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sik Shim 遇見區塊鏈英雄] Waybridge 執行長 Jongwook Oh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區塊鏈英雄》是區塊鏈媒體Bion Media執行長沈俊植與數位資產市場領導者進行深度訪談的系列節目。節目生動地展現了他們的生活、人生哲學和未來願景,並探討了釜山如何發展成為亞洲數位資產中心。

來源:Bion Media

序章:釜山少年站上全球數位資產舞台

釜山南川洞海水浴場。一名國中男生正在游泳池裡接受嚴酷的訓練。 “我的右屁股總是紅紅的,左屁股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這都是因為初中游泳時教練們嚴厲的懲罰。”

這位少年長大後成為了一家前景光明的數位資產平台的CEO。本訪談講述了Waybridge CEO Jongwook Oh的成功與失敗,以及最終到來的真正機會。

第一章:創業的嘗試與經驗教訓

最年輕基金經理人的潛力之選

“稱自己是最年輕的經理,似乎有點誇張。”

與他謙遜的出身相反,吳鐘旭執行長的履歷令人印象深刻。他畢業於首爾科學高中和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工業工程系,並在未來資產全球投資和三星資產運用公司擔任研究分析師長達十年。憑藉工程和金融工程的背景,他很早就晉升到了基金經理人的職位。

但2008年的金融危機改變了一切。 「金融公司的服務和資金大幅減少。當時IT正在改變金融,而且比特幣不是2008年就出來了嗎?”

隨著傳統金融業的萎縮,吳社長察覺到了變革之風。當被問到為何辭去大公司的穩定工作時,他的回答出奇地坦誠。 “與其說是確定,不如說是想做點改變。我2014年創立這家公司,就是為了改變IT主導的金融生態系統。”

初次創業:失敗的苦澀滋味

但現實並不順利,第一次創業以慘敗收場。

“當我還很年輕的時候,有些事情我做得很快,不懂太多,也不了解這個組織。我想那是最艱難的時期。”

最痛苦的時刻是重組公司的過程。 “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家大家聚在一起做生意的公司,而每個人的需求又各不相同……最艱難的經歷是我不得不和我的聯合創始人,也就是CEO分手。”

失敗固然痛苦,但也留下了寶貴的教訓。 “我曾經一度重視人才,也意識到組織的重要性以及其他方面,但最終,一切都是由人來完成的,儘管這是一家新創公司。”

一本改變我命運的書

有一本書幫助我克服了低迷:本·霍洛維茨的《艱難之事》。

「這本書在我做生意的時候給了我個人很大的幫助。它非常直接。無論如何,很多人內心脆弱,善良,但由於利益的不同而變得軟弱,但我認為這本書能夠鼓勵人們在做生意時養成這種心態。”

這本書讓他的生意心態更加堅定。 “第一次創業的時候,收尾有點難,但當時學到的東西,讓我第二次創業的時候更加踏實。”

第二章 釜山少年的DNA-苦難鑄就的力量

從中學開始的嚴苛訓練

吳議員的力量究竟從何而來?答案就在他在釜山的童年經歷。

「我住在釜山。我住在南川區,在南川老公寓和廣安里公寓前游泳。我還作為釜山代表在社稷參加了體育比賽,還參加了全國體育大會。”

但這個過程很殘酷。 「當時最難受的是,我經常被打。我經常被打。我從中學開始運動,我的右屁股總是紅紅的,左屁股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都是因為教練打我太多了。”

最終,我實在受不了了,就去了首爾。 「我實在受不了了,就跟著姐姐去了首爾,那時候她快要上高中了。」

痛苦鑄造的不屈精神

然而,這段艱苦的經歷反而成了他最大的財富。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對我來說真正有用的一點是,幾乎沒有什麼困難的事情。從那以後,就沒人打我了,有些事情我只要坐下來就行了,我覺得這真的提升了我的水平。”

他謙虛地說,自己能考上首爾科學高中“很幸運”,但是為了積累經驗才去的。 「雖然我看著釜山的朋友們以前都是運動健將,但現在他們都做得很好。我覺得他們身上就蘊含著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

這段經歷讓他萌生了座右銘。 “我從小就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世界屬於挑戰自我的人’。游泳和運動的經歷讓我享受了挑戰。”

第三章:從機構投資人的角度看 Web3 世界

量化專業知識的新用途

Oh代表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在機構金融方面的經驗。然而,這種背景在數位資產產業是一把雙面刃。

“從 Web3 起步的朋友更擅長創造創新服務。自 2010 年代初以來,有很多朋友一直在創建前所未有的金融生態系統,例如 DeFi。”

但其局限性顯而易見。 “完全不考慮機構融資、監管或投資者保護的創新往往不被視為機構體系的創新。不遵循規則的創新過於激進,難以被人們接受。”

這就是 Waybridge 的做法與眾不同的原因。 “那些擁有機構金融經驗的人正在改變的 Web3 服務和加密服務有些不同。這並不是什麼太過創新的事情,但它只是比現有機構體系的做法高出一兩步而已。”

比特幣ETF:創新與安全的微妙平衡

吳議員以比特幣現貨ETF為例,解釋了他的理念。 「比特幣現貨ETF實際上是一種可以創建的產品,但根據解釋的不同,它們會略有變化,例如是否可以將其納入基礎資產,以及是否屬於《信託業法》規定的可信託產品。我認為公眾和金融當局希望看到更多創新。”

這種方法正是他成功的秘訣。 “我認為我在資產管理公司工作的經歷,對我在數位資產市場上做出的細微改變,以及將ETF打造為投資者可以更輕鬆投資的安全產品,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第四章:全球舞台上的新機遇

韓國市場的結構性限制

Waybridge 從一開始就瞄準全球市場的原因在於韓國市場的結構性限制。 Oh 執行長解釋了股票市場和數位資產市場的根本區別。

“就國內股票而言,所有韓國股票都在韓國證券交易所交易。只有一個分銷渠道。”

這是傳統的中心化市場結構。一個產品在一個交易所交易,要存取該產品,必須透過該交易所。所有證券公司別無選擇,只能依賴一個叫做KRX的管道。

“但就比特幣和以太坊而言,每種產品,比特幣和以太坊,都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國家和交易所以各種方式進行交易。”

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範式。同樣的比特幣,在美國的Coinbase、韓國的Upbit和歐洲的Kraken上交易。這是一個跨越實體邊界、每天24小時交易的全球市場。

市場參與者結構差異

更大的差異在於市場參與者的結構。 “在韓國市場上,有Upbit、Bithumb和託管錢包服務,但實際上,人們只是想像這些服務,所以他們對數位資產生態系統的了解還比較有限。”

韓國的交易所生態系統以個人投資者為中心。在 Upbit 和 Bithumb 上買賣的只有個人。

探索機構投資者市場

放眼海外市場,景象截然不同。 「在海外虛擬資產市場和數位資產市場,有許多專門針對機構的服務。即使在Coinbase交易所,機構交易也占到80%,而個人交易佔比不到20%。正因如此,市場本身就存在根本性差異。”

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在韓國,數位資產被認為是“個人投機手段”,但在海外,它們已經成為機構投資者的主要資產類別。

“金融公司最終分為資產管理、證券、保險和銀行,但數位資產市場根本沒有劃分這些行業,也沒有任何監管,因此實際上更難進入,從個人角度來看,似乎只有交易所買賣等略帶投機性的UI/UX更受重視。”

第五章:Dolfin-機構投資者的新海洋

企業面臨的真正困難

吳議員發現的機會就在這裡。個人和公司是根本不同的實體。

個人可以在交易所買賣,自行承擔風險,但公司有法人實體、負責的組織和高階主管。如果這些人都不了解加密貨幣,他們就無法做出買賣或投資比特幣的決定。

如果你是個人投資者,晚上打開Upbit就能買幣,心想:“哦,聽說比特幣漲了”,僅此而已。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向董事會建議:“我們把公司10%的現金兌換成比特幣吧?”董事會成員會問:“比特幣是什麼?它的波動性有多大?稅收待遇如何?它存儲在哪裡?”

為了解決這些現實問題,Waybridge 創建了「Dolfin」平台。 「對於這類機構來說,可以使用和投資的資金會被轉換成加密貨幣,而轉換後,如何安全地存儲、管理資產、查詢餘額、處理會計等等,這些都是 Upbit 或 Bithumb 無法提供的服務。”

與全球流動性的聯繫

Dolphin 最大的優勢在於確保全球流動性。 “我們認為,需要確保大量的流動性。大量的流動性不僅意味著在國內交易的比特幣、以太坊和穩定幣,還意味著在海外交易的各種流動性,以及與全球參與者的合作。這一直是我們公司從一開始就秉持的座右銘。”

事實上,Waybridge 也是 Circle Alliance 合作夥伴的一部分。 「因此,我們的 Dolphin 不僅在韓國獲得了許可,我們還在準備獲得歐洲的許可。我們正在獲得歐洲的 MiCA 許可,一旦獲得許可,我們將能夠穩定地向韓國提供比特幣。當海外人士想要進入韓國市場時,我們可以成為一個連接點。”

Waybridge 描繪的藍圖清晰可見。如果韓國上市公司想購買比特幣,它能以最優惠的價格,將他們與世界各地的比特幣連結起來。而且,它還能一站式解決這個過程中出現的所有法律、稅務和會計問題。

第六章:2025年,遊戲規則改變之年

比特幣ETF:一場改變遊戲規則的巨浪

Oh先生認為2025年將是數位資產市場的轉捩點。第一個原因是比特幣現貨ETF。

“如果韓國推出比特幣現貨ETF,將會創造一個新的管道,人們可以用證券公司的存款購買比特幣。我認為這將是韓國最大的變革窗口。”

這意義非凡,超越了簡單的產品發布。此前,要購買比特幣,您必須在 Upbit 或 Bithumb 上建立單獨的帳戶並單獨存入韓元。但隨著 ETF 的推出,您可以像使用現有證券帳戶購買三星電子股票一樣,購買比特幣 ETF。

規模超乎想像。 “美國比特幣ETF的總資產管理規模約為200萬億韓元,與韓國ETF的總額相當。隨著市場發展到這個程度,我認為韓國的比特幣現貨ETF將成為規模最大的ETF,並以資產管理公司為中心。”

穩定幣:新的支付生態系統

第二個改變遊戲規則的因素是穩定幣。 “韓國政府正準備發行韓元穩定幣,而且韓國民眾目前對創建比特幣現貨ETF有著濃厚的興趣。”

穩定幣是與法定貨幣 1:1 掛鉤的數位貨幣。代表性的例子包括 USDC 和 Tether (USDT) 等美元穩定幣。如果推出韓元穩定幣,會發生什麼事?

“我認為,海外的人們對於用比特幣兌換韓國穩定幣並進行支付有很多想像。”

當前市場趨勢:機構投資人時代

與過去遊戲、娛樂等產業獨領風騷不同,目前機構投資人市場火熱。

「自從Umade以來,許多平台的表現都不太好,最近Nexon做的平台好像表現不錯,但我認為現在的重點是機構市場,而不是這個領域。機構市場,也就是金融機構市場,已經開放了,所以以比特幣為中心的風險加權資產(RWA)和穩定幣領域非常火爆。」

RWA(Real World Assets)是指將房地產、債券、原物料等現實資產代幣化。這意味著,以區塊鏈遊戲和NFT起步的Web3,正在向實體金融服務演進。

來源:Bion Media

第七章:給個人投資人的實用建議

DCA:戰勝波動的唯一方法

吳先生對於個人投資者應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建議很明確。

「個人投資時,高波動性實在難以應對。這就是為什麼我過去經常談論它,但我認為最基本的投資形式就是以DCA的形式穩步購買比特幣。”

DCA(美元成本平均法)是一種定期投入固定金額的分割購買策略。當比特幣價格為1億韓元時買入,5000萬韓元時買入,1.5億韓元時買入。這樣可以降低平均購買價格。

山寨幣的陷阱

他對其他加密貨幣持謹慎態度。 “我認為他們沒有考慮其他加密貨幣,對於像 Tether 或 USDC 這樣的穩定幣,投資它們就和投資美元一樣。”

Oh先生表示,比特幣以外的山寨幣都存在波動性,個人投資者難以應付。事實上,山寨幣的波動性遠超過比特幣,有時一天內上漲50%,有時又下跌50%。

穩定幣的優勢

他也強調了穩定幣的優勢。 “如果投資美元,外匯管理等會比較困難,但Tether的轉帳和管理非常方便,所以有很多投資這類資產並獲得利息的產品。”

如果你想在銀行存入美元,必須經過複雜的流程並支付貨幣兌換費。然而,只需在數位錢包中點擊幾下,就可以交易穩定幣。

結論簡單明了。 “我認為最安全的投資方式是購買比特幣,用美元投資,然後獲得利息,因為有很多產品的利率都相當高。”

第八章:全球化的現實與建議

當地合作夥伴的重要性

吳執行長在全球商業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他為夢想進軍海外市場的新創公司提供了大量實用建議。

「如果你真的想在海外做生意,你需要找到一個在海外擁有國內業務能力的優秀本地合作夥伴。韓國人在海外做生意時,他們可能認為憑藉自己的想法或思路就能在海外取得成功,但這似乎比你想像的要困難得多。”

這是許多韓國新創企業面臨的陷阱。他們以為可以簡單地複製韓國的成功模式,然後把它帶到海外,但現實並非如此。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法規、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客戶需求。

資本力量和差異化需求

“我認為在海外案件中確實需要額外的資本。”

歐美等已開發市場對進入市場的資本要求非常嚴格。 “就歐美而言,我們的資本水平不如他們高,除非我們具備更強大的實力,否則在當地市場生存似乎很困難。”

他表示,韓國企業要想在全球市場上競爭,光有錢是不夠的。他們需要擁有比本土企業更先進的技術或更優越的商業模式。他也表示,了解並回應韓國用戶的需求也至關重要。

“最基本的是找到一個好的本地合作夥伴,其次才是服務的本質。只有當一個國家有用戶的需求,生意才能順利做下去。”

全球同步行動的現實

他也坦誠地透露了自己在實際經營全球業務時遇到的困難。

「同時瞄準全球市場的缺點是,要做的工作太多了。時差也是一個問題。在香港和新加坡這樣的地方,沒有時差,但在歐洲這樣的地方,時差會超過幾個小時,這給工作帶來了困難。”

語言障礙也不容忽視。 “我不認為存在語言障礙。並非所有員工,包括負責產品的開發人員和設計師,都精通英語,所以與海外本地合作夥伴合作開發服務似乎需要更多時間。”

但優勢顯而易見。 “如果我們了解海外的監管趨勢和服務需求,並創建自己的平台,那將大有裨益。如果我們了解美國、香港的標準,以及它們在監管方面的差異,我們就能學到很多東西。”

從全球市場獲得的洞察力也能幫助韓國企業。要創造世界級的服務,就需要了解世界級的標準。

第九章 夢想著張英實的企業家

我從小就有的夢想

當被問及誰對吳議員的影響最大時,他選擇了朝鮮時代科學家蔣英實。

朝鮮王朝科學家蔣英實出身奴隸家庭。在種姓制度森嚴的社會中,他是一位罕見的出身底層卻憑藉科技獲得成功的人物。他深受世宗的寵愛,並創造了慈敬樓(雨量計)和安釜日具等開創性的發明。

蔣英實的哪些面向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用科技幫助人們。他基於自己研究的技術創建服務,為當時的人們提供了切實的幫助,同時也取得了學術成果。這是我個人最能產生共鳴、最想效仿的地方。”

所以他的目標也很明確。 “我也有強烈的願望,想創造有意義的服務,為社會做出貢獻。”

教育問題

他也指出了數位資產教育的缺乏。 “我覺得公眾了解數位資產的管道不夠多。”

目前,數位資產市場的教育內容大多是「哪個幣在漲」、「100倍獲利的秘訣」之類的煽情內容。對於作為數位資產市場基礎的區塊鏈技術是什麼、它是如何運作的,相關的基礎教育內容卻很少。

所以 Waybridge 也對教育很有興趣。 「如果能有一些教育課程就好了,我們也在考慮這個。我們想創建一個系統地提供數位資產教育的服務。最終,我們希望創建一個管道,讓人們了解數位資產市場和區塊鏈技術網絡的架構和運作方式。”

第十章:數位資產市場未來展望

以比特幣為中心的市場重組

Oh先生對當前市場情勢的分析很冷靜。 “現在美國已經推出了ETF,市場格局正在回暖,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已經達到了60%到70%,看起來山寨幣市場不會來了。”

比特幣主導地位是指比特幣在加密貨幣總市值中所佔的百分比。百分比越高,代表其他山寨幣的市值相對較弱。

原因很明顯。 「即使山寨幣市場已經到來,它也應該早就來了,但山寨幣還沒有上漲,所有的資金都流入了比特幣,所以對比特幣的需求在增加,但比特幣卻不支付利息。”

新生態系的出現

但這種情況正在創造新的機會。 「因此,有許多生態系統正在嘗試利用比特幣來激發人們的興趣,它們通常被稱為BTC Pi,我認為這個生態系統現在會大幅增長。”

BTC Fi 是比特幣金融 (Bitcoin Finance) 的縮寫。一些允許使用比特幣作為抵押品進行借款或獲得比特幣利息的產品正在湧現。

平台生存的條件

他對哪些平台能夠長期生存的預測非常現實:“並非所有加密貨幣都能生存下來。正如並非所有國家都能生存下去一樣。最終,只有那些為客戶或用戶提供價值的區塊鏈才能生存下來,而那些早期建立的區塊鏈最有可能生存下來。”

他表達了對比特幣的信心。 「我其實是最相信比特幣網路會表現良好的人之一。不過,我認為那些正在進入機構體系的區塊鏈,例如 Solana 和 Ripple,將會存活下來。”

第 11 章:韓國數位資產市場的挑戰與局限性

政策遺憾

吳先生對韓國市場的發展表示遺憾。 “事實上,韓國數位資產市場並非沒有落後之處。曾經有很多機會,但遺憾的是,由於制定了監管規定或強調投資者保護,這些機會都被錯過了。”

韓國擁有卓越的區塊鏈技術開發能力和世界級的數位金融基礎設施,但有觀點指出,由於數位資產監管過度,創新嘗試受到限制。

“現在還不算太晚,但我希望我們能夠提出一個進步的政策方向,以應對韓國穩定幣和各種監管框架中的各種挑戰。”

金融科技新創企業生態系中的結構性問題

吳先生也指出了韓國金融科技生態系統的結構性問題。 “韓國金融科技新創公司成千上萬,但幾乎沒有一家能夠存活下來。在韓國的監管框架下,只有大型企業和擁有足夠資本的公司才能開展業務。”

除了Toss等少數成功案例外,大部分金融科技新創公司都因監管障礙而未能正常開展業務就消失了。

第十二章 與釜山的特殊緣分

熱愛家鄉,樂於合作

來自釜山的吳先生表達了他對家鄉的特殊感情。 “我希望與釜山數位資產交易所合作,幫助機構輕鬆接入數位資產生態系統。如果冬柏幣未來發展成為穩定幣,我們也考慮運營它並創造利潤。”

冬柏錢是釜山的當地貨幣。如果以穩定幣的形式發行,Waybridge 可以管理資金並產生利潤。

未來合作的潛力

雖然目前尚無具體成果,但他對與釜山區塊鏈特區的合作持開放態度。 「然而,由於監管規定,很多領域在韓國無法開展,所以我想透過釜山區塊鏈特區與許多企業合作。但我認為我們還沒有達到那個階段。因此,未來我希望與釜山數位資產交易所探討並推進業務合作,該交易所將在釜山區塊鏈特區中發揮關鍵作用。」

據悉,正在透過與釜山數位資產交易所執行長金尚民的合作探索新的可能性。

結論:世界屬於那些敢於挑戰的人

吳鐘旭代表在採訪最後分享的座右銘「世界屬於那些挑戰自我的人」簡潔地展現了他的人生旅程。

從在釜山南川洞海邊刻苦訓練的游泳健將初中生,到透過首爾科學高中、韓國科學技術院成為機構金融領域的精英,再到克服第一次創業的失敗,最終成為全球數位資產平台的CEO,他的歷程實際上是實踐「世界屬於敢於挑戰的人」這一信念的過程。


吳鐘旭執行長主要見解總結

給個人投資者的實用建議

  • 比特幣DCA(分批購買)是最佳策略:“高波動性很難應對,因此最基本的是穩步分批購買比特幣。”
  • 謹慎投資山寨幣:“其他幣種的波動性是個人難以承受的”
  • 如何使用穩定幣:“Tether 和 USDC 與投資美元相同,但易於管理,並且有許多有利息的產品。”
  • 避免情緒化投資:“規律性和機械性投資很重要,因為個人在投資時很難應對波動。”

韓國與全球市場的根本差異

  • 交易管道的差異:“韓國股票在一個管道KRX上交易,但比特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每天24小時在全球多個交易所進行交易。”
  • 投資者組成差異:“在海外,Coinbase 的投資者結構是 80% 為機構投資者,20% 為個人投資者,但在韓國,情況則相反。這是市場成熟度的一個指標。”
  • 服務生態系統的差異:“海外以機構為中心開展專業化服務,而韓國則以個人為中心的交流為中心。”

2025年市場展望

  • 比特幣ETF的推出將改變遊戲規則:“隨著利用證券公司存款購買比特幣的管道的出現,預計資金流入將激增”
  • 拓展穩定幣生態系統:“發行韓元穩定幣,建構全新支付生態系統”
  • 機構投資者時代開啟:“趨勢從遊戲和娛樂轉向風險加權資產和穩定幣”

從失敗中汲取的寶貴教訓

  • 人和組織的重要性:“創業最終還是要靠人。透過我的第一次創業失敗,我意識到了組織管理的核心。”
  • 處理與共同創辦人的衝突:“當你們的願景不同時,如何協調將決定你的事業成敗”
  • 失敗是成長的墊腳石:“第一次失敗的經驗將成為一筆財富,使你的第二次創業更加穩固。”

尋找機構與 Web3 之間的平衡

  • 漸進式創新的重要性:“領先一步或兩步,既不太創新,也不太保守,這種做法是現實的。”
  • 合規與創新的協調:“不遵守規則的創新是不可持續的”
  • 考慮投資者保護:“投資者保護措施必須經過系統認可”

海外擴張的關鍵成功因素

  • 本地合作夥伴的重要性:“海外業務成功的首要條件是確保擁有一個有能力的本地合作夥伴”
  • 了解當地需求:“不要試圖把在本國成功的模式移植到海外市場,而是要了解當地客戶的真正需求。”
  • 需要差異化競爭力:“單靠資本實力是不夠的,需要在技術或授權方面有獨特的地位。”

全球同步行動的現實

  • 克服時差和語言障礙:“工作量雖然增加了,溝通成本也增加了,但全球標準的學習效果是很大的。”
  • 招募本地人才:“並非所有員工都能說流利的英語,因此招募本地專家非常重要。”
  • 了解監管趨勢:“了解各國監管差異也有助於韓國企業發展”

韓國數位資產市場發展的政策挑戰

  • 平衡創新與監管:“投資者保護很重要,但過度監管會錯失創新機會”
  • 穩定幣及ETF政策:“韓式穩定幣及比特幣ETF是激活市場的關鍵”
  • 支持金融科技生態系統:“我們需要一個允許新創企業成長的監管環境,而不僅僅是大型企業”

推薦書籍

  • 本·霍洛維茨 (Ben Horowitz) 的《創業困難》(Hard Thing):“這是一本直觀的書,幫助我培養了企業家的思維。”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