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成信用卡產業最大威脅:低廉手續費如何顛覆支付網路?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當人們談到穩定幣的影響時,市場普遍擔憂將對銀行存款或貨幣市場基金構成威脅。然而彭博社報導,真正首當其衝的或許是信用卡產業。高額刷卡手續費長年為銀行與支付巨頭賺取厚利,但這些都將在 Amazon 等零售巨頭探索自家穩定幣後面臨挑戰。

穩定幣精準打擊:信用卡手續費成最大弱點

信用卡交易在美國的成本遠高於歐洲,平均刷卡費率落在 1.5% 至 3%。這些費用支撐了回饋點數制度,也養活了 Visa、Mastercard 和美國運通等支付網路。然而穩定幣的存在,提供了更快且更便宜的支付替代方案。

若零售業者能說服消費者轉用自家品牌的穩定幣,不僅能減少刷卡成本,還能自行吸收美債儲備收益所帶來的利潤,進一步擴大獲利空間。

GENIUS 框架下的穩定幣角力:企業推行、銀行反彈

美國稍早通過的 《GENIUS》法案為支付型穩定幣提供了清晰的合規路徑,包括美國韓國日本香港中國歐盟等地的金融機構與企業都著手探索發行自家穩定幣。

其中為避免穩定幣與存款帳戶或貨幣市場基金形成競爭關係,法規也設下關鍵限制:發行商不能將收益直接回饋給持有人。然而,Coinbase 與 PayPal 選擇將其包裝成「獎勵計劃」,變相向用戶發放收益回饋。

各家銀行與遊說團體紛紛對此表達擔憂,強調支付型穩定幣既沒有放貸業務、也不受證券監管,不該比照銀行模式提供利息或收益,對傳統金融構成威脅。

(美國銀行業要求堵住《GENIUS》漏洞:穩定幣利息恐掀 6.6 兆美元存款外流)

零售巨頭的野心:從 Amazon 到 Walmart

大型零售商早已意識到機會,Amazon 與 Walmart 透露已在研究自家穩定幣計劃,試圖透過降低手續費與掌控支付流程來提升利潤。雖然非金融企業依法不得單獨發行穩定幣,但它們能透過與 Circle 或 Paxos 等發行方或中介商合作推出。

Circle 執行長 Jeremy Allaire 曾表示:「未來希望與零售商合作,打造一個挑戰 Visa 與 Mastercard 的穩定幣支付網路。」

(下一波競爭:從通用型到功能型,為何「客製化穩定幣」是企業硬需求?)

傳統支付的護城河還穩固嗎?

美國運通執行長 Stephen Squeri 認為,傳統支付系統仍握有優勢:包括詐騙防護、爭議處理、便利性與點數回饋等。

但細究而言,這些優勢正是建立在高額的刷卡手續費之上。一旦穩定幣在較低廉的手續費前提下,又提供了同樣甚至更加吸引人的獎勵機制,傳統優勢將迅速被稀釋。

進一步來說,如果零售商再與「先買後付 (BNPL)」業者合作,甚至能複製信用卡的借款功能,對銀行構成更直接的挑戰。

(盤點競爭激烈的穩定幣 L1 區塊鏈:誰能搶下全球「鏈上支付」主戰場?)

放眼穩定幣支付革命:信用卡公司首當其衝

參議員 Richard Durbin 多年來推動立法,要求削減信用卡手續費,效仿歐洲與英國的做法,但仍懸而未決。隨著技術的創新與零售巨頭的佈局,使得支付產業再難安於現狀。彭博直言:「在這場支付革命中,穩定幣或將成為信用卡核心的致命一擊。」

在美國,支付產業已經過得太安逸了。穩定幣對信用卡交易帶來的顛覆,將遠遠超過它們對貨幣基金和存款帳戶的影響。

這篇文章 穩定幣成信用卡產業最大威脅:低廉手續費如何顛覆支付網路?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