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議院議員今天公佈了一項新的加密市場結構法案,將結束證券交易委員會對該行業的監管,並首次為美國大多數數字資產建立正式的合法途徑。
這項名為數字資產市場澄清(CLARITY)法案的立法,與本月早些時候流傳的草案非常相似。它將回溯並修改美國的基礎證券法,明確將大多數加密資產排除在證券定義之外,從而結束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嚴格監管。
根據該法案,大多數數字資產將由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監管,後者對金融產品的監管通常採取更加放手的方式。
CLARITY法案確保數字資產的金融創新和發展在美國進行,"眾議院金融服務小組委員會主席布萊恩·斯泰爾(Bryan Steil)議員(共和黨-威斯康星州)在宣告中說。"我們的法案確保美國的主導地位,使數字資產民主化,釋放創新,並保護消費者免受欺詐。"
這項由共和黨主導的法案獲得了兩黨支援,目前有三名民主黨人作為共同發起人:眾議院農業委員會資深成員安吉·克雷格(Angie Craig)(民主黨-明尼蘇達州)、裡奇·託雷斯(Ritchie Torres)議員(民主黨-紐約州)和唐·戴維斯(Don Davis)議員(民主黨-北卡羅來納州)。
根據最新語言,任何"與區塊鏈系統本質相連"的數字資產,只要用於例如"在區塊鏈系統參與者之間轉移價值",就應被視為數字商品。這一定義涵蓋了絕大多數流行的加密貨幣,包括以太坊、Solana、Cardano、XRP和Dogecoin。法案中的語言寬泛到幾乎可以覆蓋所有加密資產,包括所謂的治理代幣,如由唐納德·特朗普及其商業夥伴支援的World Liberty Financial的WLFI。
法案規定,任何符合證券或證券衍生品定義的數字資產不應被視為數字商品。然而,它並未澄清監管機構或法院應如何確定一項原本符合"數字商品"定義的資產何時應改為歸類為證券。
通常,美國的證券法不包含根據技術構成豁免某些資產的語言。專家警告,向這部自大蕭條以來一直管理美國金融市場的長期立法中新增此類語言,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有可能蔓延到華爾街的傳統金融市場。
雖然大多數加密代幣似乎符合CLARITY法案對數字商品的定義,但該法案還為選擇合規的加密資產發行者引入了更嚴格的"成熟區塊鏈系統"分類。需要明確的是,對於已在本法案中定義為"數字商品"的資產,沒有要求也必須達到"成熟區塊鏈系統"的標準,而額外的審查僅提供微小的好處。
要符合成熟區塊鏈系統的定義,發行資產的網路必須是開源的、自動化的,且不能被單一個人或實體控制(除非是出於維護或緩解網路安全風險)。此外,沒有單一個人或實體被允許"實益擁有"超過資產的20%。
然而,是否有激勵措施鼓勵數字資產發行者註冊為成熟區塊鏈系統尚不清楚。一旦數字資產發行者完成艱鉅的、歷時數年的獲得成熟區塊鏈系統認證的過程,某些對資產的限制將會放寬,例如代幣創始人和機構持有者可以自由出售資產。
但這個過程可能不值得——考慮到大多數不符合成熟區塊鏈系統定義的數字資產發行者仍然可以發行其代幣並在二級市場上自由交易。
"這確實是我對法案整體論點的擔憂之一,"一位閱讀了法案最新草案的加密政策領導人告訴Decrypt。"成熟性並沒有給你帶來太多。"
CLARITY法案接下來將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進行全面審查。目前聽證會定於6月10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