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5發威,逼得馬斯克 “放大招”?

avatar
36氪
08-11

在科技的江湖中,每一次巨頭的出招都能掀起驚濤駭浪。

2025年8月8日,OpenAI重磅推出GPT-5,這一消息瞬間點燃了全球科技愛好者的熱情,也讓整個AI行業為之一震。

僅僅三天之後,8月11日,馬斯克迅速做出回應,宣佈旗下xAI公司的Grok 4模型全面免費開放給所有用戶。這

一回合的你來我往,究竟意味著什麼?是偶然的時間碰撞,還是背後有著更深層次的戰略博弈?今天,就讓我們一同深入剖析這場 AI 巨頭間的精彩過招。

GPT-5震撼登場,重新定義行業標杆

GPT-5的發佈,堪稱一場科技盛宴。

OpenAI的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在發佈會上難掩自豪之情,他宣稱GPT-5是 “自切片面包以來最偉大的事物”。

這一評價並非空穴來風,GPT-5在性能上實現了質的飛躍。它在數學、科學、金融、法律等諸多領域的表現,猶如一位經驗豐富的博士專家,能夠為用戶提供精準且深入的解答。

在AIME 2025數學工具測試中,GPT-5勇奪94.6%的高分;在真實世界編碼的SWE-bench Verified測試裡,也斬獲了74.9%的佳績。

不僅如此,GPT-5在多模態理解方面更是大放異彩,MMMU測試得分高達84.2%。

這意味著它能夠輕鬆理解和處理圖像、文本、音頻等多種形式的信息,為用戶帶來更加豐富和全面的交互體驗。

曾經困擾模型的幻覺問題,在GPT-5這裡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其產生事實錯誤的可能性相較於之前的模型大幅降低。

OpenAI更是慷慨地宣佈,將GPT-5免費提供給所有用戶,無論是免費用戶、Plus用戶、Pro用戶還是團隊用戶,都能盡情享受這一前沿科技帶來的便利。

這一舉措無疑是向市場宣告,OpenAI要以絕對的技術優勢,鞏固其在 AI 領域的霸主地位。

Grok 4免費開放,馬斯克的破局之道

面對GPT-5的來勢洶洶,馬斯克迅速祭出大招,宣佈Grok 4免費向全球用戶開放。

在此之前,Grok系列主要面向X Premium用戶以及部分企業API客戶,用戶需要支付月費才能使用。

如今,用戶只需在Grok中啟用自動模式(Automode),系統便會自動處理複雜查詢並將其路由至Grok 4。

若用戶想始終使用Grok 4,還可切換至專家模式(Expert mode)。並且,在限時活動期間,xAI大幅放寬使用額度,讓用戶能夠充分探索Grok 4的強大潛力。

Grok 4並非泛泛之輩,它在推理能力、對話深度、代碼生成以及多模態理解等方面同樣展現出卓越的實力。

在Humanity’s Last Exam測試中,Grok 4標準版取得了25.4%的正確率,超過了谷歌Gemini 2.5 Pro和OpenAI的部分模型,而Grok 4 Heavy版本更是將正確率提升至44.4%,優勢明顯。

馬斯克曾自信滿滿地表示,Grok 4在所有學科上都比博士還強,其進化速度 “遠超任何人類”。

此次免費開放,馬斯克意圖通過擴大用戶基礎,收集海量的交互數據,進一步優化Grok 4,提升其市場競爭力,打破GPT-5帶來的壓迫感。

巨頭過招,行業風雲變幻

GPT-5和Grok 4的這一輪較量,讓AI市場的競爭愈發白熱化。

OpenAI憑藉GPT-5的技術領先和免費策略,試圖進一步擴大其市場份額,鞏固自身的行業地位。而馬斯克則通過Grok 4的免費開放,吸引更多用戶,積累數據,以圖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突出重圍。

這兩位巨頭的交鋒,也給其他AI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無論是OpenAI將GPT-5免費開放,還是馬斯克讓Grok 4走向免費之路,這背後都隱藏著商業與技術的雙重考量。

從商業角度來看,免費策略能夠迅速吸引大量用戶,形成龐大的用戶群體。

在互聯網時代,用戶就是流量,流量就是價值。通過免費服務,企業可以收集用戶數據,瞭解用戶需求,進而為後續的商業變現奠定基礎。例如,企業可以通過廣告投放、增值服務等方式實現盈利。

從技術層面而言,更多的用戶使用意味著更多的數據反饋。

這些真實的用戶數據對於模型的優化和改進至關重要。模型可以通過分析用戶的提問和交互行為,不斷提升自身的性能和準確性,形成一個良性的技術發展循環。

然而,免費策略也並非毫無風險。隨著用戶數量的激增,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算力成本壓力。如何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GPT-5的發佈與Grok 4的免費開放,只是AI發展歷程中的一個精彩片段。

在這場科技的馬拉松中,沒有終點,只有不斷的超越與突破。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XCJ-YY”(ID:xincaijing),作者:川川,36氪經授權發佈。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