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虛擬資產監管大爆炸即將到來……韓國控制塔失效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大樓全景。聯合通訊社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最近轉向支援加密資產,加速推進美國加密資產產業培育政策。相比之下,韓國幾乎沒有加密資產政策的總體協調機構。

據4日SEC訊息,SEC旗下加密資產工作組(TF)計劃從本月到12月在美國主要城市巡迴舉辦圓桌會議"加密資產TF在路上"。這是SEC最近宣佈的"加密專案"的後續舉措,旨在直接聽取各地區產業現場對監管的意見。SEC特別鼓勵員工不超過10人、成立不滿2年的早期加密資產專案相關人員參與,明確表示要將初創企業的一線聲音納入政策。



領導加密資產工作組的SEC委員赫斯特·皮爾斯表示:"希望聽取在現有政策制定過程中未能發聲的人們的意見","加密資產工作組深刻認識到任何監管框架都可能產生廣泛影響,目標是儘可能廣泛地徵求意見"。

業界對SEC的這一舉動大表歡迎,稱之為"美國加密資產監管的大爆發"。此前,SEC一直以未註冊證券發行和銷售的罪名起訴Ripple、Coinbase等主要加密資產公司,實施嚴格監管。特別是前任主席蓋瑞·根斯勒堅持認為以太坊(以太)等大多數加密資產屬於證券,甚至在業界獲得了"加密資產閻王"的綽號。

這種監管態勢也導致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之間的管轄權衝突。在美國,SEC和CFTC分別管理和監督證券和商品,但由於加密資產是證券還是商品缺乏明確解釋,雙方多年來一直為監管許可權發生衝突。然而,最近大多數加密資產被定義為商品,並將監管管轄權賦予CFTC的《明確法案》在美國眾議院透過,管轄權衝突開始得到解決。白宮最近釋出的加密資產報告也暗示將CFTC視為主管部門,在特朗普政府時期新任命的支援加密資產的保羅·埃特金斯SEC主席也順應了這一方向。

隨著加密資產監管管轄權明確,美國加密資產產業整體預期將出現積極變化。由於缺乏加密資產的明確證券性標準,企業此前隨時面臨SEC起訴風險,現在可以在可預測的監管環境中穩定擴充套件業務。埃特金斯主席表示:"將重新吸引那些因前政府透過執法或'檢查點2.0'等壓力而離開美國的加密資產公司","SEC將歡迎所有渴望創新的市場參與者"。

相比之下,韓國圍繞加密資產政策總協調機構的混亂正在加劇。作為金融當局加密資產政策諮詢機構新設的加密資產委員會,直到上月都處於事實上的停擺狀態,因為當然職位的金融委副主任職位一直空缺。此外,新政府金融當局組織重組延遲,導致上月提出的加密資產業務法後續討論無法推進。上月代表發起包含穩定幣法制化等內容的數字資產基本法案的民主黨議員民炳德在上週國會舉行的研討會上表示:"金融當局稱將與議員辦公室在國家規劃委員會討論(加密資產相關法案),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協商","在數字資產海嘯從美國襲來的情況下,以謹慎論為由不作為是失職"。
原定於上月發起的數字資產創新法,因圍繞實施主體的分歧而推遲發起。根據預先公開的法案內容,法案包括要求加密資產發行者向法案指定的協會提交相關白皮書並獲得批准。業界相關人士表示:"正在重新審查法案是否過度賦予民間協會許可權等幾個問題,因此法案發起被推遲"。
金正宇 記者
< 版權所有 ⓒ 數字中心,禁止未經授權轉載和轉發 >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