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簡易支付公司Kakao Pay之後,大型銀行KB國民銀行和韓亞銀行接連申請了韓元穩定幣商標權,加入了韓元幣發行競爭。隨著遊戲公司、證券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爭相準備發行,韓元穩定幣市場正變得火熱。★請參考本報6月23日1、9版面
據25日金融界訊息,KB國民銀行本月23日申請了包括在韓元(KRW)上加入自身品牌KB的"KBKRW"在內的共32項商標權,包括"KRWN"、"KRWKB"、"KRWL"等。這些商標被分類為穩定幣電子轉賬業務、金融交易業務等。這是商業銀行首次申請穩定幣相關商標權。KB國民銀行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考慮穩定幣相關業務模式。"
另一家商業銀行韓亞銀行當天也申請了HanaKRW、KRWHana等共48項商標。韓亞銀行已加入開放區塊鏈和DID協會,並計劃參與穩定幣協議組織。該協議組織目前已有KB國民、新韓、友利、農協、IBK企業、水協、iM銀行、K銀行等8家銀行參與,正在透過合資公司構想共同發行穩定幣的業務模式。網際網路專業銀行Kakao Bank最近也申請了"BKRW"、"KRWB"、"KKBKRW"、"KRWKKB"等4個商標,分為3個專案,共12項商標權。
隨著銀行業正式加入,圍繞穩定幣市場的競爭已經點燃。繼Kakao Pay和遊戲公司Nexus之後,NHN金融科技子公司KCP和未來資產證券的子公司未來資產諮詢也申請了商標權。
穩定幣相關立法也在加速推進。此前,民主黨議員民炳德提出了《數字資產基本法》,只要自有資本達到5億韓元,非傳統金融機構的金融科技或普通企業也可發行穩定幣。國會政務委員會的民主黨議員們還計劃在下個月提出《數字資產創新法》,將自有資本要求提高到10億韓元。
各界關注穩定幣的原因各不相同。銀行業擔心如果穩定幣廣泛用於海外匯款和支付等實物支付手段,存款可能會流向穩定幣。金融界一位關係者表示:"認為穩定幣將成為銀行業務的威脅因素","看起來是想在這種情況發生之前搶佔主動權的防禦性策略"。
金融科技企業和初創公司則關注新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支付和匯款過程中產生的交易手續費以及客戶存款利息收入等。穩定幣市值排名第一的USDT發行方Tether去年憑藉利息收入獲得了130億鎂的淨利潤。Populus聯合創始人姜熙昌強調:"利用穩定幣可以將金融基礎設施與公司系統或其他平臺相連線,這將成為新的業務機會。"
不過,以韓國銀行為中心,對穩定幣的負面影響已經提出了擔憂。韓國銀行25日表示:"如果穩定幣的價值穩定性和準備資產的可信度受損,可能會發生去錨定(穩定幣價值與錨定資產價值脫節)和大規模贖回要求的'幣跑'現象",並警告稱:"這可能會擴散為金融系統風險。"韓國銀行認為,即使允許穩定幣,也應該以信譽度高的銀行為中心。
專家們一致認為,穩定幣是無法阻擋的技術趨勢。金融界一位高層關係者表示:"從支付結算的角度來看,虛擬資產和穩定幣的使用是無法阻止的。"
- 申中涉記者、都藝理記者
< 版權所有 ⓒ 數字中心,禁止未經授權轉載和再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