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余哲安(研究員)(全文請見余哲安 Facebook)|編輯/ABMedia)
在「央行數位貨幣」與「美元穩定幣」兩大敘事交鋒之際,真正值得關注的,其實是:誰能夠觸碰聯準會資產負債表?本文透過 TNB(The Narrow Bank)與 Circle(USDC 發行商)這兩起看似無關卻密切相關的事件,帶你看見穩定幣發行商如何用「制度選擇權」對現行金融秩序發起無聲的挑戰。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TNB 案例:一場不被書寫的制度衝突
TNB 是由前紐約聯準會高層 James McAndrews 所創,標榜「只接受存款、不放貸、不承擔信用風險」。這家狹義銀行從 2017 年開始申請聯準會主帳戶,最終歷經六年、訴訟敗訴,並在 2023 年被正式拒絕。
聯準會拒絕的理由並不難理解:若允許 TNB 存取準備金並享受無風險收益,將創造出對傳統銀行體系的制度性套利空間。這將吸引大量資金從一般銀行流入「不做放貸、零風險」的 TNB,引發市場扭曲與金融不穩定。
這不是對一家銀行的否決,而是對一種資本模型的封殺。
Circle 操作:看似合規,實則高段期權博弈
與 TNB 的正面挑戰不同,Circle 採取的是「制度滲透」的策略。他們與 BlackRock 合作成立了專屬的政府型貨幣市場基金(Reserve Fund),試圖讓該基金取得聯準會的隔夜逆回購資格(RRP)。雖然最終被拒,但這場操作本身蘊含的意圖與制度價值卻耐人尋味。
(紐約聯儲更改 RRP 交易對手政策,Circle 逆回購夢碎)
Circle 透過這筆每年僅 0.17% 的管理費,換得以下三層隱含資本紅利:
BlackRock 的資產管理與品牌背書
取得進入聯準會逆回購市場的制度性門票
透過 SEC Rule 2a-7 資格滿足 RRP 基本條件,爭取接觸聯準會政策工具
這筆交易的結構類似一張「零成本、深價外的制度期權」:失敗也無傷本體,成功則開啟與聯準會資產負債表對接的可能,進一步鞏固 USDC 的美元穩定幣龍頭地位。
穩定幣的估值基礎,會從收益走向制度?
從 USDC 的策略可以看出,穩定幣市場的競爭,正在從「利差收益」進化為「制度准入權」。這不是單純的金融創新,而是圍繞聯準會政策工具與資本市場設計的制度博弈。當 Circle 與 TNB 以不同方式觸碰聯準會邊界,聯準會的應對策略,也將為全球央行與穩定幣市場樹立範式參照。
未來的穩定幣,可能不再只是錨定美元,而是與聯準會「制度性選擇權」的距離,成為估值核心。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美國知名房地產與創投富豪 Grant 與 Gary Cardone 兄弟於 6/23 在邦妮區塊鏈 (Bonnie Blockchain) 節目上大談房市與資產配置,尤其針對「買房是投資」這歷久不衰的議題提出強烈批評,並主張要立法「禁止把買房稱作投資」。
兄弟倆也不諱言自己的人生上半場都在租房,反倒是靠槓桿操作與比特幣 (BTC) 佈局致富。更進一步揭露美國房市數據秘辛,指出目前市場利率與流動性的扭曲現象,並提出結合房地產與比特幣的全新資產配置概念。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兒時家庭遭重擊,兄弟倆看清「買房不是資產」
Grant 回憶自己 10 歲那年父親猝逝,媽媽立刻把當初爸爸辛苦買下的房子給賣了,他說:
「媽媽那時應該是悲傷的,但她很恐懼,因為房子只會帶來負擔。」
Gary 表示母親為了省錢到處比價,卻無法賺錢、無法掌握經濟主導權,這讓兩人很早就理解:「守成沒用,光有房子不會讓你致富。」
買房是最爛投資,沒有現金流也不會當成投資操作
對於買房到底是不是投資這件事,Grant 直接開嗆:
「買房絕對是最爛、最爛、最爛的投資」
他認為買房不只不會產生現金流,也沒有流動性,還會綁住人生。Grant 還說就算房價漲了三倍,另一半也不會說賣掉賺 300%。也就是說,買來住的房子,根本不會被當作投資在操作。
Gary 也表示許多美國人被 4% 的超低房貸利率綁住,即使有更好的工作機會,也不敢搬離原本的城市。他笑說:
「這樣只是拿自己的人生換一點利率優惠,根本划不來。」
七成美國人靠低利率房貸死守房子
兄弟倆還透露,目前美國有七成屋主的房貸利率不到 4%,而且三成的人是直接用現金買房。假如現在去買房,要付約 5% 左右的房貸利息,但手上的現金如果拿去銀行,只能拿到 0.25% 的利息收入。
而目前房價之所以撐得住,是因為現在可以貸到八成。一旦銀行未來變保守、不再提供這種高比例貸款,整體房價會因此暴跌 40%。
BTC 不需要繳稅也不用水電,年報酬還可能高達 15%
與其被房貸綁死,兄弟倆反倒更推薦買 BTC。Gary 開玩笑說:
「我從來沒接過電話說比特幣屋頂壞掉要我修。」
他們表示房地產這 100 年來的年均報酬僅 1%,還不包含修繕、稅金、搬遷等看不見的成本,更認為投資比特幣更有效率,不需要剛剛說到的那些成本,年均報酬還可能有 15%。
Grant 更補充,BTC 可定期定額購買,不用煩惱交易頻率與出場時機。他還笑說自己的孩子搬過 17 次家,而孩子也不怕丟臉,只在乎「枕頭夠不夠軟。」
要投資房地產就買 20 幾間收租,再把錢拿來買 BTC
不過兄弟倆也不完全否定房地產的投資價值,只是強調不該把自住房當成投資,因此他們提倡要商業化經營房產,例如一次買下 20 幾間來出租,建立穩定現金流,再拿去買 BTC。
他們正在嘗試打造「混合資產」模式,將房地產與比特幣結合做為抵押資產,用來取得更有效率的槓桿貸款。
2025 年台灣房市租金壓力上升,利率與限貸令抑制投資客炒作
對於台灣民眾來說,到底是「買房還是租房」這個議題也是在持續爭論當中。目前 2025 年台灣房市整體呈現高檔盤整的態勢,房價漲幅趨緩甚至部分地區出現微幅下跌,但整體房價仍維持在歷史高點。租金方面則受房價高漲與利率上升影響,租金持續上揚,租屋族的生活壓力增加。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與多家房仲業者統計:
房價趨勢:整體呈現高檔盤整,雙北、台中、高雄略有小幅下跌,桃園因建設與首購需求逆勢微漲。
交易量:六都買賣移轉棟數與預售成交量明顯下滑,顯示市場買氣趨冷。
租金:持續上漲,租金年增來到 2.5%,反映租屋需求強勁,租屋族生活壓力增加。
房貸與政策:利率升高與限貸令嚴格,抑制投資客炒作,市場逐漸由自住需求主導。
經濟環境:穩健的經濟成長為房市提供部分支撐,但全球與兩岸不確定因素仍存。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