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flowie,ChainCatcher
Web3 大廠終於開始正式「祛腐」了。
今晨,幣安通報員工利用舊職務進行內幕交易並獲利,目前涉事者已停職,甚至或將面臨法律追責。幣安被爆料內部腐敗並不新鮮,但這應該是幣安首次公開內部交易細節「祛腐」。
而幣安帶頭處罰員工內幕交易問題後,火幣等交易所也表示將效仿。但相比於 Web2 巨頭常態化「祛腐」,Web3 大廠的「祛腐」之路才剛剛開始。
公開內幕交易細節,幣圈「祛腐」正式啟動?
從幣安公告來看,這次祛腐來自兩天前的舉報。
此次涉事員工是在最近火熱的 Binance Wallet 團隊,該員工曾在 BNB Chain 擔任業務開發職位,利用其以前職位獲得的信息,提前購買了某項目的代幣,隨後在項目公告發布後快速出售,獲利頗豐。
對此,幣安的處理結果是將該員工停職,甚至會對其法律追責。而此次舉報的四位「吹哨人」也被獎勵 10 萬美元。幣安也為社區提供了官方舉報渠道。
但幣安此次員工內幕交易或早在官方收到舉報前,已被多個推特用戶公開揭露。
@pycharts、@BroLeonAus 都分享了鏈上證據,直指幣安錢包 BD 及增長員工 Freddie Ng 參與了 $UUU 的老鼠倉行為。
@BroLeonAus 還梳理了具體的作案行為,他表示 Freddie Ng 應該是提前知道了 $UUU 要拉盤,用自己小號地址花 10 個 BNB 在低位開盤後購買了價值 31.2 W 刀的 $UUU ,然後全部轉入洗貨錢包,並通過 Bitget 錢包高位賣出,第一筆獲利 181.4 個 $BNB,價值 11 萬刀。
此外,Freddie Ng 還將剩餘 的 $UUU 分發到 8 個不同地址,每個地址幾萬刀不等。而被社區用戶發現,是因為該員工買老鼠倉的錢包是使用 121 天前實名的錢包 freddieng.bn。
幣安等交易所員工被爆料用職務之便內幕交易,並不新鮮。每一次社區公眾的監督和檢舉,也倒逼幣安開始加強祛腐的力度。
去年 2 月,RON 上市幣安後大跌也導致大家質疑老鼠倉,後幣安雖然回應稱是烏龍,但也藉此正式公開聲明會重視貪腐問題。
幣安提到的具體祛腐措施也主要有三點:加強上幣組管理與防火隔離;對於項目上幣信息洩漏也會取消上幣;懸賞舉報人激勵公眾監督。
而今年年初,Medium 上又有一位名為 Qwertyuiopasdfghj 的作者就發佈了一條公開舉報信,直指 Binance Labs (現已更名為 YZi Labs)涉嫌重大「內部貪腐」,舉報信中提到 Binance Labs 多個高層和被投項目方勾結進行利益輸送。
幣安雖然併為就此舉報事件進行公開調查和公示結果,但隨後在 Binance Labs 更名為 Yzi labs 後提到,
Labs 的員工信息都是公開的,歡迎拿證據來舉證,且可以直接向趙長鵬、何一舉報。
何一也在年初的 Space 提到,幣安過去兩年進行過超 120 例內審,解聘違規員工超 60 人,追回超過 3000 萬美元的違規所得。
但幣安過往都未公開貪腐細節,近日針對 Binance Wallet 團隊員工內幕交易細節,或是幣安祛腐的一個信號。在財富效應失效和合規壓力下,公開祛腐可能也是幣安等頭部交易所獲取社區信任最好的方式之一。
Web2 巨頭「祛腐」十多年,有哪些可以借鑑?
貪腐一直是難根除的大公司病。但相比於 Web3 大公司,傳統 Web2 巨頭們開啟祛腐行動十多年後,基本都已經常態化。
自阿里巴巴 2012 年設立了集團「廉政合規部」,開始推進內部祛腐工作,此後,其他互聯網巨頭也陸續跟進開始了正式祛腐工作。互聯網巨頭們有一些常見的祛腐手段:
監督上,比如成立專門的祛腐調查部門,建立內部舉報機制,並且大多數會定期公佈反舞弊通報。
京東設立了每年 1000 萬元的祛腐獎勵專項基金,對舉報個人、單位違規行為進行獎勵。近期字節跳動公示了 2024 年公司舞弊結果報告,細緻的呈現了辭退和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的違規員工數;違規行為類型和涉及的重點領域分析,比如腐敗集中在採購環節腐敗、技術權力變現和職務侵佔、信息黑市交易。
互聯網公司也會推出聯合行動與黑名單制度。比如騰訊、百度、美團、京東等已聯合發起的陽光誠信聯盟,有近 800 家企業參與,上傳、共享失信員工名單。
此外互聯網公司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內部運營進行實時監控和分析,及時發現和處置舞弊行為。比如字節跳動建立專用數據庫,監察人員可以從中檢索數據,系統還會自動識別風險並推送給業務負責人。
除了監督外,互聯網公司還會進行內部培訓,提告員工的合規意識。
而相比於 Web2 領域,以幣安等為首的 Web3 交易所涉及金融交易,讓內部員工更容易有動機和有手段進行貪腐,Web3 大廠們的確需要帶頭將「祛腐」常態化和系統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