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Joe Lubin 於今晨 7/29 受訪分享為何使用以太幣 (ETH) 作為企業儲備配置的核心資產。他表示,ETH 不但比 BTC 更適合作為企業儲備資產,還能進行質押,參與 DeFi、替公司資產帶來實質收益。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BTC 對決 ETH:企業儲備策略該選哪一個?
自從微策略 (Strategy) 推出比特幣 (BTC) 企業儲備策略後,許多企業也前仆後繼地跟進。如今也開始出現以太幣版的儲備企業,最廣為人知的則是由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Joe Lubin 所領軍的 ETH 儲備企業、美國線上遊戲公司的 SharpLink Gaming。
Lubin 率先表示,微策略創辦人 Michael Saylor 在 BTC 儲備策略上確實很成功,不過 ETH 才是更具潛力的儲備資產。他指出:
「ETH 本身是有生產力、能產生收益的資產。我們 SharpLink 每天都在想辦法融更多錢,然後買進更多 ETH,接著質押、參與 DeFi 賺收益。」
他強調,這種做法可以快速讓每一股所持有的 ETH 數量快速增加,比 BTC 儲備企業還要快,而且這不只發生在 SharpLink,其他像是 Bitmine、Bit Digital 等公司也都在七月大量買進 ETH。

每天都在買、買了就質押,未來考慮發行可轉債
隨後 Lubin 表示,我們每天會透過「市價增發」(At-the-Market Offering Facility) 和其他方法籌資,再把資金拿去買 ETH,當天就立刻質押 ETF 賺收益。
對於是否使用槓桿,Lubin 坦白說目前完全沒有使用,但未來考慮發行可轉債,的方式引入些微槓桿。他補充:
「不論如何,槓桿策略會穩健進行,不會太過激進。」
Lubin 也強調,他們相信 DeFi 會在未來爆炸性成長,BTC、ETH 甚至其他幣種也會因此大漲,他們只要做好風控,股東自然會獲利。
(SharpLink 擬導入槓桿?以太坊創辦人 Lubin:考慮發行可轉換債)
為何 ETH 的接受度起步比較慢?
為何以太坊這麼晚才獲得企業的關注與採用,Lubin 表示,BTC 的定位是「數位黃金」,當各國法幣貶值時就顯得相當重要,但以太坊的價值,則是在近年才逐漸浮現。他指出:
「我的朋友 Tom Lee 曾說過,下一個比特幣就是以太坊。」
Lubin 進一步解釋,以太坊不只是資產,更是一套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能把交易、合約、協議,甚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全都程式化、透明化、自動執行。他強調這種可驗證、低成本又無需中介的結構,讓 ETH 成為一種高信任等級的數位商品,將徹底改變信任的定義,也有望推動整體經濟快速發展。
SEC 喊停 Bitwise ETF 為技術問題,不代表政府反對區塊鏈
對於美國證交會 (SEC) 原本批准 Bitwise 的 10 種加密貨幣 ETF,但後來又緊急喊停一事。
Lubin 表示,SEC 中的幾位官員其實是支持區塊鏈,像是 Hester Peirce 就一直是去中心化技術的堅定擁護者。Lubin 認為該事件是因為「技術細節問題」,並不代表 SEC 反對加密貨幣發展。
美國監管放寬,加密產業將迎來全面獲利高峰
最後主持人問到:
「雖然 BTC 和加密貨幣陸續創下新高,監管環境也相對寬鬆,但整體產業真的有開始賺錢嗎?」
對此 Lubin 表示,其實在以太坊生態當中,已經有不少企業與協議展現出強勁的獲利能力,而 ETH 的價格也在近期明顯回升。
「尤其是而美國監管放寬這件事,將帶起引爆一波獲利高峰。」
他最後表示,只要鏈上專案具備可擴展性、交易成本夠低、使用者體驗夠好又有法規支持,整個產業就有機會迎來全面獲利。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比特幣今年大漲逾 27%,然而多數加密流動性基金 (Liquid Fund) 表現不僅沒跑贏大盤,甚至出現大幅虧損與被迫關閉的慘況。Joe McCann 的 Asymmetric 基金半年虧損千萬美元就是最佳案例,不僅讓外界質疑:「怎麼連牛市都能賠?」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剖析 Asymmetric 半年虧損 80% 原因:高槓桿高曝險
近期在加密產業鬧得沸沸揚揚的流動性基金關門案例,莫過於 Joe McCann 旗下對沖基金公司 Asymmetric 的 Liquid Alpha Fund。該基金標榜「高波動市場策略」,卻在年初至今慘賠 80% 而黯然關閉。
(對沖基金虧損千萬鎂,創辦人 Joe McCann 轉身掌舵全球最大 SOL 儲備公司)
DeFiance Capital 創辦人 Arthur Cheong 對此指出,Asymmetric 是他所知「表現最差」的流動性基金。即便大部分基金都在第二季有所回升,有些也彌補了第一季的虧損,但該基金一直都沒有起色:
Asymmetric 的交易風格可能是導致巨額虧損的原因,包括在極度波動的市場中進行高槓桿衍生品操作、過度交易 BONK 和 MOTHER 等迷因幣、以及可能適得其反的選擇權策略。
為何流動性基金跑不贏比特幣?
根據 Galaxy 的 VisionTrack 數據顯示,今年截至 6 月底的避險基金指數表現分別為:

基本面指數 (Fundamental Index):-13.74%
綜合指數 (Composite Index):-6.36%
市場中性策略 (Market Neutral):5.05%
量化策略 (Quantitative Strategies):0.26%
與此同時,比特幣自己的年內漲幅就高達 27.1%,與上述數據形成鮮明對比。
為何會這樣?The Block 在最新一期的《The Funding》點明,許多流動性受限於合規或有限合夥人 (LP) 規定,無法直接持有 BTC,只能在表現普遍不佳山寨市場中尋找標的,但表現又被拿來跟 BTC 作比較。
Pantera Capital 合夥人 Cosmo Jiang 形容:
用比特幣作為流動性基金的績效基準,就像拿輝達來衡量一個普通股票基金的表現,這並不公平。
基金經理人本輪週期的噩夢:選錯代幣、錯過反彈
除了操作受限外,「選錯標的與錯過時機」更讓許多基金雪上加霜。Maven 11 Capital 投資長 Balder Bomans 提到,六月以前多數山寨的緩慢崩盤讓許多代幣從歷史高點 (ATH) 暴跌 50% 至 80%,不少基金來不及減倉,又因倉位流動性不足錯過了 5 月至 7 月的反彈:
宏觀經濟惡的不確定性、不斷變化的敘事以及對流動性管理的經驗缺乏,使得許多基金經理人難以確實衡量部位規模並順利出場,讓其績效更加嚴峻。
Syncracy Capital 創辦人 Ryan Watkins 則指出:「這輪週期很少有代幣表現優於 BTC,因此押錯寶的機率跟代價都很高。」
(市場潰堤如何衝擊 VC?加密風投從私募轉向流動性基金,策略靈活性成關鍵)
回歸基本面:基金贏家靠的是精挑細選與風控能力
從投機性、迷因幣主導的資金流向轉變為更基本面驅動的投資,可能讓一些基金措手不及。
在這波基金大洗牌中,投資市場正重回「基本面導向」。Framework Ventures 合夥人 Patel-O’Connor 直言:「這樣的迅速轉變可能讓一些基金措手不及,大部分都還在適應。」
現在的協議需要真的能賺錢,擁有具體商業模式、實際收入、用戶規模與分潤或激勵機制的協議,才能獲得青睞。
Dragonfly 合夥人 Rob Hadick 則補充:「基金的『風控能力』也成為本輪週期的重要決勝關鍵。除了選擇外,適時的進出場與靈活配置,才能在高波動的市場中生存。」
流動性基金的下一站:更敏銳、更果斷
這一輪牛市,對流動性基金而言可以說是相當逆風,種種數據都揭露了主動型基金所面臨的策略失靈與操作挑戰。
隨著市場逐漸從炒作轉向基本面,未來勝出的基金將不再只是單靠風險偏好與押注高槓桿,而是回到代幣選擇、風險控管與流動性配置的真功夫。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