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長期持有者六月增持80萬枚BTC,歷史「曾五度上漲」壓力支撐在哪?

特幣 (BTC) 鏈上數據在本月出現罕見訊號:長期持有者 (Long-Term Holders,LTH) 在 30 天內淨增 80 萬枚,創下史上最大單月囤幣規模。根據 Cointelegraph 報導,過去十年僅六次出現類似增速,每回都為後續漲勢鋪路。

長期持有者創紀錄增持

CryptoQuant 統計顯示,2025 年 6 月 LTH 當月淨增 800,000 枚,累計庫存升至約 1,574 萬枚,占流通量 72–73%。同類型在 2013、2017、2021、2022、2024 曾出現五次,90 天後價格都走高。

雖然歷史不保證未來,但「六戰全勝」紀錄讓市場推估短期供需缺口可能會再擴大。

技術面支撐區在哪?

另外據 Glassnode 成本分布模型顯示,新晉 LTH 的入場成本介於 95,000 至 107,000 美元,與短期持有者平均成本 98,000–100,000 美元重疊,形成雙重支撐。

若價格穩守 93,000–98,000 美元區間,牛市結構有望延續;不過一旦跌破,短線拋售與波動風險將放大。

供給面三重收縮

除了長期持有者持續屯幣之外,鏈上供給還受到三股力量同步擠壓:

  • 礦工自 4 月起淨增 4,000 枚,庫存回升至 65,000 枚,達半年高點。
  • Satoshi 時代錢包 2025 年僅拋出 150 枚,遠低於 2024 年的 10,000 枚。
  • 流動供應年初以來增加 470,000 枚,不過其中大量轉入低流動性地址,進一步緊縮賣壓。

未來投資人可以追蹤三項指標(非投資建議,要搭配多重數據觀察):

  1. LTH 月增持是否維持在 50 萬枚以上。
  2. 現價能否穩站 95~107 K 成本帶。
  3. Hash Ribbons、LTH/STH 比率是否延續偏多格局。

技術上來看,若價格能守住在 9.8 萬美元之上,下一目標可能上看 135,000–160,000 美元;反之則須提防回測 9.2 萬美元。但整體而言,長期持有者與礦工同步減少流通 BTC,只要 93K–107K 支撐未失,多頭仍握主導權。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