio.eth 開發,專注於在 Base 區塊鏈上部署 ERC-20 代幣,在 24 年 11 月時在 Base 生態火過一波。但由於 Clanker 的一系列操作基本只能通過在 Farcaster 上與其對話完成,而就算是在加密圈, Farcaster 的用戶範圍也和 X 不在一個量級,所以逐漸淡出鏈上 PvP 視野。 (但其代幣 $CLANKER 的價格表現一直不錯)

Bankr 如何使用 Clanker 部署代幣?

根據 X 上的互動記錄, Bankr 明確表示 Clanker 是一個“第三方 AI 代理”,允許 Bankr 為其用戶部署代幣。例如,X 用戶可以通過 Bankr 的接口請求部署新代幣,而 Bankr 在後臺使用 Clanker 的協議來執行這一操作。不過根據 Bankr 要求,部署過程需要用戶持有 500 萬枚 $BNKR 代幣(約 1600 美元),實際部署依賴 Clanker 的技術棧。

這波由 Grok 和 BANKR 帶來的流量也讓 Clanker 平臺這幾天的代幣部署量飆升:

總得來說,和四個月前那波 Base AI 熱潮也許沒有特別本質上的區別,只是這次加入了最近大火的 Grok 和重新被“價值發現”的 BANKR&CLANKER。

藉著這波 AI Agent 互助發幣帶來的熱度,也有人通過 Bankr 發行自己的代幣。

$PUBLIC - 病毒式傳播,Base 創始人瘋狂轉發

昨天,推特用戶 Yuri Rybak @bigvibessss 也通過 Bankr 發行自己的代幣 $PUBLIC,並且該代幣在 X 上迅速刷屏:許多人發著 $PUBLIC 的 CA,並同樣附上一張只有短句的白底黑字圖片。

Yuri Rybak 是一位從鋼琴演奏者轉型為音樂作人的藝術家,在 2021 年進入加密。曾經參與多個 NFT 項目,並在 Zora 工作過,最近專注於維護個人的博客站 inpublic.fun,不過 inpublic.fun 背後是一個包裝成網站的 Zora 合約,當用戶發表評論時,就會鑄造一個圖片。

據 Yuri 自述:“儘管運營 NFT 博客很有趣,但代幣才是未來這一點已經顯而易見。今天標誌著一個新實驗的開始,我將把我的寫作、評論和見解與 $PUBLIC 代幣關聯起來。”

簡而言之,這人決定發幣了。並且以後這種白底黑字圖片形式的帖子會發布在 X 上而不是原先的博客網站上,這可能也是今天被白底黑字圖片瘋狂刷屏的原因。

一開始,$PUBLIC 的瘋狂傳播有些社區自嗨的感覺。直到 Base 的負責人 Jesse Pollak @jessepollak 和 Clanker 創始人 @_proxystudio 對這個項目多次轉發, $PUBLIC 開始迅速傳播,價格飆升。

有 Base 高層轉發,$PUBLIC 昨日最高市值觸及 460 萬美元左右。只是這種敘事後勁不足,當前市值回落至 90 萬美元附近。

小結

除了文中介紹的 Meme 之外,最近還有許多 KOL 追隨熱度通過 Bankr 發行代幣。很明顯,Bankr → Clanker 的發幣鏈路帶來的財富效應吸引許多人加入體驗。

但熱度與財富效應必定伴隨著風險,雖然熱度上來了,但是不排除有人故意作惡和市場過度買單的情況。當人人都開始發幣,角度不夠硬的代幣必定面臨從 PvP 到歸零的後果。

熱度易逝,且玩且珍惜,手中的 ETH 雖然便宜了,但是也不要亂搞!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