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BTCS CEO:1 億美元購入計劃背後,為何我選擇 all in 以太坊?

以太坊還沒有經歷過類似比特幣的爆發式增長,但卻已經有許多應用和項目在其基礎上構建。

整理 & 編譯:深潮TechFlow

嘉賓:Carles Allen,BTCS CEO 兼董事會主席

主持人:Paul Barron

播客源:Paul Barron Network

原標題:$100mil Ethereum Mega-Strategy!🔥$BTCS CEO Charles Allen INTERVIEW

播出日期:2025年7月8日

要點總結

以太坊戰略儲備的公司,目前成為了美股市場中的寵兒,相關股票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而公司背後的關鍵推手和領導者們,在這場加密資產儲備熱潮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相關閱讀:ETH 儲備公司成美股新寵,盤點 4 家明星企業的業務與背後推手

最近,BTCS Inc. 宣佈其戰略計劃,擬在 2025 年籌集 1 億美元以購入以太坊,並支持其以 ETH 為核心的基礎設施模式的擴展。

本期播客請到了 BTCS 的 CEO Charles Allen,闡述公司戰略是如何通過增加每股 ETH 持有量、推動收入的規模化增長,同時儘量減少對股東權益的稀釋,為公司創造長期價值的。

精彩觀點摘要

  • 以太坊擁有最大的潛在上漲空間,因為它還沒有經歷過類似比特幣的爆發式增長,但卻已經有許多應用和項目在其基礎上構建。

  • 以太坊有望成為支撐數字經濟運作的核心金融基礎設施。

  • 以太坊是一個輕資產的模式,你的資產是生產性的,而不是非生產性的。它們不是貶值的,而是增值的。

  • 可能會有大約 20 億到 100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數字資產相關的財政策略和公共辦公室。隨著越來越多的機構和投資者加入,他們往往會成為“跟風”玩家。

  • 我們在以太坊網絡中構建的區塊佔總區塊的 2.7%。換句話說,以太坊網絡中所有交易中,有 2.7% 是由我們的區塊構建器處理的。

  • Sharplink 和 Bitmine 的高管通常擔任公司主席的角色,但他們並不直接負責日常運營。與之不同,我們的團隊深度參與技術層面,直接運行自己的節點並負責區塊構建。

  • 我們目前已經躋身全球前五大區塊構建者之列,這一點使我們在行業中獨樹一幟。

  • 最近宣佈計劃籌集1億美元來購買額外的以太坊,通過 Rocket Pool 平臺運行驗證節點,我們選擇親自完成質押的全過程。隨著我們籌集更多資金,我們有能力真正提升收入和每股以太坊的數量。

  • 如果有公司想要收購我們,比如 Tom Lee 的公司,其估值達到 NAV 的 8 到 10 倍,那麼我們會認真考慮這樣的機會。

  • 除非你親自運營驗證節點並參與共識機制,否則你只是將控制權交給了別人,而掌控質押的人才真正擁有權力。

  • 如果有人說:“我希望將一家市值不到 1000 萬美元的 NASDAQ 公司轉型為一個市值 2.5 億美元的項目,並希望在一個月內完成。”這聽起來很簡單,只需找到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一個可靠的錢包服務提供商和一個穩定的基礎設施提供商,就可以啟動運營。

  • 比特幣的極端支持者可能永遠不會選擇加入以太坊生態系統。

以太坊儲備戰略

Paul:

本期我們邀請到了 BTCS Inc. 的首席執行官 Charles Allen。距離我們上次深入討論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你們公司發生了許多變化。能否向我們介紹一下 BTCS Inc. 的整體發展情況?特別是與其他數字資產公司相比,比如以太坊相關企業的表現如何?目前比特幣的市值約為 460 億美元,你們的戰略和現狀是怎樣的?

Charles:

我們的以太坊儲備戰略實際上是公司運營的一部分。最近,我們對這一戰略的市場推廣方式進行了調整,因為它確實是一個市場熱點。我認為我們是目前唯一一家專注於以太坊的上市公司,並且真正致力於以太坊基礎設施的開發和運營。我們通過運行獨立驗證節點、為 Rocket Pool 提供節點支持,以及參與區塊構建等方式來實現這一目標,並將這些功能進行垂直整合。這些措施是推動我們收入增長的核心動力。

比特幣 vs ETH 商業模式

Paul:

如果將當前情況與過去更多關注比特幣的階段進行比較,我注意到你們在以太坊和比特幣商業模式之間的差異。一個顯著的因素是資產結構的不同,尤其是在比特幣的持有方式與以太坊生態系統內資產的運作之間的區別。你們的商業模式轉變是否意味著比特幣的市場價值已經被低估了?

Charles:

我認為確實如此。我們在 2021 年就將商業模式從比特幣轉向以太坊,成為第一家專注於以太坊的上市公司。當時,我認為沒有多少人真正理解我們在做什麼。現在,隨著 Tom Lee 和 Joe Lubin 的加入,華爾街對以太坊在公開市場上的價值有了更多的認可。我們採用了一種以生產性資產為核心的商業模式,這與傳統的僅在資產負債表上持有比特幣或作為比特幣礦工的模式完全不同。

我們曾是全球第一家公開的比特幣礦工,但最終選擇放棄了那種資本密集型的模式。而以太坊是一個輕資產的模式,你的資產是生產性的,而不是非生產性的。它們不是貶值的,而是增值的。

Tom Lee 談 Circle IPO

Paul:

這就是比特幣財政公司與以太坊財政公司之間的核心區別所在。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點,我想播放一段 Tom Lee 的短視頻,他在其中分享了對未來戰略的看法。請看一下。

Tom Lee(視頻段落原聲譯製):

你們是否參與了 Circle 的 IPO 或持有它的股票?Circle 在 10 天前以每股 31 美元的價格上市,現在股價已經漲到了 242 美元。它的股票代碼是 CRCL。Circle 的成功與以太坊生態系統密切相關,因為它的運營依託於以太坊網絡,穩定幣的發行也主要運行在以太坊上。因此,我認為以太坊的價值將迎來大幅反彈。

在未來 5 年內,Circle 可能會成為最具潛力的投資標的之一。它的市盈率高達許多傳統基金的 100 倍,這使得投資人今年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甚至讓不少人躋身全球前 1% 的富裕階層。Circle 的股票被視為神級投資標的,而穩定幣的市場也在快速增長。目前,穩定幣的總市值約為 2500 億美元,佔據了以太坊網絡約 30% 的 gas 費用。如果穩定幣的創建規模增長 10 倍,將會對以太坊的燃氣費用產生指數級的提升。這進一步鞏固了以太坊作為華爾街嘗試股權化加密貨幣的直接受益者的地位。

Charles:

他們正在使用以太坊的 L2 解決方案來實現股權的代幣化。

BTCS 更名以及創紀錄的收入

Paul:

在分析你們的業務模式和運營時,我注意到你們有多個創收中心。我還看到你們的一條推文,詳細介紹了這些中心的構建方式。在你們的網站上,這些內容也被清晰地分類,例如構建者、節點運營以及鏈等。既然你們的業務已經全面轉向以太坊生態系統,為什麼不直接更改公司名稱,以便讓公眾更清楚地瞭解這是一個以太坊相關的業務,而不是比特幣呢?

Charles:

這個問題非常有趣。實際上,BTCS 的全稱是區塊鏈技術共識解決方案 (Blockchain Technology Consensus Solutions),這個名稱確實很貼切。我們專注於區塊鏈技術的共識機制,提供共識服務、運行基礎設施並負責區塊的構建,因此這個名稱非常合理。

我們確實考慮過更改公司名稱,但這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資源。雖然很多人建議我們在名稱中加入“以太坊”,但我們目前選擇保持現狀。此外,我們也在金融鏈 (Financial Chain) 上進行區塊構建,而金融鏈是以太坊的一個分叉。區塊構建已經成為我們收入的主要來源,佔第一季度收入的 80%。我們預計第二季度的收入將創下新紀錄,超過去年第四季度的 230 萬美元。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們在以太坊網絡中構建的區塊佔總區塊的 2.7%。換句話說,以太坊網絡中所有交易中,有 2.7% 是由我們的區塊構建器處理的。如果我們的驗證節點能夠持續提供共識,而區塊構建器能夠穩定運行,我們的業務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我們將區塊構建器視為一種標準化的技術模塊,類似於能夠在 120 伏電壓下運行的設備。如果我們為其添加適配器,就可以接入其他擴展性更高的鏈。事實上,我們已經為 Binance 成功實現了這一技術應用。可以想象,這就像將設備升級為能夠在 240 伏電壓下運行的版本。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堅持使用“區塊鏈技術共識解決方案”這一名稱,而不是直接命名為以太坊相關的品牌。

儘管如此,以太坊仍然是我們核心的財政資產。我們的目標是不斷增加每股以太坊的數量,同時推動收入的持續增長。我們希望通過股價升值、戰略資本籌集以及結合 DeFi 和傳統財務指標來實現這一目標。

Sharplink vs BTCS 以及 Aave 借貸

Paul:

Sharplink 和 Bitmine 等公司似乎採用了與你們截然不同的策略。能否詳細說明一下你們之間的主要區別?

Charles:

我們與這些公司確實有很大的不同。首先,Sharplink 和 Bitmine 的高管通常擔任公司主席的角色,但他們並不直接負責日常運營。以我為例,我在另一家公司擔任董事會成員,每年只參加四次會議,因此他們在公司運營中的實際參與程度是有限的。與之不同,我們的團隊深度參與技術層面,直接運行自己的節點並負責區塊構建。我們目前已經躋身全球前五大區塊構建者之列,這一點使我們在行業中獨樹一幟。

此外,我們的資本市場策略也與這些公司截然不同。在進入加密領域之前,我曾有十年的投資銀行經驗,並在 2014 年成功將公司上市。如今,我們是唯一一家利用 DeFi (去中心化金融) 作為資金來源的上市公司。我們通過 Aave 平臺進行借貸,目前借貸比例接近 40%。今年我們計劃籌集 1 億美元,預計借貸比例將保持在 40% 左右,而資金來源將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來實現。可轉換債券是一種可以在未來轉換為公司股票的債務工具。

最近,我們還與 ATW Partners LLC 達成了一項協議,成功借入約 780 萬美元,並積極參與了這一融資活動。通過將這些資金與 Aave 平臺的借貸以及 ATM (自動售貨機) 銷售結合,我們能夠在保持股權稀釋最低的同時,優化運營效率,從而增強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這種策略尤其在與競爭對手的對比中顯得更具優勢。

再購買 1 億美元的 ETH!

Paul:

我注意到你們在戰略 ETH 儲備方面的表現。在這份名單上,以太坊基金會和 Sharplink 位居榜首,而 BTCS 也逐漸靠前,看起來你們即將超越 Arbitrum DAO。在此前的討論基礎上,你們是否有計劃進一步購入以太坊,從而提升你們在這份名單中的排名?

Charles: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們最近宣佈計劃籌集1億美元來購買額外的以太坊,這將為我們的質押運營提供支持。我們計劃通過 Rocket Pool 平臺運行驗證節點,同時與我們的區塊構建業務進行垂直整合。與其他公司將以太坊交給第三方保管人進行質押並支付費用的策略不同,我們選擇親自完成質押的全過程。我認為隨著我們籌集更多資金,我們有能力真正提升收入和每股以太坊的數量。

Tom Lee:ETH 公司合併即將來臨?

Tom Lee:

你們目前採用的第三種策略是利用市場價格與淨資產價值(NAV)的關係,以及公司股權的優勢。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財務公司,其交易價格遠高於淨資產價值(SLA)。例如,如果某公司的股價是其淨資產價值的三倍,那麼你們可以考慮收購這些財務公司。通過這樣的整合,我們可以創建一個專門支持 DeFi 生態系統的業務,比如提供以太坊質押服務。以太坊質押是一個巨大的優勢,因為它允許用戶通過驗證交易獲得獎勵,而這一機制在比特幣網絡中是無法實現的。這種方式不僅能擴大業務規模,還能進一步鞏固以太坊在 DeFi 生態系統中的核心地位。

BTCS 和 Tom Lee 合併?

Paul:

Tom Lee 提到了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潛在合併。我很好奇你們的觀點,因為我看到你們擁有的技術和工具能夠幫助像 Sharplink 這樣的公司應對當前的挑戰。那麼,你們是否考慮過合併的可能性?

Charles:

我認為合併是一個可能性,但具體情況取決於估值。如果有公司想要收購我們,而我們的估值接近淨資產價值(NAV),我們會尋求更高的溢價。如果 Tom Lee 的公司,其估值達到 NAV 的 8 到 10 倍,那麼我們會認真考慮這樣的機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NAV 可能會有所下降,並逐漸轉向與 ETF 的估值方式相似,因為 ETF 通常以 NAV 進行交易。然而,如果公司資產負債表上持有財務資產,我們是可以以溢價交易的。

這背後有幾個原因。首先,我們可以利用一些 ETF 無法實現的槓桿機制。例如,我們一直在 Aave 平臺上進行借貸,並計劃進一步擴大這一點。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來籌集資金,同時增強公司的財務靈活性。這些方法都能夠增加公司的價值,從而證明溢價交易的合理性。

對我們來說,融資策略和運營效率是關鍵所在。這也是我們區別於其他以太坊財務公司的地方。許多公司只是簡單地將資產放在資產負債表上,而我們則專注於運營驗證節點。自 2021 年以來,我們就在以太坊領域深耕,同時自 2014 年起便開始涉足加密行業。因此,我們的目標是構建未來以太坊生態系統所需的金融基礎設施和框架,為行業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持。

比特幣向以太坊轉移

Paul:

關鍵問題是,會有多少比特幣從比特幣網絡轉移到以太坊?如果我們觀察那些將資金投入數字資產的公司,尤其是採用新財政模型的公司,有多少比特幣可能流入以太坊?你認為這個市場的規模會有多大?

Charles:

根據我的判斷,可能會有大約 20 億到 100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數字資產相關的財政策略和公共辦公室。隨著越來越多的機構和投資者加入,他們往往會成為“跟風”玩家。對於比特幣,你可以看到 Michael Saylor 的策略表現非常突出,同時還有 MetaPlanet 和 David Bailey 的積極參與。但在公開市場上,這類交易通常遵循一個固定的成功模式。通常情況下,一位高知名度的個人會擔任新公司的董事會主席,而這家公司市值通常低於 1000 萬美元,其商業模式可能已經陷入困境。隨後,通過一系列操作,公司市值可能會迅速增長,當這些公司提交轉售註冊聲明時,許多投資者選擇退出市場,這基本上打開了股份轉售的通道。

目前,這些公司通常以接近淨資產價值(NAV)的價格交易,並開始回升。但我認為,以遠高於 NAV 的溢價進行交易通常只是一種短期投機行為,而不是長期可持續的業務模式。總體來說,如果運氣好,這類公司可能達到 MicroStrategy 的兩倍估值,但如果運氣不好,可能也就三倍。但以 10 倍 NAV 交易,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提議,因為聰明的對沖基金會介入,他們可能會做空你的股票,或者通過購買其他具有不同 NAV 溢價的股票來進行套利操作。

因此,總體來看,如果市場是理性的,儘管市場並不總是理性,數字資產相關的財政公司應該以某種形式的溢價進行交易,這種溢價通常基於公司的運營能力和實際表現。然而,如果不同公司的估值差異過大,市場最終會注意到這一點,並推動這些公司的估值迴歸到更合理的水平。

Schwab 對代幣化股票感到興奮

Paul:

這是 Schwab 網絡的一段視頻,討論了代幣化可能對以太坊的影響,甚至可能對比特幣產生更大的衝擊。我們一起來看看。

視頻內容:

“他們計劃將私人證券進行代幣化,特別是像 SpaceX 這樣的公司。他們還在尋找更多目標,包括一些目前只有合格投資者才能參與投資的 AI 公司,而普通投資者暫時無法接觸到這些機會。”

“我能想象未來會看到越來越多類似的公告。這是否會對比特幣的需求產生影響?這是我想提出的問題。我們是否會看到原本流向比特幣的部分需求轉向這些代幣化的產品?”

“現在我們已經見證了許多不同投資方式的興起。從前,比特幣及其相關資產幾乎是唯一的數字投資選擇,但如今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我覺得代幣化的最新趨勢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領域,每週都會有許多激動人心的討論。”

以太坊熱潮即將到來

Paul:

比特幣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而 Schwab 正在關注即將到來的以太坊熱潮。你認為這個熱潮真的會來嗎?它會對你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Carles:

我認為這將是一件非常令人振奮的事情。我們目前的以太坊資產負債表狀況非常良好。如果你觀察現在的以太坊價格,與 2021 年相比幾乎持平,對吧?而如果再過四年,它的價格可能會達到比特幣的歷史最高點。

我認為以太坊擁有最大的潛在上漲空間,因為它還沒有經歷過類似比特幣的爆發式增長,但卻已經有許多應用和項目在其基礎上構建。正如你提到的,幾乎所有的穩定幣都建立在以太坊之上。許多機構正在湧入以太坊生態系統,代幣化的資產也主要在以太坊網絡上進行。因此,隨著這些趨勢的發展,以及市場逐步向以太坊傾斜,我認為以太坊的潛力就像一根被壓緊的彈簧,隨時可能釋放巨大的能量。

這不僅僅是炒作,而是基於許多真實資產的代幣化實踐,這不是一種短期的市場熱潮。在我看來,以太坊有望成為支撐數字經濟運作的核心金融基礎設施。如果你認同這一觀點,那麼以太坊在 2021 年的價格水平上仍然處於一個起步階段,未來增長空間巨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剛剛宣佈計劃籌集 1 億美元,用於購買更多以太坊的原因。

Tom Lee:以太坊的“華爾街保護”

Paul:

華爾街在以太坊生態中扮演什麼角色?Tom Lee 對此也有一些見解。

Tom Lee :

華爾街實際上正在形成一種我稱之為“結構性保護”的機制。例如,美國政府可能會選擇一種策略,比如使用現有的 600,000 個資產,並願意支付 200% 的溢價。這遠比直接為比特幣支付一百萬美元要划算得多。這種機制被稱為“主權保護”,對吧?而在以太坊的生態系統中,由於它是一種支持質押的代幣,如果資產儲備公司持有 5% 的 ETH,它們對整個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將非常突出。這種影響甚至可能成倍增長。如果這些公司像高盛發行美元那樣,在以太坊上運行,它們不僅能確保以太坊網絡的安全,還會推動以太坊的廣泛應用。因此,最終這些公司可能會購買大量的以太坊。然而,有些國有實體已經持有了以太坊,也許它們只需要從這些國有實體手中購買即可。所以可以說,這些國有實體實際上有了華爾街的保護。

Paul:

你怎麼看,Charles?

Carles: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認同這個觀點。不過,我認為這裡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細節決定成敗。大多數購買並質押以太坊的機構並不是自己直接參與質押,而是依賴第三方進行管理。事實上,質押市場目前幾乎被少數小型玩家壟斷,儘管用戶可以在不同服務之間切換。所以,僅僅持有加密貨幣並不能真正參與質押。如果你只是被動持有,讓其他機構幫你管理和質押,這就像比特幣礦工的集中化問題一樣,並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我認為,除非你親自運營驗證節點並參與共識機制,否則你只是將控制權交給了別人,而掌控質押的人才真正擁有權力。

進一步來說,誰決定了哪些交易最終會被記錄到區塊鏈上?這才是我們所在的領域。比如 Titan 和 Beaver 這樣的區塊構建者,據統計,如果算上 Beaver Build,超過 90% 的區塊都是由這兩個參與者構建的。這就是我們關注的核心問題。目前我們在這個市場中的佔比大約是 3%。

技術專長的需求

Paul:

他們不會進入節點操作嗎?這似乎是這些儲備公司自然發展的方向。

Carles:

由於節點操作需要較高的技術專長,這些公司通常會將任務外包給專業團隊,而不是自己親自操作。我們從 2021 年開始涉足這個領域,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才真正進入。至於區塊構建,我們已經在這個領域深耕了近兩年。

這並不複雜。如果有人說:“我希望將一家市值不到 1000 萬美元的 NASDAQ 公司轉型為一個市值 2.5 億美元的項目,並希望在一個月內完成。”這聽起來很簡單,只需找到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一個可靠的錢包服務提供商和一個穩定的基礎設施提供商,就可以啟動運營。當然,這些服務是有成本的。但我們選擇自己運營,避免了外包費用。

Polymarket 在政治領域占主導地位

Paul:

目前,以太坊生態中正在發生許多重要變化,但我認為許多人仍未意識到這些變化的深遠影響。我想播放一段視頻,這段視頻涉及到 Polymarket,以及它如何影響政治結構。

視頻內容:

“我們都在努力弄清楚事情的走向。你知道,我們都看到他參與其中,但實際上只有在過去 72 小時內才真正引起廣泛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 Polymarket 紐約市市長選舉的預測中)當時 Andrew 選票在之上。當時,我對我的團隊說,Zohran 會贏得這場比賽。我們從戰略上選擇不參與擁擠的民主黨初選,而是決定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參選。起初,大家都覺得這很可笑,他們問我:“你到底在做什麼?”現在誰還會嘲笑我?我對 Andrew 說:“你真的那麼自負嗎?我是紐約市的市長。你以為我會在你剛剛輸給 Zohran 12 分的時候坐視不管?這真是極度的自負。”

遊戲行業將超越國家經濟 & Michael Saylor 正在購買 ETH?

Paul:

現在我們有了 Polymarket,這可以被稱為以太坊在政治領域的引導力量。你可以看看 Ferguson 在 Immutable 平臺上發佈的一條推文。他提到,如果《俠盜獵車手》(GTA) 推出一個遊戲代幣,會是什麼樣的場景?我們開始看到一些主要的比特幣支持者,比如 Michael Saylor 和 Microstrategy,似乎也在向這個方向靠攏。你覺得他們需要多久才會進入以太坊生態系統?他們會選擇加入嗎?

Carles:

比特幣的極端支持者可能永遠不會選擇加入以太坊生態系統,主要原因在於比特幣的總量被固定為 2100 萬枚,這是它的上限。而以太坊則具有更靈活的發行機制,它甚至可以實現通縮模型。所以,如果 Michael Saylor 轉向以太坊,我會感到非常意外,因為他對以太坊的態度似乎並不積極。我通常會將他歸類為比特幣的極端支持者,而這些人中很多可能永遠不會改變立場。然而,對於那些更加務實的人,他們會注意到以太坊的實用性,並意識到它的潛力,比如說“天哪,這項技術真的太棒了!它可以徹底變革全球資產的流動方式。”這種變革可能包括代幣化證券、音樂會門票,甚至是穩定幣的發行,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我認為這些技術將會成為全球資產流動的新標準,但比特幣的極端支持者可能仍然不會加入。

Paul:

這確實很有趣。我認為隨著加密貨幣的發展,尤其是比特幣和以太坊在市場中的領導地位逐漸顯現,它們開始進入華爾街。我覺得目前所有的趨勢都指向這一方向。而以太坊在整個生態系統中仍然保持著非常強大的競爭力。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