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成為「新的資金轉移方式」…抓住監管和機遇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圖片 - AI 影象
圖片 - AI 影象

穩定幣市場突破2,500億美元,正成為備受關注的新型支付和資金轉移方式。摩根士丹利最近的報告指出,"穩定幣的普及可能對支付網路構成威脅,同時也是機遇",並評估稱市場正進入成熟階段,同時伴隨著監管動向。

穩定幣是與美元等高流動性資產掛鉤,價格波動較小的加密貨幣。在快速便捷的全球匯款、企業間即時結算、遊戲和線上購物等領域,其作為替代支付網路的作用日益增大。

美國和歐洲正著手製定發行、使用、會計和監督標準。特別是在美國,去年6月在參議院透過的"GENIUS法案"正等待眾議院審議。該法案規定發行時必須以1:1的比例由美元或高流動性資產全額支援,要求的準備金標準甚至比貨幣市場基金(MMF)更為嚴格。

報告將穩定幣描述為"類似於不支付利息的數字存款賬戶"。其開設成本為零,交易手續費也很低,但隨著利率上升,缺乏存款利息可能會增加相對成本負擔,這被視為其缺點。

其對支付網路的影響也備受關注。對信用卡公司等現有運營商來說可能構成威脅,但多家支付公司已經建立了穩定幣基礎設施,將其視為機遇。一些大型零售商正在準備發行自己的數字預付卡形式的穩定幣。

對國債市場也有影響。由於發行者傾向於使用短期美國國債(T-Bill)來管理準備金,美國財政部可以提高國債發行的靈活性。不過,對外匯市場的影響有限,因為穩定幣的日交易量(約1,000億美元)與全球外匯市場(7.5萬億美元)相比仍然微不足道。

摩根士丹利表示,"如果穩定幣持續高速增長,從長遠來看將成為支付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並預測"監管和創新相互交織,正在開闢資金流動的新方式"。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