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CertiK發佈《Skynet 2025年上半年穩定幣全景報告》,引發廣泛關注。人民日報社《國際金融報》、新華財經、上海證券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第一時間深入報道,聚焦報告揭示的核心趨勢與風險洞察。
報告指出,穩定幣正加速融入主流金融體系,市場總供應量突破2500億美元,月度結算額達1.4萬億美元,整體呈現強勁增長態勢;與此同時,安全事件頻發、合規風險上升,成為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報告強調,嚴謹的風險管理、透明的運營機制,以及積極主動的合規策略,將成為穩定幣項目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主流媒體的集中報道,體現了市場對穩定幣安全與監管問題的高度關注,也凸顯了安全機構在推動行業透明化與合規化進程中的關鍵作用。CertiK將繼續通過技術研究與安全實踐,為穩定幣行業建立更完善的風險識別體系,推動行業在安全可控的路徑上有序發展。
以下為報道全文:
穩定幣加速融入主流金融體系,上半年總供應量超2500億美元
近日,全球最大的Web3.0(第三代互聯網)安全公司CertiK發佈《Skynet2025年上半年穩定幣全景報告》,圍繞穩定幣行業的市場表現、風險格局、監管進展與發展趨勢,進行了系統梳理與分析。
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穩定幣市場持續擴張,供應總量達2520億美元,月度結算量增長43%。用戶活躍度顯著提升,持有地址總數突破1.2億(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USDT依然是持有者最廣泛的穩定幣,地址數量超過580萬個,約為USDC的2.6倍。
報告基於CertiK Skynet穩定幣評分框架,從“運營韌性”“治理能力”“代碼安全”等六大維度,對多種主流穩定幣進行了系統評估。USDT、USDC、PYUSD與RLUSD在安全性、市場動態及合規適配方面表現突出,位列評分榜前列。其中,USDC憑藉MiCA牌照及成功上市,市值躍升至610億美元,成為增長最快的主流穩定幣;而PayPal發行的PYUSD則通過集成Solana網絡、推出持幣獎勵計劃,在短期內實現市值翻倍;RLUSD憑藉其在機構級應用場景中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自上線以來始終保持零安全事件,成功確立了自身市場定位。
市場在快速擴張的同時,報告揭示穩定幣正面臨日益嚴峻的安全與合規挑戰。2025上半年,穩定幣行業面臨的風險形態正發生顯著轉變。整體加密市場共發生344起安全事件,累計損失高達24.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以Bybit私鑰洩露為代表的運營失誤成為主要損失來源,單一事件損失高達15億美元。相比傳統智能合約漏洞,攻擊者正逐步將目標轉向中心化平臺的運營基礎設施。

報告警示,穩定幣正成為部分黑客洗錢的主要工具,如TRON等網絡因其手續費低、流動性強的特點成為首選。雖然此類交易在總體交易量中佔比下降,但絕對金額仍達數百億美元,帶來極大的合規風險。2025年3月,Garantex交易所被取締,正是監管加強此類合規審查的標誌性事件。
監管落地也重塑市場格局,穩定幣加速融入主流金融體系。隨著《STABLE法案》《GENIUS法案》在美國國會取得進展,以及歐盟MiCA法規全面落地,監管成為重塑穩定幣格局的關鍵力量。合規壓力促使市場分化加劇:擁有牌照與透明儲備的機構級項目正在獲得更高市場信任,而尚未完成合規的發行方則正逐步被主流交易平臺邊緣化。
此外,傳統金融機構與大型企業也在上半年積極試點穩定幣業務。法國興業銀行推出基於以太坊和Solana的美元穩定幣USDCV,成為首家推出合規美元穩定幣的大型銀行;美國銀行、桑坦德銀行等機構也在推動相關項目開發,部分已進入監管審批階段。
展望下半年,報告預測,RWA(實物資產代幣化)支持型與收益型穩定幣將成為創新主線,在年底前有望佔據超過3000億美元市場中的8%至10%。RWA支持型穩定幣通過錨定國債等鏈下資產,與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推進穩定幣合規化的監管趨勢高度契合;而收益型穩定幣則以其“鏈上版貨幣基金”的屬性,正在吸引尋求穩健收益的投資者群體,尤其受到機構投資者與高淨值用戶的關注。

但此類模型在帶來全新應用價值的同時,也引入了更為複雜的對手方風險與策略性風險。對此,報告強調,嚴謹的風險管理、透明的運營機制,以及積極主動的合規姿態,將成為穩定幣項目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