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8萬個比特幣,可能是2011年駭客攻擊的資產
8萬個比特幣(BTC),按當前價格約合1.089萬億韓元的資產,透過銀河數字(Galaxy Digital)以場外交易(OTC)方式處置,加密貨幣行業因此沸沸揚揚。與此同時,有分析認為這些比特幣可能與早期加密貨幣交易所駭客事件有關,引發爭議。
CryptoQuant的執行長周基永提出,這些比特幣可能源自2011年被駭客攻擊的MyBitcoin交易所。他在X(前推特)上表示:"該資產自2011年4月以來完全處於非活躍狀態,這與MyBitcoin駭客攻擊前的時間點一致",並公開了懷疑的依據。事實上,該BTC所儲存的錢包已確認14年間沒有任何活動。
MyBitcoin交易所據悉與加拿大駭客組織Hack Canada有關的駭客事件中,約損失7.2萬美元(約1億韓元)的客戶資產後關閉。此後銷聲匿跡的運營商湯姆·威廉姆斯(Tom Williams)在事件發生一個月後的2011年8月宣佈啟動受害賠償程式,但至今仍未確認其實際情況或位置。
長期處於休眠狀態的比特幣突然在市場上拋售,使得外界猜測可能是匿名駭客或失蹤的交易所運營商所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按駭客攻擊當時的市值計算,收益率已達約13萬倍。
銀河數字方面對該BTC交易解釋稱,這是"中本聰時代早期投資者的遺產清理",但對錢包來源及真正所有者保持沉默。對此,周基永表示:"如果銀河數字在沒有取證分析的情況下完成交易,這將是一個嚴重問題"。
儘管進行了大規模拋售,但比特幣(BTC)價格反應微乎其微。報道時,比特幣交易價格為每BTC 117,686美元(約1.635億韓元),較前一日上漲1.2%。總市值接近2.35萬億美元(約3,266.5萬億韓元),市場保持穩定。
這一事例不僅凸顯了早期交易所的安全問題,還引發了人們對加密貨幣長期持有資產對未來市場影響的深刻警醒。尤其是,即便可以在鏈上追蹤,區塊鏈仍然存在無法確認主體實際情況的侷限性。
實時新聞...前往Token Post電報頻道
<版權所有 ⓒ TokenPost,禁止未經授權轉載和再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