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競爭進入白熱化的當下,Hyperliquid 以其驚人的增長速度和不斷擴張的產品版圖,成為今年最受關注的平臺之一。
昨日,該基金會宣佈,將通過鏈上治理推出自己的美元穩定幣 USDH。此舉不僅意味著 Hyperliquid 希望逐步擺脫對 Circle USDC 的依賴,更被外界解讀為其構建“自我造血”機制、完善生態閉環的關鍵一步。
消息公佈後,Hyperliquid 的原生代幣 HYPE 應聲上漲至 47.63 美元。隨後雖小幅回落,但據 CoinGecko 數據,其價格在過去 24 小時內仍保持了 4% 的漲幅。
從“新秀”到“黑馬”:Hyperliquid 的強勢崛起
2025 年,Hyperliquid 憑藉超強的交易活躍度,迅速從二線平臺躍升為頂尖 DEX 陣營。根據 DeFiLlama 數據,8 月份該平臺的合約交易量高達 3980 億美元,現貨交易量也達到 200 億美元。
8月25日當天,其比特幣現貨交易量一度超越CEX Coinbase 與 Bybit。
其資金沉澱同樣令人矚目:今年初,Hyperliquid 的總鎖倉量(TVL)僅為 3.17 億美元,而到 9 月,已飆升至 25 億美元,實現了近八倍的增長。這一切都說明,Hyperliquid 正在迅速獲得用戶的青睞,成為資本和交易流動性的重要聚集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Hyperliquid 推出自有穩定幣 USDH,顯然是順勢而為。
對一家交易所而言,掌握穩定幣不僅能降低外部依賴,更能將穩定幣儲備帶來的利息收入轉化為自身發展的動力,真正實現“自我造血”。
USDH 的發行機制:去中心化治理主導
與主流穩定幣不同,USDH 的發行並不是由單一公司直接拍板,而是通過 Hyperliquid 的鏈上治理體系來決定。
首先,Hyperliquid 已為 USDH 預留了代號。接下來,將開放團隊提交提案,說明如何發行和運營該穩定幣。隨後,驗證者將在為期五天的投票中決定哪一支團隊勝出。
即便獲得授權,團隊仍需參與 Hyperliquid Layer1 的“現貨部署 gas 拍賣”,才能完成上線。這意味著,USDH 的發行方並非基金會內定,而是通過社區競爭產生。
這一機制的設計,既體現了去中心化精神,也使得 Hyperliquid 可以通過治理過程增強社區的參與度與凝聚力。同時,基金會明確提出 USDH 必須“合規”,在 GENIUS Act 等新法規落地的背景下,這為其未來的穩定運行奠定了合規基礎。
與 USDT、USDC 的區別
穩定幣市場目前由 USDT 和 USDC 雙雄把持,兩者合計市佔率超過 80%。相比之下,USDH 的定位更具“生態原生”特色。
首先,發行主體不同。USDT 和 USDC 由 Tether 與 Circle 等中心化公司發行,儲備資金由公司管理;USDH 則由治理投票選出的團隊負責部署,更符合“協議原生資產”的定位。
其次,使用場景不同。USDT 和 USDC 幾乎覆蓋整個加密生態,是通用結算工具。而 USDH 主要服務於 Hyperliquid 內部交易,成為衍生品、清算和流動性池的專屬穩定資產。
更重要的是,收益模式不同。USDT 和 USDC 的儲備利息由發行公司獨享,而 USDH 一旦運行,其儲備收益有可能通過治理再分配,回流給驗證者或社區。這讓 Hyperliquid 的穩定幣不僅是支付工具,更成為驅動生態增長的“血液循環系統”。
在透明度與合規性方面,USDT 一直飽受質疑,USDC 藉助 Circle 的背景獲得了部分信任,而 Hyperliquid 明確強調 USDH 的合規屬性,並將其運營與鏈上治理結合,"理論上”透明度將更高。
社區爭議
值得注意的是,USDH 的計劃剛剛公佈,便引發了社區的劇烈爭論。
該生態的老牌穩定幣協議 Hyperstable 的開發者 Max 率先發聲。他指出,過去 USDH 代號曾被黑名單化,迫使他們只能啟用“USH”作為穩定幣符號。如今,基金會突然解封 USDH,讓 Hyperstable 感到規則被臨時修改,“對已經投入大量資源的團隊極不公平”。
與此同時,另一個候選團隊 Native Markets 的提案也引發爭議。社區成員發現,該團隊的錢包在公告發布前僅數小時才獲得 Hyperliquid 資金注入,而其提交的方案詳盡完備,似乎早有準備。這讓人懷疑其是否提前獲知消息,甚至是否與基金會存在某種未公開的關係。
支持者則辯稱,解封 USDH 並非“暗箱操作”,而是因 GENIUS Act 生效後合規環境改變所致。既然外部環境不同,規則自然要隨之調整。爭論的背後,是對 Hyperliquid 能否保持治理中立、公平對待開發者的質疑。
穩定幣競賽的新階段
更大的背景是,穩定幣市場本身正在迎來新一輪擴張。根據 DeFiLlama 數據,目前全球穩定幣總市值已超過 2850 億美元,過去一週增長超過 5%。其中,Tether 的 USDT 佔據 58% 份額,USDC 緊隨其後。
與此同時,行業巨頭與新興玩家紛紛入局:MetaMask 正與基礎設施商 M0 合作推出 mmUSD;支付巨頭 Stripe 也與 Bridge 攜手發行內部穩定幣。在這一趨勢下,Hyperliquid 的 USDH 並不是孤立的嘗試,而是更大浪潮的一部分,交易所、公鏈、錢包與支付公司都希望掌控自己的貨幣體系,以減少對外部依賴,並掌握由儲備資產帶來的長期收益。
如果 USDH 能夠成功推出,將是 Hyperliquid 實現“自我造血”的重要一步,也意味著它不再滿足於只做交易平臺,而是向著構建完整金融生態的目標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接下來,就看社區如何共識、如何行動,故事才剛剛開始。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訂閱: https://t.me/bit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