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 10.7 萬美元 “驚魂一跳”:是陷阱還是新起點?

avatar
Bitpush
05-21

原標題:比特幣 10.7 萬美元 “驚魂一跳”:是陷阱還是新起點?


2025 年 5 月的比特幣市場,用 “驚心動魄” 來形容再合適不過。


當價格突破 10.7 萬美元后又迅速回落,


多空雙方在這場博弈中,


經歷了一場 “冰火兩重天” 的洗禮。


Image

有人說這是 “假突破” 的陷阱,

也有人認為這是衝擊歷史新高前的 “蓄力”。


Image


當下,美元走勢與政策博弈成為左右幣價的關鍵變量


而比特幣與美股相關性減弱的現象,更凸顯加密資產獨立性提升


Image


面對這場驚心動魄的 “過山車” 行情,


投資者該如何把握趨勢?

又需警惕哪些風險?

01 心跳時刻:多空博弈的殘酷絞殺

2025年5月18日,比特幣以戲劇性的波動拉開新一週序幕。


價格在突破 10.3 萬美元的震盪區間後,


短短時間內飆升至 10.7 萬美元。


創下數月新高,卻在 4 小時內暴跌 4%,回落至 10.2 萬美元附近。



Image



這一劇烈波動如同一場精心設計的 “獵殺”。


據 CoinGlass 數據,24 小時內全網爆倉金額達 6.73 億美元,其中 62% 為空單


空頭被清算的同時,追漲的多頭也陷入被動


Image



從技術面看,此次波動驗證了關鍵技術形態(“收斂三角形”和“鑽石形態突破”)的信號。


分析師 Mikybull Crypto 指出:


比特幣日線級別站穩 10.5 萬美元的 “杯柄形態” 支撐位,若突破 10.9 萬美元前高,下一目標可能指向 11.5 萬至 12 萬美元區間。



Image



但短期風險不容忽視。


RSI 指標接近 72 的超買區間,且 10.2 萬美元附近存在機構大額賣單,市場可能進入技術性回調階段


不過鏈上數據顯示,長期持有者在 10.2 萬至 9.9 萬美元區間增持 2.8 萬枚 BTC。


機構資金正逢低佈局

為市場提供了一定支撐

02 歷史性周收盤: 市場結構悄然改變



Image



儘管經歷了劇烈波動,比特幣仍以 10.65 萬美元創下有史以來最高周收盤價


較 2024 年 12 月的前高提升 2.1%。



Image



這背後,是市場結構的根本性轉變


·強機構主導性顯著增強:


貝萊德現貨 ETF 單日淨流入 9.7 億美元.


薩爾瓦多 "每日 1 枚 BTC" 戰略儲備模式引發效仿,推動比特幣從 "散戶投機標的" 轉向 "國家資產配置選項"。


Image

·衍生品市場理性化:


全網比特幣期貨未平倉合約價值 698 億美元,較前日僅增長 5.7%,遠低於 2024 年牛市峰值,顯示槓桿資金參與度趨於理性。

Image

·技術形態的週期驗證:


比特幣連續兩週收於關鍵斐波那契擴展(10.4 萬美元)上方,且 4 月成功回測 50 周 EMA 均線(9.8 萬美元)。


歷史數據顯示,此類信號在 2019 年、2023 年牛市中均預示著突破性行情,概率超過 75%。


Image



瑞士私人銀行 Swissblock Technologies 認為:


10.4 萬至 10.6 萬美元區間已成為多空分水嶺,守住該區域將為衝擊 11.6 萬美元奠定基礎,反之可能回踩 9.5 萬美元支撐。

宏觀變量交織:

03 美元與政策的雙重影響


比特幣的突破與全球貨幣體系重構深度聯動。


美元指數年內跌幅達 9% ,創2022年4月以來新低


但與傳統邏輯不同,比特幣與美元的負相關性正在減弱


Image


分析師 Lyn Alden 指出:


美元疲軟是美國修復金融體系的 “必要代價”,而比特幣正從 “避險替代品” 升級為 “中性儲備資產”。



Image


關鍵宏觀催化劑:


·美聯儲政策轉向預期


儘管 6 月降息概率僅 12%,但核心 CPI 年率降至 2.8%,若 9 月啟動降息週期,比特幣或因實際利率下行衝擊 12 萬美元。


·地緣貿易風險溢價


中美 90 天關稅暫停協議推動跨境支付需求激增,USDT 鏈上轉賬量周增 45%。


與此同時,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等地將比特幣納入財政儲備,德州相關法案進入立法程序,地方性政策突破正在構建 "數字黃金" 的合法性框架

Image


·流動性陷阱預警


CoinMetrics 數據顯示,比特幣訂單簿買賣盤厚度比惡化至 1:4.3,6.2 萬 – 6.5 萬美元區間掛單量僅為 2023 年牛市的 1/5


這種 "高波動、低流動性" 特徵可能放大閃崩風險,需警惕美聯儲縮表引發的系統性流動性抽離


04 市場分化:加密資產的獨立性革命


當前市場呈現複雜的分化特徵,凸顯比特幣的 "去美股化" 進程:


·短期相關性逆轉


標普 500 指數因穆迪下調美債評級下跌 1%,比特幣卻逆勢上漲 2.3%,30 天滾動相關性降至 – 0.2。


這是自 2020 年 "黑色星期四" 以來首次出現負相關,標誌著加密資產定價邏輯的獨立性提升



Image



·長期配置邏輯趨同


RedStone Oracles 研究發現,比特幣與標普 500 指數的 1 年期相關性仍達 0.65,因橋水、Two Sigma 等機構將 BTC 納入 "風險平價組合"。


這種 "戰術性背離、戰略性協同" 的特徵,反映出傳統資管對加密資產的接納度深化



Image



·生態內部的冰火兩重天


以太坊鏈上清算規模達 4.38 億美元,DeFi 協議 TVL 周降 12%,而 Solana 生態 Meme 幣平臺 Pump.fun 單月收入破億美元。


新舊公鏈的分化折射出市場從 "技術敘事" 轉向 "流量驅動",比特幣作為 "共識基底" 的價值進一步凸顯。


Image



比特幣獨立於美股波動的能力,是其成為 “終極價值存儲” 的關鍵信號。


但需警惕衍生品市場(如 CME 比特幣期貨)的聯動性風險


05 交易量迷局:牛市延續還是局部見頂?



Image


CryptoQuant 鏈上數據揭示了關鍵預警


幣安現貨淨交易量增量在突破 10 萬美元后急速攀升。歷史經驗表明,此類信號常伴隨 “局部市場頂部”。

Image



多空博弈焦點:


·看漲支撐


比特幣 ETF 連續 5 周淨流入,MicroStrategy 等機構持倉成本鎖定在 9.2 萬美元,形成 "鑽石底" 支撐。


同時,持有超 5 年的 BTC 佔比升至 28%,"鑽石手" 群體擴大增強市場韌性

Image



·看空警示


礦工減半後運營成本升至 4 萬美元,近 30 日淨拋售 8000 枚 BTC。


若價格跌破 10 萬美元心理關口,可能觸發 "成本線拋壓"。


當價格低於 50% 礦工成本(約 6 萬美元)時,歷史平均拋售量將增加 3 倍



Image



·技術指標的週期警示


比特幣MVRV(市值/已實現市值) 比率升至 3.2,接近 2021 年牛市峰值(3.6),短期投機泡沫預警生效


但與 2021 年不同的是,當前交易所儲備量僅為流通量的 12%,較 2021 年的 22% 大幅下降,意味著拋壓分散化程度更高

06 機構化與國家戰略:

Image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轉向正在重塑市場底層邏輯:


·地緣金融工具化


俄羅斯央行將比特幣列為 "最佳抗通脹資產",土耳其、尼日利亞等國加速採用 USDT 跨境支付。


這種 "去美元化" 需求使比特幣成為新興市場的 "金融防火牆"。


但其與美元體系的深度綁定也帶來風險 —— 泰達儲備中 41% 的 USDT 長期鎖倉,與 86% 的短期美債形成期限錯配,類似 2008 年 CDO 結構性風險



Image



·算力權力的地緣競爭


全網算力突破 600EH/s,其中北美礦企佔比升至 38%,中國礦企通過 "出海合規化" 保留 27% 份額。


算力分佈的重構不僅影響區塊生產,更形成 "數字領土" 的隱形爭奪


薩爾瓦多等國正計劃建立 "比特幣算力主權",將挖礦納入國家能源戰略



Image



·國家儲備機制創新


美國設立 20 萬枚 BTC 戰略儲備基金,與黃金儲備形成平行資產池


這種 "數字美元化" 策略旨在將比特幣納入美元信用體系。


同時對沖美債危機 —— 泰達公司持有 1200 億美元美債,通過 "USDT – 美債" 信用鏈,將加密市場轉化為美債流動性緩衝池


07 技術面與鏈上數據的雙重印證


深入分析比特幣的微觀市場行為:


·UTXO 年齡結構


持有超 5 年的 BTC 佔比達 28%,較 2024 年提升 9 個百分點,表明長期持有者信心穩固


而 1-3 個月新幣佔比降至 11%,市場籌碼從投機層向配置層轉移。



Image



·交易所流量趨勢


幣安近 30 日淨流出 312 萬枚 BTC,創 2021 年以來新高,機構通過 OTC 渠道完成 76% 的大宗交易。


這種 "交易所脫媒化" 趨勢降低市場波動,同時催生灰度等場外交易平臺的崛起



Image



·礦工行為指標


儘管算力創新高,但礦工錢包餘額降至 180 萬枚 BTC,為 2020 年以來最低


礦工拋售壓力集中在 4 萬 – 6 萬美元成本區間,當前價格對產業資本形成 "甜蜜點"—— 既高於多數礦工成本,又未觸發大規模獲利了結


08 結語:在波動中尋找確定性


比特幣的 10.7 萬美元博弈,

本質是機構化進程

與傳統市場規律的碰撞


短期來看,市場面臨技術回調與流動性風險,但薩爾瓦多國家儲備、ETF 制度化資金流入等結構性變量,正在重塑其 “數字黃金” 的底層邏輯


對於投資者而言,需在狂熱中保持理性:


做好倉位管理,保留底倉的同時設置合理止損;運用對沖策略平衡波動;緊盯宏觀經濟數據,把握市場趨勢。


加密貨幣市場的魅力就在於其不確定性,每一次劇烈波動都可能是風險,也可能是機遇。


歷史不會簡單重複

但資本的博弈永恆存在


當市場的喧囂退去,真正經得起考驗的,是那些兼具技術支撐與價值共識的資產。


比特幣能否突破歷史新高,開啟新的週期?


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