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供應衝擊》簡報的片段。如需閱讀完整版,請訂閱。
最後一封已知的中本聰電子郵件於 2011 年 4 月發送給了 Mike Hearn,他是比特幣最早的貢獻者之一,也是前谷歌工程師。
到那時,比特幣已經運行了840天,也就是不到兩年半。中本聰此前曾表示,他們自2007年以來就一直在致力於比特幣的設計——因此,他們參與比特幣開發的時間最多也就四年左右。
赫恩現已退出比特幣領域,即使在 2010 年 12 月他們在 BitcoinTalk 上發表最後一篇文章之後,他仍與中本聰保持著電子郵件聯繫。

“中本聰並沒有因為加文的中情局之行而離開社區。早在2010年底,他就停止了公開發帖,但之後的幾個月裡,他仍然願意繼續和我郵件往來,”赫恩2017年在Reddit上寫道。“我意識到這種情況可能不會持續太久,所以我一直向他提出各種技術問題。”
比特幣的創始人最近鼓勵其他社區成員接管比特幣,這促使加文·安德烈森 (Gavin Andresen) 出任首席維護者。安德烈森與赫恩一起組織了比特幣核心 (Bitcoin Core) 的分叉,創建了 BitcoinXT,其特點是增加了區塊大小限制,並且每兩年都會增加一次。
正如主流媒體所描繪的那樣,這是比特幣的第一次大內戰。赫恩在2016年1月之前就賣掉了所有比特幣,當時比特幣的價值還不到500美元。最終,他轉而擔任R3的首席平臺工程師,構建企業分佈式賬本Corda,並於2021年離職。
“加密貨幣能行得通嗎?當然,我相信。它確實需要不同貨幣之間廣泛的競爭,而我們現在就有了,”赫恩在2020年末寫道。“不幸的是,就貨幣而言,競爭不利於獲得臨界規模,而且沒有一種貨幣能像比特幣那樣獲得同等程度的認知度。”
“多年來,我確實堅持不懈地為此努力,但從根本上說,我對如何建立一個人們和平共處的全球共識網絡的答案,就像比特幣基金會或 Corda 網絡一樣,而這太過正式,永遠不會被加密貨幣社區所接受。”

當然,我們都對中本聰離職的原因進行了充分的思考。維基解密“捅了馬蜂窩”可能是其中之一。安德烈森訪問中情局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在安德烈森透露他接受了中情局的邀請後不久,中本聰就給赫恩發了最後一封電子郵件。
或許,中本聰真的還有其他事情要做。11個月前,他曾用過類似的話,在郵件中告訴馬蒂·馬爾米(Martti Malmi),他“過去一個半月一直在忙其他事情”,以此來解釋自己缺席的原因。
也許,中本聰知道密碼朋克們(他們充滿活力的無政府主義)和那些西裝革履的人(他們有規則、有商業等級制度)之間會產生緊張關係,所以他只是覺得歸還錄像帶更容易些。誰又能責怪他們呢?
比特幣歷史學家裡佐的觀點
歷史總是在重演,總是押韻。正如大衛所言,中本聰留下的社區緊張局勢或許依然存在,但另一方面,比特幣的內在需求也依然存在,他設想的“正反饋循環”將在地緣政治層面發揮作用。
昨天, 有消息稱軟銀、Cantor Fitzgerald 和Tether正準備將價值 30 億美元的比特幣注入一家運行 Strategy playbook 的新公司,以積累資金囤積BTC,這一消息在整個行業引起了震動。
單是這些數字就令人震驚。我們還能制定新的策略嗎?又有一家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與ETF競爭,爭奪50萬甚至更多的比特幣?
當然,參與其中的玩家足以讓這個建議聽起來合理。剩下的唯一問題是,他們能買多少比特幣?無論如何,這再次證明了中本聰的財富——以及他的遠見卓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會顯得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在您的收件箱中獲取新聞。瀏覽Blockworks新聞簡報:
- Blockworks Daily :解讀加密貨幣和市場。
- Empire :加密新聞和分析開啟您的一天。
- 前瞻性指引:加密、宏觀和政策的交集。
- 0xResearch : Alpha直接發送到您的收件箱。
- 光速:所有Solana事物。
- The Drop :應用程序、遊戲、模因等。
- 供應衝擊:比特幣、比特幣、比特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