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在有關 Solana 的交易活動和網絡收入的討論之後, Solana 的採用成為焦點。
與此同時,哈薩克斯坦推出了首個帶有質押功能的Solana交易所交易基金,證實了該代幣的採用趨勢。
這使得區塊鏈在有關使用數量膨脹的持續討論之外獲得了新的認可。
Justin Bons 為Solana 的採用辯護
在人們對 Solana 活動的質量提出質疑後,Cyber Capital 創始人賈斯汀·邦斯 (Justin Bons) 為 Solana 的採用進行了辯護。
在他的最新推文中,Bons 表示,有關 Solana 的使用情況和收入是虛假的說法是錯誤的。
他解釋說,即使減去失敗的交易和共識活動, Solana仍然在每秒交易量方面領先。
一位用戶回覆他的推文稱,問題不在於收入是否虛假,而在於它是否具有持久價值。
據該用戶稱,Solana 的大部分收入來自與 memecoin 活動相關的優先費用。
他們認為,這並不表明採用率穩定,而只是短期的賭博趨勢。
不過,Bons 回答說,區塊鏈在早期總是會吸引人們的投機。
他舉了比特幣 Satoshi Dice 時期和以太坊 NFT 和 ICO 活動活躍時期的例子。
賈斯汀補充說,投機是去中心化金融的一部分,不應被視為一種弱點。
另一位批評者戴夫 (Dave) 在另一條推文中表示,Solana 的性能指標具有誤導性。
他指出,一個機器人在三十天內處理了近一千一百萬筆交易,其中 99.95% 都失敗了。
根據最新消息,戴夫認為這些失敗的交易仍然留在賬本上。
他說,這使得檔案節點和分析提供商管理鏈的完整歷史記錄變得更加困難和昂貴。
戴夫表示,低費用使得機器人能夠扭曲網絡,將交易數量變成他所說的虛榮統計數據。
他補充說,高數字並不總是意味著真正的採用。Bons 回應稱,該機器人為每筆失敗的交易支付了費用。
在他看來,這意味著這項活動仍然為網絡創造了收入。他強調,普通用戶仍然可以順利進行交易。
TPS 爭論及其根源
關於 Solana 每秒交易量的爭論由來已久。它始於網絡如何報告性能。
支持者強調 Solana 能夠比競爭對手處理更多的交易。
然而,批評人士表示,這些交易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失敗的嘗試或沒有明確經濟用途的自動化系統。
這種分歧表明業界通常僅根據交易量來判斷區塊鏈。
Bons 和其他人一樣,將 Solana 的數據視為其被廣泛使用和採用的證明。
儘管如此,批評人士表示,這些數字誇大了 Solana 的形象,並讓投資者感到困惑。雙方的反覆交鋒反映了整個行業的擔憂。
許多市場參與者希望更清楚地瞭解哪些統計數據顯示了真正的採用情況,哪些僅顯示了系統壓力。
Solana ETF 在哈薩克斯坦推出
在有關網絡數據的討論持續進行的同時, Solana憑藉一款金融產品獲得了新的認可。
據報道,Fonte Capital 已推出在哈薩克斯坦持有股份的Solana交易所交易基金。
該產品在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上市,是中亞地區首隻持有質押的Solana ETF。
Solana 的推出將Solana帶入了傳統金融的新領域。這表明,儘管在交易和應用方面存在爭議,但機構投資者的興趣仍在增長。
對於Solana來說,這隻 ETF 表明不同市場的投資者正在關注它。ETF 的推出讓Solana在區塊鏈行業之外獲得了知名度。
這標誌著Solana開始在受監管的投資渠道上線。與此同時,關於其使用量和交易失敗的爭論仍在繼續。