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穩定幣日常生活……“現實貨幣”時代開啟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7日,位於香港中國渡輪碼頭入境大廳的虛擬資產ATM螢幕上顯示可以選擇購買穩定幣。金正宇記者


'投入的500港幣相當於52.28個泰達幣(USDT)。'

7日下午,在香港中國渡輪碼頭的虛擬資產ATM中投入500港幣後,顯示出可購買的USDT數量。手續費為60港幣。只需點選螢幕右下角的'購買USDT'按鈕,即可完成USDT購買。沒有額外的客戶身份識別(KYC)程式,也沒有實名認證。只要有現金,任何人都可以在幾分鐘內獲得穩定幣。



在香港全境,包括穩定幣在內的虛擬資產ATM機約有80臺。特別是在渡輪碼頭和火車站等靠近邊境的地區很容易找到。看起來已經形成了一種自然的流動,即被禁止虛擬資產交易的中國大陸使用者透過往返香港用現金購買穩定幣。

在投入現金之前,使用者必須先提供接收USDT的虛擬資產錢包地址。如果輸入可進行穩定幣支付的"Linpay"卡關聯的錢包地址,還可以立即將購買的USDT用於日常支付。Linpay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穩定幣支付服務公司,可發行自有預付卡並支援卡支付。

當天使用ATM的記者選擇了"波場(TRC-20)基礎的泰達幣(USDT)"後,螢幕提示掃描二維碼。在Linpay應用中開啟錢包地址並出示給機器。立即,機器頂部的鈔票投入口亮起。投入現金並確認可購買的USDT數量後,顯示"USDT已轉賬",所有程式即告結束。

不過,實際到賬還是花費了一些時間。大約10分鐘內,Linpay應用中沒有任何狀態顯示,這讓人感到不安,最終不得不透過波場掃描直接確認鏈上交易記錄。本應在1-2分鐘內完成的波場基礎轉賬耗時近10分鐘,似乎是由於ATM公司內部的額外審批程式造成的。

在香港地鐵(MTR)檢票口,使用可支援穩定幣支付的Linpay卡刷卡乘車。金正宇記者


到賬的USDT自動連結到記者預先發行的Linpay實體卡,可用於支付。為確認是否可以實際支付,記者乘坐了香港地鐵。將Linpay實體卡放在檢票口終端機上,伴隨著"滴"的一聲,閘機毫無延遲地開啟。目的地是位於深水埗海濱的綜合購物中心"K11 MUSEA"。即便是工作日下午,這裡也擠滿了遊客和當地人。在頂層咖啡廳,點了一杯38港幣的冰美式咖啡,出示Linpay卡後,服務員漫不經心地將其放在終端機上。Linpay應用立即彈出4.949 USDT已支付的通知。這是按當時USDT匯率(7.851港幣)換算的金額。沒有信用卡的海外支付手續費,也沒有複雜的兌換流程。

像這樣,穩定幣作為日常貨幣使用的景象在未來將變得更加熟悉。Linpay聯合創始人邁克爾·高表示:"USDT等穩定幣是Linpay平臺使用最頻繁的資產","從使用者消費模式資料來看,他們正在日常消費中使用穩定幣,如食品雜貨、線上購物、旅行費用等。這意味著日常生活中的虛擬資產採用正在逐步擴大。"香港金融當局也關注到了這種擴充套件可能性。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對本報表示:"穩定幣是不受現有支付系統時間和地理限制的交換手段,透過其可程式設計特性,可以自動化和簡化金融服務,是一種創新解決方案。"

在香港體驗穩定幣日常……'日常貨幣'時代開啟
香港=金正宇記者
< 版權所有 ⓒ 數字中心,禁止未經授權轉載和再分發 >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