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 Web3,小心成為穩定幣概念盤的新韭菜!
作者:鄧小宇律師,曼昆區塊鏈法律服務
封面:Photo by Tingey Injury Law Firm on Unsplash
近期,美國《GENIUS 法案》通過
香港《穩定幣條例草案》三讀通過
隨即而來的,是各大機構對未來穩定幣發行對 Web3 世界影響的解讀,該議題刷屏數量之巨。
一時間,今年火熱的 RWA 概念都被壓下去一頭。
但不少朋友向曼昆律師反映,部分媒體、社交平臺、社群確實又出現以 “金融創新” 為噱頭,攬財為目的,交易炒作升值為利誘,利用 “穩定幣”、“RWA 幣”、“JD 幣” 等概念及其他變種為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行為及傳播活動。主要形式包括但不限於進行培訓、項目推介、融資交易等不同形式的線上、線下活動。
作為以 “確保 Web3.0 在中國合法發生” 為使命的曼昆律所,有必要在此時站出來為國內 Web3 從業者、新人進行相關提示!
養號不易,kol 從業者,注意平臺監管新動態
首先,曼昆律師在一些 Web3 交流社群中發現,不少 kol 反映在,他們在大陸短視頻平臺的相關主題似乎開始被減少推流。

特別是將虛擬貨幣、穩定幣主題與傳統金融活動比對的視頻,甚至會遭到整改通知:

目前,官方或只是通過視頻平臺減少推送,以降低討論熱度,如果相關概念炒作愈演愈烈,不排除官方會進行發佈風險提示的老路,提醒各相關機構、個人,共同抵制和防範以 “區塊鏈”、“穩定幣” 及其他變種為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行為及傳播活動。相信這是國內 Web3 從業者不想看到的畫面……

曼昆律師提示,其實長期以來官方看好區塊鏈技術、應用,但是嚴格防範、打擊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藉機炒作區塊鏈概念,嚴重擾亂正常的金融經濟秩序的活動。在國內為 Web3 宣傳,非常不建議為具體項目方站臺,特別是在穩定幣概念被爆炒的當下,如果社群運營者,kol“帶貨”,一旦項目方出事,自身可能淪為幫助犯罪人員。
入局 Web3,小心成為穩定幣概念盤的新韭菜
曼昆刑事律師——鄧小宇律師觀察到,國內涉虛擬貨幣相關犯罪中,利用穩定幣(USDT)的犯罪已經佔絕大多數。
根據 “鏈分析”《2025 年加密貨幣犯罪報告》顯示,去年穩定幣佔與犯罪活動相關的所有加密貨幣交易的 63%,也印證了曼昆刑事戰線律師的觀察感受。

可以預見,香港穩定幣、京東穩定幣等概念將會成為不法分子,面向不具備 Web3 知識的居民實施犯罪活動的炒作熱點之一。
在此,對所有因為穩定幣法案通過,開始考慮進入 Web3 圈子的朋友提個醒:早在去年,香港金管局就明確,穩定幣發行人、沙盒參與者不會募資。

換大陸公安的宣傳語調————所有涉及穩定幣投資的項目,都是詐騙。這句話雖然極端,但是希望 Web3 新人能記在心裡,幣圈的事,多看多學少下手。
曼昆律師教你識別穩定幣資金盤的四大特性
1. 非法性:
資金盤往往未經金融監管部門依法批准,它們通過各種手段繞過監管進行活動,吸引投資者。比如上文提到香港金管局明確穩定幣發行人不會公開募資,那麼再看到以 “香港穩定幣” 等概念為幌子的項目,不妨致電一下香港金管局,是否政策發生變化,運行穩定幣發行人籌集公共資金、抑或是提供投資產品了?
2. 公開性:
資金盤通常會通過媒體、推介會、微信群、視頻號等方式向社會公開宣傳廣泛傳播其所謂的 “投資機會”。僅僅需要記住一句話 “公開不等於合法”,千萬別認為,“這個項目都敢公開宣傳了,一定是真實的”。公開只是資金盤獲客的必經之路而已。
3. 利誘性:
資金盤以高收益為誘餌,承諾高額回報,如 “半年翻倍”“長期來看這有千倍幣的潛力” 等。這些收益往往遠高於正常投資渠道的回報率,利用投資者的貪婪心理吸引其參與。常見的資金盤話術就是:“這個穩定幣馬上就要在香港上了,你提前認購,到時候上了一定又是幾千倍、幾萬倍的收益。” 朋友你換位思考一下,這東西都叫穩定幣了,你怎麼還能相信他的收益能翻成千上萬倍?
4. 社會性:
穩定資金盤面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即向公眾開放。它們不會對投資者的資質進行嚴格審查,任何人都可以參與。一般來講,所有受監管的合規項目,一般都會對投資者進行風險提示(如證券開戶)和投資能力審查(如國內證劵賬戶買港股、美股),而藉助穩定幣概念的資金盤不會設置所謂的門檻。
散戶入局 Web3,可以從以上四個維度簡要地評估項目是否屬於資金盤。
而一旦哪個項目方的活動滿足以上條件,那麼在大陸妥妥屬於非法集資活動,大概率要面臨刑事追訴。
免責聲明:作為區塊鏈信息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及嘉賓個人觀點,與 Web3Caff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僅供參考,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要約,並請您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法規。
歡迎加入 Web3Caff 官方社群:X(Twitter)賬號丨Web3Caff Research X(Twitter)賬號丨微信讀者群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