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tthew Vuk
我們準備分享一些對 Ark 流動性要求的研究。
為了探討這個話題,我們模擬了要發送閃電支付的比特幣用戶的使用場景。雖然 Ark 用戶可以通過 Ark 協議直接發送支付,但我們預計,在一開始,用戶主要會將 Ark 用作一種閃電網絡網關,至少在 Ark還沒有普及的時候會是這樣。所以我們就從這裡開始。
為了恰當地理解問題,我們還會將這些要求與閃電網絡服務商(LSP)的流動性要求相比較。
產生流動性要求的因素
在我們 “用數字說話” 之前,還是先簡單瞭解一下,為什麼 LSP 和 Ark 服務商都有流動性門檻。
LSP 流動性
如今,一個普通的用戶會通過一個 LSP 來使用閃電網絡,而且這個用戶只會與 LSP 開設一條閃電通道。
用戶與 LSP 之間的支付通道就如下圖所示。這條通道的容量是 1BTC,當前用戶在通道中的餘額是 0.4 BTC ,而接收方的當前餘額是 0.6 BTC 。
通道中的 0.6 BTC ,就是由該 LSP 持有、並由 TA 注入這條通道的。這個 LSP 利用這筆錢來服務這個用戶,並希望能夠獲得回報(代價是鎖定這筆資金)。注意:LSP 需要提供的比特幣數量並不取決於交易量,只由通道內的餘額決定。
(譯者注:這裡的意思是,LSP 要為一條通道注入多少流動性,並不嚴格取決於用戶的某一筆交易的數額,只取決於 LSP 希望通道具有的初始餘額分佈。創建好通道之後,通道內的餘額狀況會隨著用戶 收取/發送 閃電支付而不斷改變。)
LSP 可以通過為每一個用戶定期調整通道的容量來優化流動性使用效率。但是,每一次要調整通道的容量(也就是執行所謂的 “通道拼接”),LSP 都要為鏈上交易支付手續費。另一個選擇是關閉與不活躍用戶 —— 無法產生足夠回報的用戶 —— 的通道。
Ark 服務商流動性
標準的比特幣錢包管理著 UTXO(“未花費的交易輸出”)。而 Ark 錢包管理著 VTXO(“虛擬的交易輸出”),它們是沒有被廣播的普通比特幣交易的輸出。
一個 Ark 服務商必須使用自己的比特幣來支持用戶的以下操作:
- VTXO 刷新:在回合中應用戶要求刷新 VTXO 時,Ark 服務商必須墊付資金,因為他們只有在舊 VTXO(也即被用戶棄用的 VTXO)過期之後才能取出其中的資金。(過期時間由
vtxo_expiry_delta
決定,通常是創建該 VTXO 之後的 28 天。) - 閃電支付:當用戶發起閃電支付(同時放棄自己的 VTXO)時,服務商要先行支付,到該 VTXO 過期時才能回收資金。
- 離場(鏈上支付):在用戶要離開 Ark 協議時,服務商必須立即提供鏈上的比特幣,但必須在用戶棄權的 VTXO 到期之後才能回收其中的資金。
但下列活動不會對服務商提出流動性要求:
- Ark 內部支付:同一服務商的用戶之間的 Ark 支付是在回合外發生的,不需要服務商提供流動性。
- 入場:用戶使用自己的資金進入 Ark 協議。
- 單方面退出:用戶在服務商未參與的條件下廣播自己的 VTXO 。
Ark 服務商優化流動資金效率的主要工具就是服務商手續費。在用戶需要刷新、離場或者閃電支付時,服務商所收取的手續費會跟 VTXO 的剩餘過期時間掛鉤:即將過期的 VTXO 只需承擔更低的手續費,而剩餘較長過期時間的 VTXO 則需承擔較高的手續費。這可以激勵用戶總是使用自己最早生成的 VTXO 。
Ark 服務商和 LSP:誰需要更多流動性?
如果你想要一個乾脆的答案,那可能要失望了。因為真像是 —— 要分情況。Ark 服務商和 LSP 的流動性機制有很大不同。
為比較兩者,我們模擬了兩種常見的比特幣用戶行為模式:
- 低頻充值,慢慢花費:用戶並不經常從自己的冷存儲中取出資金到熱錢包,而且會慢慢地使用閃電網絡來花費自己的餘額。
- 定期投資囤幣者:用戶每個月都會使用固定數量的美元來購買比特幣,到年底才將資金轉移到冷存儲。
對參數和用戶行為的模型假設
對於所有的模擬,我們都假設:
- 所有的出賬支付都通過閃電網絡。對 Ark 來說,這意味著流動性負擔的最差情形(會過高估計所需的資金量),因為閃電支付總是需要服務商立即提供流動性,而 Ark 內部支付是不需要的。在現實中,用戶可能會通過 Ark 發起部分甚至全部支付。此外,一旦 Ark 支持 “虛擬閃電通道”,這一模式就會完全改變。
對於 LSP 模擬,我們假設:
- 沒有通道容量調整:LSP 在整一年度中都不調整用戶的通道的容量。
對於 Ark 服務商模擬,我們假設:
- VTXO 的過期時間是 28 天:這是一個服務商可配置的參數,可以平衡成本和便利性。
- 每一個收到的 VTXO 都會在接收之後 14 天過期:這代表了平均的 VTXO 壽命,因為用戶會同時積累較老的和較新的 VTXO ,因此 VTXO 們的平均壽命會是 28 天(過期時間)的一半。
- 用戶總是在過期時間的兩天前刷新 VTXO:這是用戶可以調整的參數,可以由他們所用的錢包 app 自動執行。兩天時間允許他們在一次刷新嘗試失敗之後再次嘗試。
上述假設可以總結為:
參數 | 數值 |
---|---|
vtxo_expiry_delta | 28 天 |
refresh_window | 2 天 |
new_vtxo_age | 14 天 |
用戶情形:低頻充值,慢慢花費
在這種情形下,用戶會定期為錢包充值、通過閃電網絡慢慢花費,持續一年。
我們在以下三種條件下對比 LSP 和 Ark 服務商的流動性要求:
- 每週充值一次
- 每個月充值一次
- 每個季度充值一次
在下圖中,LSP 的流動性負擔以藍色區域表示,Ark 服務商的則以黃色區域表示。我們用來衡量流動性要求的單位是 “聰-日”,不論是將 1 聰鎖定 10 天,還是將 10 聰鎖定 1 天,都等於 10 聰-日,對服務商來說代價是一樣的。
如果我們以 聰-日 值除以支付量,我們就可以得出以天為單位的 “流動性鎖定時間”。這是一個 LSP 或 Ark 服務商需要為用戶花費的聰鎖定同等數量聰的平均時間。
每週充值一次
LSP
指標 | 數值 |
---|---|
流動性負擔 | 62,730,000 聰-日 |
支付量 | 15,330,000 聰 |
流動性鎖定時間 | 4.09 日 |
Ark 服務商
指標 | 數值 |
---|---|
流動性負擔 | 155,340,000 聰-日 |
支付量 | 30,930,000 聰 |
流動性鎖定時間 | 10.13 日 |
結果
LSP 的流動性效率是 Ark 服務商的 2.485 倍。
每個月充值一次
這種情況近似於常見的每個月收一次薪水、每天支出一些資金的情況。
LSP
指標 | 數值 |
---|---|
流動性負擔 | 58,460,000 聰-日 |
支付量 | 3,600,000 聰 |
流動性鎖定時間 | 16.24 日 |
Ark 服務商
指標 | 數值 |
---|---|
流動性負擔 | 61,252,500 聰-日 |
支付量 | 3,600,000 聰 |
流動性鎖定時間 | 17.014 日 |
結論
兩者效率幾乎相同(LSP 稍微高效一些)。
每個季度充值一次
LSP
指標 | 數值 |
---|---|
流動性負擔 | 76,902,000 聰-日 |
支付量 | 1,200,000 聰 |
流動性鎖定時間 | 64.085 日 |
Ark 服務商
指標 | 數值 |
---|---|
流動性負擔 | 20,600,000 聰-日 |
支付量 | 1,200,000 聰 |
流動性鎖定時間 | 17.17 日 |
結果
Ark 的效率是 LSP 的 3.73 倍。
用戶情形:定期投資
這樣的用戶嘗試積累比特幣、長期持有。他們會每兩週購買價值 100 美元的比特幣。而在一年結束的時候,用戶會清掃自己的錢包、全部轉移到冷存儲中。
LSP
指標 | 數值 |
---|---|
流動性負擔 | 870,449,331.06 聰-日 |
支付量 | 4,139,500 聰 |
流動性鎖定時間 | 210.27 日 |
Ark 服務商
指標 | 數值 |
---|---|
流動性負擔 | 130,887,780.61 聰-日 |
支付量 | 4,139,500 聰 |
流動性鎖定時間 | 31.6 日 |
Ark 服務商的效率是 LSP 的 6.65 倍。
總結
長期 | LSP 資金鎖定時間 | Ark 資金鎖定時間 | Winner |
---|---|---|---|
每週充值一次 | 4.09 天 | 10.13 天 | LSP |
每個月充值一次 | 16.24 天 | 17.01 天 | 平手 |
每個季度充值一次 | 64.09 天 | 17.17 天 | Ark |
定期投資者 | 210.27 天 | 31.60 天 | Ark |
洞見
餘額 vs. 支付量
LSP 的流動性要求主要是由用戶的餘額會發生的變動決定的,而 Ark 服務商的流動性要求主要是由支付量決定的。
LSP 的流動性鎖定時間的變數比 Ark 服務商的更大
LSP 的 流動性鎖定時間 短可以短到只有 4 天,但長可以長達 64 天;而 Ark 服務商的鎖定時間是 10 到 17 天。不同的用戶給 LSP 帶來的壓力可能顯著不同。
在預測用戶行為上,LSP 必須比 Ark 服務商變現更好
LSP 必須為每一位用戶分配合適的入賬通道容量(收款額度),但是,用戶的收款(淨)額是無法提前知道的。LSP 只能調整通道容量,但每一次調整都要支付一筆昂貴的鏈上交易手續費。
在某些情況下,LSP 可能更加高效,但 LSP 同樣可能給用戶分配完全用不上的流動性。糟糕的預測會帶來低效率。任何與效率低下相關的成本,最終都會由該 LSP 的用戶來承擔。
Ark 服務商則不需要玩這樣的猜測遊戲。TA 只需在用戶發起閃電支付時為之調配特定數量的流動性。
充值的頻率是 Ark 流動性效率的關鍵因素
我們發現,流動性效率與用戶為錢包充值的頻率密切相關。當用戶充值的間隔長於 vtxo_expiry_delta
時,Ark 服務商是最高效的。
比如說,在每月充值一次的模擬情形中,每月 12 號至 14 號的峰值是因為月初收到的 VTXO 臨近過期、需要刷新了。
然而,即使用戶頻繁為錢包充值,Ark 服務商的流動性負擔依然保持在合理水平。
結論
Ark 可以為不頻繁發起閃電支付的用戶提高流動性要求。
基於我們的模擬,如果你是那種每天都發起閃電支付、每週(或更長時間)都收到閃電支付的用戶,那麼你使用 LSP 可能比使用 Ark 更加節約。
但是,如果你的支付頻率較低,每個月只接收支付一次(比如說每個月的工資和定期投資比特幣),那麼使用帶有閃電網絡網關的 Ark 服務商也許能節約很多錢。
如果你是個定期投資者,那你毫無疑問應該使用 Ark,你付出的流動性費用將只會是你使用 LSP 時候的幾分之一。
此外,對 Ark 的模擬假設了用戶只會通過閃電網絡發起支付。這是一個保守的假設,“最差的情形”,因為從 Ark 協議發起閃電支付需要服務商立即投入流動性,但 Ark 協議內的支付並不需要。
最後,我們希望這個模擬說明了,Ark 服務商的流動性要求不會過度。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誤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